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認為在戰(zhàn)斗中,日軍只要出動十幾架的轟炸機就可以把一個駐守了一個團的陣地炸為平地,日軍一出動轟炸機,國軍的陣地就很難守住,其實并不實際。
日軍的轟炸機效率并沒有那么高,更多的是守軍被日軍轟炸機嚇住了,造成了軍心崩潰。
畢竟航彈的威力太大,不像是火炮,需要考慮野戰(zhàn)機動性,炮彈裝藥量不能做到最大。
以日軍陸軍野戰(zhàn)最大的大口徑的九六式150毫米重型火炮舉例,它的一發(fā)炮彈內裝炸藥為7.67公斤。
而日軍陸軍航空隊對敵輕型防御工事最常使用的50千克航彈,它裝的炸藥高達35千克。
至于對付堅固的重型工事的250千克的重型航彈,其內部裝有的苦味酸炸藥高達102千克。
想象一下100公斤的炸藥在守軍身邊爆炸,巨大的沖擊波把半徑五十米以內的所有東西全部撕碎,留下一個方圓幾十米,一兩米深的大坑的場景。
所以盡管轟炸機對小規(guī)模的目標的轟炸效率不高,但是轟炸機進行攻擊時,只要有一發(fā)重型航彈命中守軍陣地,那近乎毀天滅地的巨大威懾力卻是足以摧毀一般部隊的軍心士氣。
半島戰(zhàn)役中,志愿軍面對美軍B29機群的地毯式轟炸,再在遠超日軍是十倍的火力中以重型坦克裝甲部隊打頭進攻,照樣能守住陣地。
如果把臘戊守軍換成兩萬人的志愿軍,有著臘戊守軍的彈藥補給和武器裝備,馬良修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此時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圍殲日軍第56師團。
日軍的火力投射能力跟美軍一比,就是弟中弟,兩者差十倍之所以臘戊守軍傷亡會這么大,打的好像很艱難。
無非是新兵太多,部隊戰(zhàn)斗力差,不能有效的協(xié)調兵力,只能讓士兵在戰(zhàn)壕中硬頂,不能像是志愿軍一樣敢于用“添油戰(zhàn)術”,“反斜面”坑道戰(zhàn)術減少自身傷亡。
這兩種戰(zhàn)術,馬良都了解,但是壓根沒有要用在臘戊守軍的身上的意思。
不是怕誰學去,原因很簡單,戰(zhàn)術要根據(jù)部隊的素質來決定,無所謂什么好戰(zhàn)術。
這種兩種戰(zhàn)術,哪怕在志愿軍中,那也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才能玩的轉的。
就更不用說新兵居多,骨干都是沒打過仗的軍統(tǒng)特務臘戊守軍了,要是真使用這種考驗部隊素質的戰(zhàn)術,陣地早丟了。
不說是志愿軍,就是遠征軍的精銳來,日軍這種規(guī)模的攻勢連陣地的邊都摸不到。
如李龍庭這種跟日軍打過仗的悍將所說,現(xiàn)在最難對付的是日日軍那24門105毫米重炮。
陸軍火炮雖然威力比不上航彈,但是它的精準度和火力持續(xù)性都比轟炸機部隊來的要強,可以伴隨日軍裝甲兵和步兵搞步炮協(xié)同。
更不用說空中還有日軍轟炸機部隊的轟炸,雖然效率不高,但是以日軍對臘戊的志在必得的心態(tài)來看,日軍絕對不會吝嗇用數(shù)量來彌補精度。
轟炸機多批次密集轟炸,也可以對陣地造成毀滅性破壞。
以這種傷亡速度,是臘戊失守只是時間問題,根本撐不住兩天,這是所有高級軍官都心知肚明的一個事實。
馬良見指揮部內的氣氛比較沉悶,于是也不藏著掖著了。
“大家不必過于擔心日軍的重炮和空中優(yōu)勢!我剛接到消息飛虎隊和呆英的皇家空軍將會全力出動,協(xié)助我們防守臘戊。”
“至于日軍的重炮,這個就交給我了!我來對付日軍的重炮!”
馬良的話如同石破天驚,把指揮部里的所有人都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到底只是一個特務,哪怕是一個大特務,在軍事指揮上也是如此幼稚!”這是此時聽到馬良的話的人的共同心聲。
所有人相互之間看了看,眼神中都憋著笑意,可臉上毫無一絲笑容,誰都不敢先說話。
畢竟敢跟六哥作對的還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安靜了幾秒后,作為跟馬良打交道比較多,又是同級別的高級將官,李龍庭率先打破寧靜。
“咳咳咳咳咳咳·····”
“那個鄭處長,我的六哥,望梅止渴不能亂用的,現(xiàn)在是生死存亡的戰(zhàn)場,不是搞望梅止渴的那套的時候,消息一旦泄露,要是空軍明天沒來,讓士兵們失望了,好不容易鼓舞起來的軍心就崩了,到時候臘戊才是真的守不住了!”
其他人見到李龍庭先開口,都擺出一副所言有理的表情來。
仗打到現(xiàn)在,坑逼呆英要放棄老緬,拿遠征軍當墊后炮灰的事實已經(jīng)是人盡皆知了。
所有人都知道,現(xiàn)在呆英軍隊已經(jīng)成功靠坑隊友進入三哥境內,現(xiàn)在只有遠征軍還被日軍死死咬住,要一戰(zhàn)全殲遠征軍。
這種時候,坑逼呆英絕對不會主動消耗自己的寶貴力量來幫助遠征軍。
現(xiàn)在馬良跳出來說呆英的皇家空軍將不惜代價協(xié)同他們防守臘戊,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當然了,有人也許也會反駁,那呆英皇家空軍不來,那天朝自己的飛虎隊來了,也能起到牽制日軍航空隊,減輕臘戊守軍的防守壓力。
可為何飛虎隊沒有來?
說起來也可笑,飛虎隊的所有戰(zhàn)機,航空汽油,后勤補給物資等全是國軍花費了大量外匯擠出來購買的,飛行員的工資獎金,也是國軍發(fā)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飛虎隊拿的也是全球飛行員的最高工資,沒有之一。
按理說,作為一支雇傭性質的飛行隊,作為花了大價錢的金主的國軍應該有絕對指揮權吧?
可事實相反,飛虎隊的指揮權并不在國軍手里,而在陳上尉手里,作為大金主的國軍只有建議權,至于聽不聽就看飛虎隊自己了。
所以直到現(xiàn)在,飛虎隊的戰(zhàn)斗機從未出現(xiàn)在臘戊的上空過。
這種在固定空域爭奪制空權的空中作戰(zhàn),就相當于限制了雙方飛行員的回轉空間。
一方要轟炸,一方必須要迎頭撞上去,阻止對方轟炸,類似于陸軍的陣地攻防戰(zhàn),注定損失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