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zhàn)過后,城里最忙碌的是真寶寺的僧人,無論是兵卒還是百姓,相信人死后會有輪回,為了送袍澤和親眷最后一程,來請大師去超度亡魂。
人多僧少,就算是把寺內(nèi)僧人都劈成八瓣兒,也不夠瓜分,索性將尸體放到一起誦經(jīng)超度。
寺廟門口擺滿草席,人人身披素縞,啼哭聲不絕于耳,令聽者為之動容。
梵音陣陣,香火彌漫。
李桃歌巡防到此,勒馬停駐,望著因戰(zhàn)火波及的黎民,心生悲憫。
出征之前,父親曾經(jīng)告知,郭熙之禍,最苦者為百姓,果不其然,只不過打了兩天的仗,死傷者不計其數(shù),碎葉城尚且如此,別的地方該是怎樣一番景象。
他們把這筆賬算給郭熙,還是自己?
李桃歌正在沉思時,耳邊傳來醇厚聲音,“大人不去上炷香嗎?”
李桃歌側(cè)目看去,見到了頭頂菩薩戒的方丈少鸞,大和尚雙手合十,恭敬行禮。
對于這位佛門巨擘,張燕云評價不高,前兩日城中巨變,真寶寺又閉門不救,于是李桃歌對他極為厭惡,干脆愛搭不理。
少鸞再次說道:“大人信佛嗎?”
李桃歌平靜道:“大師要來勸我皈依佛門?”
少鸞謙和笑道:“大人年紀輕輕,已經(jīng)立下不世之功,前程一片錦繡,皈依有些可惜,不過夜深人靜時,可以潛心鉆研佛經(jīng),信佛可以一心向善,降服自心,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李桃歌皺起眉頭,指著滿地草席,冷聲道:“他們當中肯定有信佛的,能得善終嗎?”
少鸞搖頭說道:“修佛修的是心境,而非長生,他們受郭熙之因果,死于刀槍之下,非業(yè)力所能及!
李桃歌譏笑道:“大師,咱們大寧重道輕佛,馮吉祥快把佛門連根拔起,你的真寶寺反而把道門擠出碎葉城,在安西一枝獨秀,這里面有何玄機,或者說……究竟是誰在幫襯?”
少鸞一本正經(jīng)問道:“大人的意思是,真寶寺香火鼎盛,是在受郭熙庇佑?佛門講究清心寡欲,不為世俗羈絆,誰來主政,真寶寺還是真寶寺,況且本寺在城里宣揚佛法幾十年,郭熙只不過四五年前才來,其中有無玄機,請大人明鑒!
李桃歌頻頻推動刀柄,凜聲道:“郭熙還沒死呢,一問便知。”
少鸞氣定神閑笑道:“出家人不打誑語!
李桃歌傲慢道:“你打不打誑語,干本官何事,若六根清凈,會稱呼我為施主,而不是大人,這里有幾千百姓,你對他們不理不睬,偏偏來找本官獻殷勤,靜的是哪門子根?再有半日,貪狼軍將會兵臨城下,我看你這大和尚,究竟給誰念經(jīng)!
馬鞭揚起,帶著一眾驍勇將領(lǐng)策馬疾行。
少鸞望著鐵騎跋扈離去,乖巧行禮。
楚老大右手大拇指在鄂城被削掉,換成了左手攥刀柄,陰惻惻一笑,“主子,天黑之后,我?guī)值苋グ颜鎸毸峦懒耍吭郛斄硕犟R匪,殺人放火最是在行,保證做得干干凈凈!
稱呼主子,并非少主。
他認的是李桃歌,并非瑯琊李。
李桃歌好笑道:“屠戮寶剎,你不怕佛祖降罪?”
楚老大哈哈笑道:“您孤陋寡聞嘍,馬匪里哪有信佛的,假慈悲可搶不來真金銀。”
李桃歌釋然道:“不管他的慈悲是真是假,只要不危害江山社稷,暫且放到一旁,貪狼軍離碎葉城不足百里,留著力氣用在殺敵,這一仗,恐怕比預料之中更為慘烈。”
“喏!”
經(jīng)歷過鄂城之戰(zhàn),眾將士身上多了肅殺氣息,之前滿身狠戾的馬匪,逐漸轉(zhuǎn)為浩蕩殺氣。
一行人來到東門城頭。
今日陽光嬌媚,將鋪滿白雪的大地耀出金芒。
城外斥候來去匆匆,在大道極速奔馳。
“報!貪狼軍已到城外八十里!
“報!貪狼軍離碎葉城不足五十里!”
“報!貪狼軍加快行軍,已到松林三十里處!
軍情雪花般飛入城頭,李桃歌泰然自若。
打了一年的仗,學到多少兵法數(shù)不清,心境倒是修煉的不錯,面如平湖胸有激雷的美譽,幾乎摸到了門檻。
李桃歌一襲白袍,左邊插有點血,右邊插有黃泉,文弱小書生模樣,兩桿大槍給足殺氣。
周典望著遠處說道:“城內(nèi)的兵卒不多,死守一門尚可,拓跋牧為的大山異族,咱們指揮不動,草原狼騎善游不善守,不知戰(zhàn)力如何,若是貪狼軍四門一起攻打,必須要讓西軍上陣。”
李桃歌嗯了一聲,說道:“我已令鹿懷春帶領(lǐng)兩萬西軍去守西門,蘿梟去守南門,一會兒你去守北門,這里由我和拓跋牧為值守,那家伙喜怒無常,只有老祖和小師叔能鎮(zhèn)得住他,萬一對你們痛下殺手,我可替你們找不回場子!
周典嘆氣道:“都到這份上了,你還為我們著想,一年過去,花開花落,看似一切都變了,其實一切又沒變,你還是會替死囚挖坑埋尸的小善人!
李桃歌笑道:“挺傻的,是吧?”
周典含笑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今結(jié)滿碩果,誰又敢笑你往日瘋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