李桃歌撓了撓頭。
帶著疑惑來到附近村莊,在籬笆院里見到一名衣衫翠綠的小姑娘,二八年紀,姿色不錯,身段玲瓏嬌小,雀斑分布在臉頰,多了幾分嬌俏可愛,手里拎著一把斧頭,正在劈柴,準備生火做飯。
李桃歌沖小嬌娘打量,小嬌娘也將目光對準了他,見到淺青色官袍,手指在圍裙轉了幾轉,帶著幾分小心幾分猶豫走過來,試探性問道:“大人,你要吃大鵝嗎?”
“大鵝?”
李桃歌被這句話弄的摸不到頭腦,笑道:“為何要問我吃不吃大鵝?”
小嬌娘扭捏道:“因為之前恩人來到我家,吃了只大鵝,狼吞虎咽,像是沒吃過飯似的,我還以為你們官老爺都喜歡吃呢,所以多養(yǎng)了些鵝,專供大人們解饞。”
李桃歌笑了笑,將官袍褶皺撫平。
八品官員的青衣,在州府里多如牛毛,這小嬌娘看起來聰慧過人,能認出并不奇怪。
李桃歌問道:“請教姑娘芳名。”
“俞秀兒!鄙倥故幋鸬馈
“俞姑娘,我想問問,西南處的土地廟,為何不供奉土地公,而是供奉了兩位官老爺呢?”李桃歌笑著問道,盡量使笑容平和,免得嚇到人家。
“很簡單呀,土地公不保平安,官老爺保平安,我們給他們建廟有問題嗎?只是銀子太少,蓋不起朱漆大廟,讓大人見笑了。”俞秀兒赧顏道,遇到比縣太爺還大的官差,長得還如此俊俏,難免變得緊張。
“官老爺保平安?此話從何說起?”李桃歌詫異問道。
“廟里右邊那位官老爺,親自去縣衙救過我爹的命,他的神像都是我捏的,厲害吧?”俞秀兒得意笑道。
李桃歌當初處于昏迷狀態(tài),沒見到張燕云出手救人,不奇怪也不打算追問,笑著問道:“左邊那位官老爺呢?也救過你們的命?”
“那倒不曾。”
俞秀兒正色道:“聽說那是咱們大寧宰相,是天大的好官,把百姓家孩子送到達官顯貴才能去的國子監(jiān),還從國庫里擠出錢,接濟受災的災民,救活了好多人。對了,他的像不是我立的,而是讀書人帶的頭,他們說來日考取功名之后,再給李相重塑金身!
原來如此。
見到父親和云帥在百姓心里的分量,李桃歌情緒激蕩不已。
父親賜了百姓一個公平,云帥給了百姓一個太平。
皆為極善之舉。
固州城。
城門站有兩名紫衣貴人,保寧代大都護陸丙,兵部右侍郎兼固州刺史卜瓊友,二人戴進賢冠,佩魚袋,并肩而立,朝南方注目眺望。
同為三品大員,作為封疆大吏的保寧大都護權勢更大,但兵部侍郎乃是上官,管理天下兵馬,只要不像是郭熙那樣謀反,必然會給上官三分薄面,何況卜瓊友手握兩萬隴淮軍,陸丙只是代大都護,一來一去之下,二人平分秋色,誰都不用看對方臉色行事。
漠西走廊的尾風帶起風沙,侵襲著眾人。
身為大都護和兵部侍郎,一言一行都代表朝廷,陸丙和卜瓊友當然不可能轉過身躲避,這樣有損威嚴,當西北風刮起,幾名身披玄色披風的侍衛(wèi)快速跑至上風處,利用魁梧體魄和披風擋住塞外風沙。
陸丙年近花甲,瘦弱但不干癟,抹去臉頰沙礫留下的擦痕,輕聲道:“漠西的風,里面都夾雜著冤魂,夏季都會刮傷肌膚,到了冬季該有多鋒利?卜大人常年駐守在固州,確實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