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們師兄弟就別互相謙讓了!”呂小燕這時開口道。
“既然那個陳局說了,只要你們拿出成績來,菜系傳承人的頭銜可以有兩個。”
“兩個頭銜,我看也沒什么不好!只要你們是真的在傳承淮揚菜,兩個就兩個!”
黃立群道:“師傅,我怕別的菜系的人會說閑話!”
“閑話?有什么閑話?你們把實力拿出來,讓這幫說閑話的閉嘴不就行了?”呂小燕霸氣回懟。
大師兄啞口無言。
陳陽這時笑道:“現(xiàn)在說這還嫌早,師兄,咱們都努努力,就算沒什么菜系傳承人的頭銜,也要借著這次比賽,把咱們淮揚菜在各大菜系面前露露臉!”
呂小燕笑道:“這才對嘛!那些都是后話,還是先研究研究賽制吧!”
黃立群只好點點頭道:“小五,我之前因為要參加這個比賽,所以做了些功課,既然你現(xiàn)在也要參加,那正好拿出來,咱們師兄弟一起參詳參詳!
【菜系傳承人】的選拔,每隔十年一次。
跟同時間舉辦的【中華名廚】相比,兩者意義天壤之別。
中華名廚,一般是用來表彰廚藝界公認(rèn)的泰斗級人物,比如呂小燕,06年第一屆時,他就跟鄭修生一起,同時被評為商務(wù)部的中華名廚。
而菜系傳承人這個頭銜則是改開之后才設(shè)立的。
設(shè)立這個頭銜的目的,其一當(dāng)然是為了傳承各大菜系。
另一個不同則是,選拔出的菜系傳承人大多都是中青年,他們是廚藝界的主力軍、后起之秀,也是將來繼承菜系非遺傳承人的主要人選。
所以,在選拔時,組委會是對年齡有要求的。
“上限不超過50歲!”黃立群介紹道。
“下限呢?有沒有?”陳陽問。
黃立群搖了搖頭:“沒有,但我看了十年前的比賽錄像,當(dāng)時報名參賽的人員有五百多人,但沒有一個是三十歲以下的。”
陳陽在心中點頭,這也能理解,菜系傳承人畢竟不是什么野路子廚藝比賽,這是官方舉辦的正式廚藝大賽,而且是十年搞一次。
從這里選拔出的人才,最少要在廚藝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以及對菜系傳承的認(rèn)知度。
試想普通的廚師,就算是齊羽之流,她們對很多菜品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上。
你讓他們做一道好菜還行,但是讓他們代表一個菜系?
說實話,年輕,難以服眾。
而陳陽呢?
雖然在一些方面,他比齊羽這類優(yōu)秀的年輕廚師成長更快,眼界更高,但說實話,距離真正的菜系傳承,他還是有些距離的。
好在官方讓他參賽的目的,其實并不是要求他真的對菜系有多深的認(rèn)知,而是想利用他在網(wǎng)絡(luò)和年輕人群體見熾手可熱的名聲來推動傳統(tǒng)餐飲業(yè)的復(fù)興。
但不管官方怎么想,陳陽他自己既然要參加這次盛會,他也不想在比賽現(xiàn)場讓人瞧扁了。
“小五,你也別擔(dān)心,聽說今年粵省和徽省有兩個年輕的師傅參加比賽。他們一個27歲,一個29歲,跟你年紀(jì)相仿,有他們分擔(dān)火力,你也不會在人群中太過顯眼!”黃立群繼續(xù)介紹。
陳陽聽到這個比賽竟然還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參加,他也有點意外。
“師兄,這兩人怎么回事?”
黃立群從包中找出一個筆記本,翻開做的筆記,然后看著上面自己的記錄介紹道:“麥新宇,粵點大師麥?zhǔn)纻サ膶O子!
