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子里,大太太又請幾位太太點(diǎn)了幾出自己愛聽的戲,便和唐氏一起,陪著張大太太回屋里更衣。
進(jìn)了屋子,張大太太坐定。大太太笑著致歉:“先前太太來時,正趕上我病了,就叫淑寧和明初一道接待您。淑寧也就罷了,明初那孩子還小,沒惹太太您不快吧?”
大太太姿態(tài)放的低,張大太太心里歡喜,也跟著笑道:“兩位小姐都是一等一的好人才,姜大太太您有福氣!
唐氏見兩人如此說,更是笑道:“那日我也在呢,明初確實(shí)是個好孩子!
大太太細(xì)細(xì)打量了張大太太,見她臉上并無不快,這才緩緩道:“明初這個孩子,雖然不是我親生的,卻曾經(jīng)養(yǎng)在我身邊幾年,叫我一聲母親。我拿她,是當(dāng)親生女兒一般養(yǎng)的。”
張大太太微微笑著,捧著手爐沒有說話。
大太太也不急。本就是她們姜家想要和張家結(jié)親,態(tài)度放低一點(diǎn)又如何?只要將來大老爺能升官,又何必這點(diǎn)面子?
“明初這孩子已經(jīng)及笄了,親事近在眼前。我思來想去,整個冀州城,除了張家太太您,也沒有別家讓我放心把明初托付出去了!
唐氏垂下眸,微微一笑。提親提的都是兒女,還是頭一次聽見提親只說婆婆好話的。
唐氏想起來明初的年紀(jì)和長相,只覺得配張家那個斷袖確實(shí)可惜了。
唐氏在心里搖頭,可張家這門婚事牽扯的利益太多。這次她和姜大太太不謀而合,也無非是為了宮中的堂姐,和唐氏一門未來的榮光。
未有愛人而不自愛者,此人心也;未有害人而不自害者,此天理也。
唐氏在心底默默念了幾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要怪,就怪你的嫡母吧。
張大太太那日從姜家走后,也叫著幾個相熟的太太們帶著小姐來自家玩兒。說是玩兒,不過是為了相看罷了。
可那些太太們要么只是自己一個人來,要么就只是帶著那些不成器的庶女們上門。
張大太太思來想去,選來選去,實(shí)在找不出比明初還好的人選了。正巧姜大太太設(shè)宴,又姿態(tài)極低的邀請了自己。
張大太太想了想,覺得這門婚事,也不是不行。
“姜大太太,您太客氣了。當(dāng)初一見明初這個孩子,我就喜歡的不得了。還想著,誰家小子能這么有福氣,能娶到明初這樣的孩子。”
張大太太從袖籠中掏出一張紅色的紙簽,輕輕遞給大太太:“這是犬子的生辰,也好讓姜大太太請人合一合!
話音剛落,大太太和唐氏頓時欣喜起來。唐氏更是在一旁道:“我與張大太太雖然是初見,可一見就覺得親近!
“這下可好了。我與姜大太太是親家,姜大太太又很快和您成了親家,如此一來,我們幾家可都成了親戚了。若是哪天您去了京城,可千萬要來我們國公府坐坐!碧剖闲Φ拿佳蹚潖潯
國公夫人的奉承,誰人不愛聽?張大太太當(dāng)即便笑出了聲:“國公夫人這話說的,到時候別嫌棄我們出身寒微就是了!
幾人在屋里相談甚歡。沒多時,外面的婆子就笑著有請:“張大太太,您在這兒呢,諸位太太都等著您點(diǎn)戲呢!
張家原本不顯,又有個斷袖的兒子,張大太太原來都是邊緣人物。
如今和姜家,定國公府攀上了關(guān)系,諸位太太也不是傻子,立刻就對張大太太熱情起來。就連點(diǎn)戲,也是要張家大太太先點(diǎn)。
大太太笑瞇瞇的看著張大太太被前呼后擁著出了屋子,腳下一滯,故意慢了半拍,落在了唐氏身邊。
唐氏心有七竅,哪里不懂大太太這是有話要說,停住腳步撐著腦袋:“哎呦,大太太您府上的果子酒倒是醇厚,我不過喝了兩杯,也有些上頭了!
大太太自然懂得,兩步走到唐氏身邊,扶住她,面帶擔(dān)憂的問:“這酒雖然度數(shù)小,可也上頭。來來,先到屋里喝杯解酒茶來。免得吹著冷風(fēng)頭疼!
大太太又招呼其他太太務(wù)必要陪好張大太太,這才攙著唐氏進(jìn)了屋子。
唐氏坐下,大太太親自沏了一壺清茶,緩緩?fù)浦撂剖厦媲啊?br>“和張家的這門婚事,如今也八九不離十了。”屋里沒有別人,大太太懶怠與唐氏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
唐氏笑笑,捧著茶輕輕的吹掉上面的浮沫。
大太太也不急。左右和張家的婚事成了,自家也是有好處的。若是不成,只怕唐氏只會更急。
左右她能耽誤明初一兩年時間拖著不嫁,而唐昭儀封妃,卻耽誤不得。
果然,見大太太遲遲不開口,唐氏只得放下茶碗道:“這次多虧了太太和淑寧。我一早便說淑寧是個好的,不然,當(dāng)初那么多貴女,也不會一心只求了淑寧回去!
話音剛落,大太太的臉色微變。
唐氏瞧在眼里,心中得意。不過微微落了你的面子,倒給我擺臉色了。也不想想,你女兒可是在我們家做媳婦兒。
當(dāng)婆母的,想磋磨兒媳,有的是法子。
大太太嘖了一聲,敗下陣來。大太太口氣放軟:“夫人您太高看淑寧了。她是什么性子,我最是知道。”
唐氏笑笑。大太太似乎有些感慨:“那日在翠微寺,我一求淑寧能早日為盛家誕下子嗣,二便是求我另一個女兒能早點(diǎn)病愈。”
唐氏挑了挑細(xì)長的眉毛。她早就知道,姜大太太可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物。答應(yīng)她一件事兒,勢必要從另一件事兒上找補(bǔ)回來。
聽這話的意思,只怕姜大太太心中又有了什么計(jì)較。
唐氏不動聲色,默默不語。大太太也不在意,提及久在病中的二女兒,大太太是真動了情。
“唉...實(shí)不相瞞,確實(shí)是有件事,想要求一求親家!
唐氏聽大太太聲音中有了哽咽之意,忙把茶碗放在一旁。再看大太太,果真眼圈有些微紅。
“大太太,你我親家,有什么是不能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