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福兮禍兮 第二章 有緣來相會(1)
無字碑如明鏡懸,讀懂即可成半仙。
天眼一開全是錯,天書天命且憑緣。
——段郎《正氣歌》
白蘇珍道:“既然它和電腦的原理一樣,這塊石碑至今已經(jīng)過了1400多年了,再高級的硬盤也有壞掉的可能,無字碑上的信息還在嗎?它會不會隨著歲月的流失而消失變成了真正的無字碑呢?”
段郎道:“按照我對玄學(xué)的理解,功力深厚的大師用心力鐫刻進入石頭的信息,就好比咱們宗教里的傳教信物一樣,只有遇到與之相同功力后者較之更深厚功力的人才能閱讀出來!
阿娟道:“王爺也懂玄學(xué)嘛?心力也算力……難道是唯心主義?”
段郎道:“我不是很懂,更不懂啥叫唯心主義,我只是對玄學(xué)的知識略知一二。我自幼喜歡讀雜書,曾經(jīng)對玄學(xué)的內(nèi)容有所涉獵,我雖然沒有一門深入進行鉆研,但對其中的一些皮毛還是學(xué)到了的……不曉得能不能閱讀到大師們用心力寫作的無字天書……”
白蘇珍道:“這無字天書怎么閱讀呢?好像用放大鏡顯微鏡也看不出啥呀?”
段郎道:“既然是無字天書,肯定不是用肉眼來閱讀,要用咱們的第三只眼……位置大概就是咱們兩眼之間的某個神秘位置……玄學(xué)里稱之為第三只眼,也叫天眼。只有開了天眼的人才能閱讀天書。人人均有五種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說三千大千世界,亦即天眼通觀達於種種大無礙之天國,但世人多受五蘊所蒙,故難發(fā)揮潛在之功能,在五眼中,只有肉眼可用!
岳靈珊道:“王爺哥哥好厲害,居然能看懂無字天書……”
段郎道:“現(xiàn)在……人多嘴雜,不宜運功打開天眼,以免驚世駭俗。等一會夜深人靜,無字碑四面沒有凡俗之人的時候,我再來瞧瞧……也許,可以看到一部分無字碑上的信息,至于能不能讀懂,我還不敢保證,但我敢保證肯定看不全面……因為功力所限,最多能看到一小部分信息!
李湘道:“能看到一部分就很不簡單了。我們凡夫俗子什么也看不見……”
段郎道:“看到無字天書的信息不算什么,真正的高人是用心鐫刻了許許多多的內(nèi)容在載體內(nèi),那就是心訣。修煉到開天眼這一層面的人也是看不見的,還必須修煉到他心通這個境界才行。我目前功力尚淺,尚沒有真正練成他心通;而修煉的最高境界是漏盡通,亦稱漏盡智證通,得庵摩羅識(即無我識),進入神性,進而達於不生不滅,永存於宇宙各次元空間,亦具足大神通可救渡各空間眾生,能解一切惑,除一切苦,救一切厄!也許只有練成不壞金身的人,才有可能完全看懂無字碑上的所有信息……”
白蘇珍道:“連王爺都看不明白,咱們這些人看了也是白看……無字碑,簡直就是武則天專門為王爺這樣的人設(shè)立的!”
阿娟道:“也不盡然,就算我們沒有王爺那樣的智慧和神通,但只要我們有心,一樣可以感受到武則天留給我們的深刻寓意,不過,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段郎道:“阿娟說得不錯。咱們經(jīng)常說一句話——叫做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這句話其實有很深刻的哲學(xué)內(nèi)涵。現(xiàn)象是誰看的?現(xiàn)象是所有凡人——即肉眼凡胎的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就是現(xiàn)象,而本質(zhì)呢?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才能看得到……”
何碧香道:“既然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看到,極少數(shù)人才看得動,為什么又要擺放在公眾場所呢?這不是明顯有矛盾嗎?”
段郎道:“高人與一般人的區(qū)別在于,高人之所以高,就在于他們不僅想到了極少數(shù)人、少數(shù)人,還想到了多數(shù)人和絕大多數(shù)的人。她把無字碑放在這里,并不是讓所有人都看得清,也不是要讓所有人都看得懂,而是讓所有人都看得見。只要能看到這里立了一塊無字碑,她的目的就達到了。她直接告訴了你,就算3241個字全部顯現(xiàn)出來,讀者全部理解,也就是3241個字的內(nèi)容而已?墒牵@無字碑一個字也看不見,只看見碑,大家都會想,碑文是什么呢,于是有多少的人看見,就有多少種版本的無字碑內(nèi)容,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本關(guān)于武則天無字碑的碑文……這樣算來,不讓你看到文字,比讓你看到文字其實更有意義!
岳靈珊道:“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我大師兄經(jīng)常教訓(xùn)我,說不告訴你怎么練劍招,就是最好的劍招——最高境界的劍法,是無招勝有招。王爺哥哥,我大師兄的話是不是和你剛才講的道理是一樣的?”
段郎道:“對,所以,你大師兄的劍法一定非常之高了。老子在《道德經(jīng)》開篇說了幾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幾句話,多數(shù)人都讀的懂,但很少有人懂得全,似懂非懂的境界,就是老子要告訴你的‘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一章)。所以,我們通常講得道高人,高人肯定不同于一般人,就是這道理!
大家在附近吃了晚餐,一邊吃,一邊吹牛,把一天的勞累都消解于無形了。眼看西方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夜幕即將降臨,段郎等人漫步上山,等著段郎去嘗試閱讀武則天無字碑的內(nèi)容。
一路行來,再見梁山,乾陵巍峨高聳,果真有“高山仰止”的意境。無字碑下,人流已經(jīng)散去。段郎告訴大家:“各位,你們?nèi)ヒ膊缓线m,我行功之際,最怕有人打攪,希望你們五個人分別站位于東南西北中……為我守護,如有接近或者喧嘩者,請予以制止……否則,我不能專心致志,非但不能打開天眼,而且后果相當(dāng)嚴(yán)重……甚至?xí)斐勺呋鹑肽У臑?zāi)難!”
阿娟道:“我是導(dǎo)游,我站南方。以便阻止上山的游客!
白蘇珍:“我居中,近身看護王爺……”
李湘:“我站北方,阻止和防范下山的游客!
何碧香:“我在東方,守護王爺!
岳靈珊:“剩下的地方就是我去了。放心吧,我一定不辱使命,專心做好!”
欲知后事,請看下集:《福兮禍兮》第二章 有緣來相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