“麥?zhǔn)纻?”呂小燕聽到這個名字時,剛剛一直平靜如水的臉上竟然也露出驚訝之色。
陳陽好奇道:“師傅,這個麥?zhǔn)纻ズ軈柡??br>呂小燕還沒說話,黃立群便點了點頭讀了起來:“經(jīng)麥?zhǔn)纻ブ笇?dǎo)的學(xué)員,許多在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其中,謝凱志在全國大賽取得了金獎;李冠婷、王欣悅、溫冬玲在粵菜師傅·2019年粵省餐飲行業(yè)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獲得面點項目“金牌粵菜師傅獎”;李冠婷、王欣悅還獲得“省技術(shù)能手”榮譽稱號;彭程標(biāo)、羅英明、唐志強在第二屆國際青年學(xué)生烹飪藝術(shù)節(jié)烹飪技能大賽中獲得金獎;馬勇軍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qū)粵菜師傅比賽中獲廚王組第六名!
陳陽倒吸一口涼氣,有的廚師很厲害,但是不會教徒弟。
這個麥?zhǔn)纻柌粎柡簳r不知道,但他一定很會教徒弟!
徒弟、學(xué)員尚且如此,那自家孫子麥新宇呢?
“至于這個麥?zhǔn)纻!”呂小燕接茬道:“出生餐飲世家?8年下海投身于深圳餐飲行業(yè),如今已經(jīng)獲得粵菜大師的稱號,并且獲得國家批準(zhǔn),成立麥?zhǔn)纻セ洸藥煾荡髱煿ぷ魇。?br>“嘶~~~~~~~~~”能獲得官方認(rèn)可,成立大師工作室,不用說了,這個麥?zhǔn)纻ソ^對是粵菜大師中的大師。
呂小燕神情嚴(yán)肅道:“小五,到時候賽制中肯定有點心這一考點,在這點上,麥?zhǔn)纻サ膶O子麥新宇絕對是強項,你呀,要好好準(zhǔn)備了!”
陳陽跟陳先法聊天后,他在主觀上就認(rèn)為,這個比賽也沒什么了不起,人家都能內(nèi)定頭銜了。
但跟師傅師兄這么一聊。
想要名正言順把這頭銜搞到手,過程絕不會像他想象的那么輕松。
這時,黃立群又翻到下一頁:“另一個年輕人名叫祝賀!
“祝賀?”這個名字有點東西啊。
黃立群笑了笑:“沒錯,這個祝賀是徽菜最年輕的大師祝雷的兒子。”
呂小燕感嘆道:“這一屆沒想到競爭這么激烈,只是兩個年輕人就有這么深的背景!
“好吧,師傅,這個祝雷又是何方神圣?”
呂小燕道:“這個祝雷是二十年前那次菜系傳承人比賽中選拔出的徽菜傳承人,三代為廚,華國徽菜祝派掌門人……”
“………………”陳陽頭發(fā)發(fā)麻,“這位又是哪方面厲害?”
“這個祝雷的舅舅叫戴傳寶,還有個師傅名叫殷平生,都是徽菜大師,80年代末,祝雷就跟著兩位大師學(xué)出了,98年時又拜了徽菜大師焦福成為師,正式成為焦大師的徒弟!”
這么多大師,陳陽反正沒聽過,但是既然能稱為大師,想來手里是有東西的。
這位祝雷一下子跟三位大師學(xué)了手藝,自己融會貫通后如今也成了大師。
“他擅長將傳統(tǒng)名菜改良創(chuàng)新,“李鴻章大雜燴”、“窖香鱖魚”、“鳳陽豆腐”、“葡萄魚”、“銀魚排”、“巢州蟹糊”、“養(yǎng)生莧菜糊”、“河蚌翡翠珍珠煲”經(jīng)過他的改良,現(xiàn)在市面上吃到的這些菜,其實都是他改良過的口味!”黃立群淡淡道。
“好了好了,師傅師兄,我想靜靜!”陳陽連連擺手。
“靜靜?靜靜是誰?”呂小燕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