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上蒼庇佑,感謝天地相護,我等愿意以己身之命,守護這個孩子的安!薄
一句句的祈福連成一線,匯聚成一道靈魂之音,在冷若雨的耳邊悄然響起,久久都回蕩不息。
或許,是看出了有人不存在于自己所在的天地之內(nèi)。
或許,是那兩位頂天的前輩算到了什么。
也或許,是來自于歲月的過往,來自于命運的相逢。
當在生死之間,見到有人能夠逃脫災難,見到有修為尚淺的晚輩被天地所選中,可以免受災難,所有的祝福盡皆而來。
他不知道這些前輩是如何聽到自己的話語,又是如何看到自己的。
但是在這一瞬之間觸動,卻讓他的靈魂在這一剎那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久久的呆愣之下,那黑白之力在他的周身緩緩游走,最后悄悄的向著他的靈魂之內(nèi)匯聚而去。
察覺到了靈魂之中的異樣,他的心神、靈魂與神識不由自主的便匯聚了過去。
緊接著,他便見到自己的靈魂海內(nèi)竟然出現(xiàn)了如日月一般的景象。
奇異的力量緩緩推動,在靈魂海內(nèi)不停地演變,不停地增長,最后緩緩定格。
………………
“晚輩冷若雨,恭送諸位前輩”,看著周圍那已經(jīng)盡是黃沙的地域,他鄭重的抱了抱拳,恭敬一禮。
“咔嚓嚓”的聲響悄然而起,一個巨大的高臺出現(xiàn)在了他的腳下。
見此一幕,他抿了抿嘴,對著周圍皆是一拜之后,這才緩緩的收回了目光,落在了那高臺之上。
仔細看去,只見在這高臺之上,正靜靜的放置著一個桌案。
而就在這桌案之上,則是放著一卷絲帛。
見此,冷若雨緩緩將其攤了開來,一些字跡便也隨之浮現(xiàn)在了他的眼前:
“人族因果太重,難免反噬有此,怨不得任何人”。
“我等知天命,認因果,故此不會逃避”。
“然在推算之際,我等推算到了一位孩子,能夠在大劫之中活下來”。
“想來,這便是上天的恩賜”。
“雖然不知道那天能不能見到他,但是我們都愿意將自己所有靈魂之力盡皆化為陰陽之力,護其一二”。
“至于其他的寶物以及種種的東西,卻是不需要了”。
“畢竟,能夠在大劫之內(nèi)存活下來,想來自是有天地的賜福,自是有無窮的機緣傍身”。
“更何況,這才的大劫所帶來的東西,一定是比我們手中的這些凡俗之物要強的多”。
“到了那個時候,恐怕他也不缺這些東西了”。
“不過,念想還是要有的”。
“因為我們推算不出來他到底是誰,也推算不出來以后得歲月”。
“或許,這就是上蒼的另一種庇護吧”。
“至少在我們看來,這次的大劫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升起”。
“所以,也絕對會帶來其他厲害的存在”。
“如此算來,這樣的庇護也算是合情合理”。
“而且,在這災難之下,定然會產(chǎn)生出極大的沖擊,也會將其他世間的人吸引而來”。
“這雖然并不是我們所能阻止的,也不是我們所能看到的”。
“但是,我們還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單單是有庇護,還遠遠不夠”。
“于是,我們便運用了禁忌之法,布置下了陰陽鎖魂之陣,留下了一些東西”。
看到此處,冷若雨愣了一下,隨后便往下看去。
緊接著,他臉上的神色竟然逐漸變得極其復雜了起來。
直到最后,看著末尾的幾句話,他久久都未曾有絲毫的動靜:
“孩子~~~,歡迎你回到這里”。
“能夠見到你活著,我們很開心”。
“但是你一定要記著,莫要去追究當年之事,莫要去查探當年之人”。
“一定要好好的”。
“活下去”。
絲帛之中的內(nèi)容緩緩而止,令他有些迷惑與不解。
他有些不清楚,這到底怎么一回事。
但是他可以肯定,自己似乎從來都沒有見過這些人,也從來沒有見過這些大城。
或許是當年,有人與自己一樣,站在了這里,看著他的族人皆盡隕落于天劫之下。
而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眾人的祈福起了作用,天地憐憫了這位前輩,讓其活了下來。
可是正如這些前輩所言,這次災難的發(fā)生,吸引來太多太多的人。
于是,迫于無奈之下,這位前輩便開始背井離鄉(xiāng),艱難的活了下來。
而這里,由于陣法的緣故,在其離開之后,便一直隱匿了下來。
直到如今,被自己給誤入了進來。
之所以會這樣想,因為他發(fā)現(xiàn)絲帛之下的桌案之上靜靜的擺放著一個與桌面平齊的盒子。
見此一幕,他沒有去動那些盒子,而是靜靜的將絲帛放了回去。
只是可惜,靈魂海內(nèi)的力量他不知道現(xiàn)在該如何剝離出來。
不過稍微想了一下,他還是伸手一翻,取出了一塊玉符與一片絲帛。
筆墨輕動,一行行的字跡緩緩留了下來。
做完這一切之后,他便直接對著周圍抱了抱拳,向著遠處走去。
不屬于他的東西,他自然是不會動的。
至于自己靈魂海內(nèi)的陰陽之力,自己也會慢慢的想辦法將其剝離出來。
當然,這不可能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也不可能憑借自己所做到。
畢竟,各種各樣的方式他都已經(jīng)試過了。
而他也不可能一直待在這里,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所以思來想去,只好作此之法。
又回頭看了看那逐漸遠離的城鎮(zhèn),他搖了搖頭,向前走去。
可是走著走著,他就愣住了。
熟悉的桌案,熟悉的高臺,在腳下似乎從來都沒有離開過。
如此,反復十幾次之后,他靜靜的坐在桌案之旁,看著面前的盒子,猶豫了許久許久之后,終于有些無奈的將其打了開了。
一支玉簪,靜靜的躺在其中,一卷卷好的絲帛,靜靜的放在其內(nèi)。
見此,他苦笑了一下,伸手將絲帛拿了出來,輕輕的攤在了桌案之上:
“這玉簪乃是吾族初來此地之時,由天女大祭司所得”。
“我們思來想去,覺得孩子你一定會有道侶的,所以便求得天女大祭司在離開這方天地之前,將此物留了下來”。
“并且,一直保存在這木盒之中,一直等到我們所算的大劫之日來臨之前,才放置在了這里”。
“孩子~~~,此方天地身為大劫之處,一定會被某些人給盯上的”。
“所以,一定要小心才是”。
“不過,你也不用太過于擔心,這玉簪會帶你悄無聲息的回到你所在的地方”。
看著面前絲帛之上的字跡,冷若雨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將其卷好又放了回去。
隨后,他看了看周圍之地,終于是無奈的將自己所寫的絲帛與那枚玉簡放置在了盒子之內(nèi)。
緊接著,他又對著周圍之地行了之后,這才輕輕的拿起了那支玉簪。
冰涼的光輝緩緩流溢,籠罩石臺,繼而生成了一片華光,將其緩緩籠罩。
清冷的月色,看著那逐漸消失的光華,看著那已經(jīng)不在的人影,微微波蕩,映襯出了不遠處的一道綠衣身影。
蓮步輕移,看著石臺之上的桌案,看著里面所寫的字跡,女子微微勾了勾嘴角,輕輕一揮,將其全部收了起來。
“有趣的小家伙兒”,輕柔的呢喃緩緩飄散,一切歸于寂靜之中。
月色之下的城池,籠罩著那銀色的月輝,似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