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內(nèi),一則小道消息火速傳開。
“太子和駙馬杜荷,組織崇文館55學(xué)士,在編撰利國利民的書籍!”
青樓、酒肆、茶館、坊市...所有百姓都在談?wù)撨@件事情。
平康坊,一家名為盼滿客的茶館內(nèi)。
年近古稀的說書先生,跪坐在高臺的軟墊上,正繪聲繪色地說時下最熱的事。
“各位看官,據(jù)傳太子殿下正在做一件大事!”
“而且還是自三皇定國,五帝開疆以來,最為驚天動地的一件事!
“這事要是做成,絕對是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
“天下百姓...”
看到說書先生半天不講重點,茶館內(nèi)的一眾茶客不樂意了,他們紛紛出言催促。
“先生別廢話,直接講重點吧!
“這段開頭,每個茶館的說書先生說的都一樣,有沒有新意啊?”
“如果你說的故事和其他茶館一樣,那我們還聽啥,早就聽到耳朵長繭!
“就是,我們都是慕名先生你的大名才過來的,你可千萬別砸了自己的招牌。”
茶客的言論慢慢變成質(zhì)疑,而且大有起身離開的沖動。
茶館一個隱秘角落,大腹便便的掌柜連忙給他使眼色,讓他安撫茶客。
前段時間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現(xiàn)在因為太子編撰書籍這件事,好不容易來一點客人,可不能把人趕走。
說書先生表情一緊,他抓起小案幾上的醒木,重重地敲了一下。
“碰~”
巨大的撞擊聲,讓吵鬧的茶客一下安靜下來。
說書先生環(huán)顧四周,他連忙說道。
“諸位聽客莫急,老朽的這個故事版本,絕對跟外面說的不一樣!
“你們可知道,老朽舅姥爺?shù)膶O子的妹夫的外甥,就在東宮崇文館任職,他可是知道第一手消息!
說書先生此話一出,一眾茶客瞬間直起身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他看。
好家伙,不愧是享譽長安的說書先生,這關(guān)系真是硬。
和其他千篇一律的說書先生相比,就是不凡。
茶客的眼里多了一絲期待。
說書先生吞咽一口口水,開始把胡編亂造的故事,向一眾茶客娓娓道來。
“據(jù)了解,太子正在編撰一篇史前巨著,發(fā)動的崇文館55學(xué)士,在編撰期間不能離開東宮!
“據(jù)傳,東宮上方每日紫氣茵茵,文氣涌動...”
說書先生說的越離譜,茶客門聽的越起勁。
故事說完后,茶客們依舊意猶未盡,紛紛表示再講一遍。
“行,那老朽就再講一遍!
“各位看官,據(jù)傳太子殿下...”
說書先生從最前面鋪墊開始講起,這一次沒有人再出聲催促他。
有了這個版本的故事開頭,長安城內(nèi)其他茶館的說書先生為了不失業(yè),紛紛絞盡腦汁魔改各個版本。
隨著百姓口口相傳,整個長安城以及周邊州縣的百姓,全都知道這件事。
...
甘露殿內(nèi)。
“啪~”
“誰把太子編撰書籍的消息傳出去的,叫大理寺給朕嚴(yán)查!”
“查到幕后之人,不管是誰,直接給朕拉去東市砍頭!”
李世民把奏疏重重地摔在案幾上,胸口激烈地上下起伏,他此刻的心情十分生氣。
傳出消息的人居心叵測,是對太子的捧殺。
如果最后發(fā)現(xiàn)太子是在胡鬧,太子的名聲就徹底毀了。
他雖然對太子的做法抱有懷疑,可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心里還是希望他能走上明君的正道。
“遵令!
負(fù)責(zé)傳話的公公行禮離開。
大殿下方,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相視一眼,隨后房玄齡出聲說道。
“陛下,消息已經(jīng)傳出,當(dāng)務(wù)之急是要找太子過來了解情況。”
“如果真的在編撰書籍,那最好不過,我們大力支持!
“倘若太子在胡鬧,我們就得想辦法給太子擦屁股,編撰一些東西出來堵住百姓的嘴。”
“不然丟的可是皇家的臉面!
房玄齡是李世民最為倚重的謀臣,也是忠于李世民的人。
他說的話完全從李世民的角度思考問題。
長孫無忌接著說道:“陛下,太子現(xiàn)在情緒不穩(wěn)定,找他進(jìn)甘露殿有質(zhì)疑他的意思,我怕他會亂想!
“書籍編撰是太子跟杜荷一起做的,不如找杜荷前來一問?”
作為李承乾的舅舅,長孫無忌雖然沒有站隊,但心里對這個外甥還是有親情在。
如果李承乾上位,他作為舅舅,依舊會被信任重用。
最后李承乾登不了皇帝,他也要扶持李泰和李治二人。
李世民平緩一下心情,隨后對王德吩咐道。
“派人去東宮,把杜荷給我叫過來!”
“遵命!”王德恭敬地行禮后,腳步匆匆離開甘露殿。
東宮,崇文館內(nèi)。
幾十號人坐在各自的小桌子前,每張小桌子上,都疊著幾摞高高的書籍。
這群人一邊翻閱書籍,嘴里一邊輕聲誦讀要找的文字拼音。
翻閱到合適文字的人,欣喜若狂,馬上在一張記滿相同讀音的紙上記錄。
就連李承乾這個太子,也打開一本古籍在查找文字。
杜荷作為字典編撰的負(fù)責(zé)人,只負(fù)責(zé)搭建字典大綱的框架,以及統(tǒng)籌工作。
具體文字查閱填充,以及內(nèi)容的審核修改,都由崇文館的學(xué)士來完成。
“太子殿下,最近長安城的茶樓,又新出一個版本,你要不要聽一聽?”杜荷來到李承乾身邊,擠眉弄眼說道。
杜荷每天都要上朝,以及回公主府吃飯休息,自然知道長安城內(nèi)愈演愈烈的流言蜚語。
雖然都是夸贊他們二人,但是杜荷和李承乾心里清楚。
這些夸贊都是捧殺。
特別是那幫為了奪人眼球的說書先生,越說越離譜。
現(xiàn)在最新版本,已經(jīng)傳言李承乾是紫薇星君下凡,杜荷是文曲星君下凡。
兩個轉(zhuǎn)世星君是來造福大唐百姓的。
他們二人在民間的口碑名望,直線上升。
“杜荷,這些捧殺的言論聽來也沒意思,還不如加快速度,把字典早日編撰出來!
“到時候漢語拼音和《漢語字典》一問世,想看我們笑話的人,肯定會懊悔莫及!
“平白花費力氣,壯大我們二人的名聲!
李承乾語氣沉穩(wěn),頭也沒抬。
編撰工作開始以來,他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全扎在崇文館。
沒有時間多想其他事,他浮躁的心也變得平和起來。
特別是字典編撰工作,在杜荷的指揮下進(jìn)展神速,讓他看到了希望
“叩叩叩~”
“駙馬都尉,陛下宣你進(jìn)甘露殿!
房間門外,傳來席君買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