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云霧繚繞,我們當真如同登天梯一樣,順著這道石柱盤旋而上。
因為是石頭風化而來,山形如同柱石,越到上面就越小,有時我們幾個人,盤旋著往上,都能首尾相對環(huán)繞一圈。
等山柱只有四人合抱大小的時候,云霧散去,卻見上面居然有一片極大的傘狀石巖。
原來這座山,并不是如同筍尖,而是一朵石菇。
我們順著“菇腿”爬上來,得再順著“菇傘”掛著的繩梯反爬到邊緣,再翻上去。
繩梯在狂風中晃動得極其厲害,比在山澗里爬繩索更危險。
除了我,其他人都有術法護身,并不擔心的。
我連頭發(fā)都不敢解開,扎得緊緊的,生怕頭發(fā)太長,被風一吹,就把我拖下去了。
手腳并用的爬上繩梯,只不過爬兩步,繩梯就一百八十度的晃蕩著,眼睛被迫掃過下面。
好家伙!
終于知道摩天嶺為什么叫摩天了,下面就是翻滾的云海,那根“菇腿”徑直往下。
如果掉下去的話,怕是直接成了泥。
嚇得我扒拉著繩梯,想也不敢想了,恨不得直接一張神行符貼腿上,縱身就到了上面。
也幸得墨修經(jīng)常帶我飛來飛去,心理素質(zhì)強了不少。
手腳雖發(fā)著汗,可還是爬到了“菇傘”的邊緣。
何壽站在上面反手,直接就將我拎了上去。
我一到上面,就幾乎癱了。
于心鶴忙一把扯著我,讓我站穩(wěn)。
我轉(zhuǎn)眼看了一眼,瞬間只感覺胸口悶悶的發(fā)痛。
谷見明說這摩天嶺就是《祭祀圖》里的地方,我本以為最多就是古跡,不會留下來多少。
可沒想,這里完全就是一派祭祀的場景。
十幾個戴著青銅縱目豎耳面具的祭司,石塊堆成的祭壇,那根在邊緣高聳的石柱,以及熊熊的篝火。
鎖骨處的突然猛烈的發(fā)痛,我感覺自己好像被勒得喘不過氣來。
于心鶴卻強行撐著我,低吼道:“撐。
眼睛好像被煙熏得生痛,腦中似乎已經(jīng)聽到了那轟隆的鼓聲。
一個戴著青銅面具的祭司,慢慢的從隊伍中走出來,取下面罩,拉長著嗓子,如同唱歌一般:“擊鼓,迎客!”
她嗓子極好,一聲沉喝,夾著起伏的歌調(diào),在云海中翻騰。
她身后的祭司隨即扭腰,做了一個古怪且艱難的姿勢,長袍一揮,露出腰間的腰鼓,雙手快速的敲打著。
鼓點密集,聲音雷起。
迎著呼呼的風聲,還有旁邊的火光,好像當真在祭神一般。
我卻看著她那張臉,緩緩的吸著氣。
那張臉我確定我沒見過,可卻不知道,為什么莫名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