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左右,東街坊市已經(jīng)血流成河。
刀光劍影,殺氣彌漫。
問劍閣,泉山劍宗,白拳門,兩江一流宗門皆已到齊,且高手盡出,三大宗主攜長老親至,護(hù)衛(wèi)營怎能抵擋得?若不是譚苦鴛臨場悟道,修為暴漲,率領(lǐng)六十余弟子加入戰(zhàn)局,百名精銳士卒怕是早已被屠戮殆盡。
護(hù)衛(wèi)營已然折損過半,譚家弟子也有二三十人被殺,潭苦鴛率領(lǐng)門人,仍在和三名掌教拼命,其中譚家四子死了一半,譚扶梅左手失去拇指,怕是撐不了不久,就要死于對方劍下。
不遠(yuǎn)處,兩江軍嚴(yán)陣以待。
納蘭烈虎騎馬居于正中,手指反復(fù)摩挲劍柄,滿臉淡漠。
納蘭慶從馬車中探出腦袋,略顯焦急道:“從哪兒找來的臭魚爛蝦,這么久還沒得手,再不把雀羚山山主宰掉,今夜之事必會露出馬腳!
“順天行事,不怕人知!
納蘭烈虎神色倨傲道:“之前三名掌教牛皮吹的震天響,說對于譚苦鴛知根知底,一招之內(nèi),能取首級,誰知譚苦鴛雖然斷了腿,修為不退反進(jìn),似乎突破了某種境界,以一敵三能做到敗而不死,倒是有一番造化!
納蘭慶皺眉道:“越拖越麻煩,這么久都沒殺了姓譚的,不能再傻等,你令大軍沖陣,打著殺賊的幌子,趁機(jī)把譚苦鴛宰了,既能以絕后患,又能堵住悠悠眾口。一會兒賈來喜走出刺史府,誰都別想跑。”
納蘭烈虎突然冷下臉,低聲道:“三叔公,我乃一軍主帥,豈能不知尋覓良機(jī)?大軍若是沖過去,殺了譚苦鴛,姓李的小子肯定會抓住我的把柄,捅到圣人面前,到時候軍權(quán)一丟,太子可就失去了左膀右臂。反正三名掌教快要得手,不如再等等!
“哎!~”
納蘭慶長嘆一聲,帶有哀涼說道:“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一代不如一代,納蘭家怎么盡是生些蠢貨!”
前有皇后弟弟丟了兵部尚書,后有太子表兄不聽良言,縱然他和元嘉有國士之才,也救不了該死的鬼。
譚苦鴛雖然悟道成功,正式跨入上四境,但對方三名掌教都是實打?qū)嵉陌氩较扇,一對一,尚能仰仗祖宗刀法取勝,一打三,只能苦苦支撐?br>
兩道鴻光襲來,一長一短,譚苦鴛橫刀爆退,奮力抵擋之余,腰間感受到冷意,打了幾十年交道,對手的脾性和招式了然于胸,不用回頭,也知道是白拳門宗主所為。
白拳門宗主路千山是名外陽內(nèi)陰的老家伙,從相貌來看,高大雄健,像是威武將軍,為人卻極為歹毒圓滑,當(dāng)年為了坐上宗主寶座,娶了前宗主又丑又胖的獨(dú)女為妻,又給資質(zhì)不凡德高望重的大師兄下毒,這才如愿以償將白拳門攥在手心。
為了鞏固地位,他當(dāng)宗主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誣告妻子和大師兄私通,當(dāng)著宗門所有人的面,大潑二人臟水,又將其鎖在水牢,放入水蛭吸血致死,其心之毒,世間罕見。
路千山的拳頭也如同他的人品一樣,詭詐陰毒。
前有雙劍索命,側(cè)方有毒蛇般的拳鋒,譚苦鴛迫于無奈,奮力豎起膝蓋抵擋。
拳腿交匯。
傳來令人牙酸動靜。
在強(qiáng)悍拳鋒纏咬中,譚苦鴛的右腿碎成軟面,本就自廢了左腿,如今右腿又碎,三名不弱于自己的高手攻勢之下,再也無力回天。
譚苦鴛跌坐于地,反握君心刀,苦笑道:“譚某交了一輩子朋友,到頭來卻被朋友所殺,好,既然能幫三位爭來功名利祿,譚某死得其所!
譚家山主最喜歡結(jié)交朋友,是出了名的散財童子,無論乞丐或是勛貴,只要有求于他,都會出手相助,在兩江一十七州,誰不知道譚大善人美名?
路千山笑道:“譚兄仗義!臨死之際,也不忘給朋友送一份厚禮,你的雀羚山,集山水之靈韻,乃是仙家福地,譚家占山百年,真是羨煞旁人,不如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雀羚山以后便歸了路某,以后初一十五,會給譚兄燒三炷香,以謝在天之靈!
譚苦鴛倒不懼怕遇刺身死,但聽到譚家基業(yè)竟要被這惡毒小人霸占,祖先尸骨不得安寧,頓時氣血逆行,噴出一口老血,聲嘶力竭喊道:“姓路的,只要譚家門人不死絕,定要將你碎尸萬段!”
路千山一陣爽朗大笑,“譚兄不服氣,人之常情嘛?上ёT家人今夜全要死在宣州城,誰來找我報仇?你那不成器的兒子譚扶辛?嘿嘿,他沒跟對主子,熬成了喪家之犬,敢回到大寧境內(nèi)嗎?譚兄呀譚兄,我若是你,早已氣到斃命嘍!
譚苦鴛怒目道:“能令你們?nèi)送瑫r出馬,夜襲侯爺護(hù)衛(wèi)營,這可是夷三族的重罪,誰有那么大的權(quán)勢?讓你們甘心賣命?!”
三家一流中的頂級宗門,幾乎占據(jù)江南江湖中的半壁江山,想要他們冒著必死之心效力,至少是副都護(hù)之類的大員。
路千山邊靠近邊和善笑道:“譚兄是聰明人,誰想你死,誰又是這兩江之主,用不著我來提醒吧?”
龍興之地之主,大都護(hù)都不敢出此狂言。
譚苦鴛終于知道正主是誰,心氣頓時開散,面呈頹敗神色,輕吐兩個字,“納蘭……”
路千山眼眸浮現(xiàn)狠戾,“時候不早了,送譚兄上路!”
兩劍一拳,交織成天羅地網(wǎng),將譚苦鴛封死在這方寸之間。
即將得手時,三人只覺得眼前一花,有名高大質(zhì)樸的漢子不知何時出現(xiàn),一張棺材板僵硬臉龐,又土又倔,很像是田間刨食吃的農(nóng)夫。
賈來喜。
三人臉色劇變,出手更為兇猛。
由于賈來喜為人低調(diào),不喜張揚(yáng),從未有過顯赫戰(zhàn)績,這位珠璣閣當(dāng)代大統(tǒng)領(lǐng)名聲不顯,世人認(rèn)識他,也是因為李小魚,同為大統(tǒng)領(lǐng),總該不會太菜。
盡管那年皇城雨夜,賈來喜守護(hù)在李季同身邊,擋過劍皇獨(dú)孤斯年一招,但世人把功勞早已安在葉不器身上。
大寧崇尚英雄,更愿意相信逍遙境打敗謫仙人這個傳說,至于是誰擋住獨(dú)孤斯年的第一劍,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