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眾人都陷入死一般的寂靜之中。
一眾黃巾望著那遠去的霸王槍影,愣愣出神。
臺上,十七方勢力的人望著那遠處的流光,神色不定,臉上滿是深深的忌憚,一段被塵封的記憶涌上心頭。
“西楚霸王,項羽!”
“那不是已經(jīng)死了的人嗎?怎么又出現(xiàn)了?”
“難道說,黃巾最后的倚仗,楓月縣最后的倚仗,便是這位西楚霸王?”
“西楚?便是那位使得祖龍王朝崩分的始作俑者之一?”
……
一時間,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眼中除了驚駭之外還有深深的忌憚。
當然,在這群之中,若說最為忌憚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來自大漢的那位代表。
臉色唰的一下變得慘白,看了眼四周其他人的臉色,然后對著身后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的黃巾人揮了揮手,招呼他們離去,一路向?qū)毘嵌ァ?br>速度之快,趕路之沖忙,甚至就連和劉元等人告辭的時間都沒有,然后就這般急沖沖的離去。
其余眾人將這一幕瞧在眼中,臉上神色各不相同,各自帶著幾分不一樣的色彩,目光向左右打量幾圈,然后陸續(xù)地望了眼遠處臉上還有著震驚之色殘留的劉。
緊接著便有不少人拉著一旁的諸葛亮,想要詢問一下這位西楚霸王究竟是什么情況。
畢竟,斷龍山這個位置可是楓月縣的這群人選的。
若要說知情,這群人定然是最清楚的。
不過,當這些人的問話落在諸葛亮耳中的時候,諸葛亮心里明白,但臉上卻是一副滿臉懵逼的神色。
“諸位,這件事情確實和楓月縣無關(guān),我等也不知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西楚霸王雖然出世,不過舉世之中又有幾人記得他的存在?”
“諸位之中,知情之人也是少數(shù)。對于當年之事,對這位西楚霸王緣何在此,亮心中亦是不清楚。諸君不妨回去,問問各位身后之人,他們也許知道,也說不定!
諸葛亮低聲提了一句。
其余眾人紛紛皺眉,面露沉思之色,許久其臉上的皺紋方才展開,向四周而去。
離去的速度很快,不過是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這十七方勢力便帶著自己麾下的“黃巾人”離去。
這些人一走,整個大祭的場地越發(fā)空蕩。
劉元站在原地,望著遠去的霸王槍,臉上的神色變得有些古怪。
霸王槍,這就飛走了?
難道不應該等著小爺,由小爺我去親自護送的嗎?
得,又白白丟失一個抱大腿的好機會。
不過,也沒事。
小爺我自己也能成為大腿!
如今那十七方勢力的人都走了,接下來那些從四面八方匯聚來的黃巾軍自然也該歸順到小爺我的手下。
想到這里,劉元對著一旁滿臉懵逼的武鳴招了招手,武鳴走了過來,望著遠處離去的霸王槍,滿臉無奈地說道:
“大人,我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劉元頷首,饒有深意地看了武鳴一眼,并沒有多說什么:
“你留在這里善后,將剩下的黃巾殘部盡數(shù)帶回來,將他們好生安置。至于其他事情,便由我等來處理好了!
聞言,武鳴點頭稱是,表示自己明白。
然后,劉元便帶著諸葛亮、貂蟬、梅謙和其他黃巾人向楓月縣而去。
路上,梅謙悄悄湊到劉元跟前,壓低聲音,問了一聲:“老大,這位西楚霸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大您可別說你不知道,這件事情你不知情的話,那么可就沒別的人知情了!
這胖子,顯然是打定主意這件事情和劉元脫不了干系。
甚至可以說,一早就已經(jīng)將這件事情和劉元掛上了勾。
劉元搖頭,面帶苦笑:“我真不知道。”
然后默默點開小胖子的私聊窗口,在里面發(fā)了一句。
【劉破天】:胖子,噤聲。
聞言,梅謙面露苦澀,無奈地聳了聳肩,似乎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一般,說了一聲“好吧”。
隨后,一行眾人接著向楓月縣而去。
等到這群人離去之后,在劉元之前所在的地方,幾個身影出現(xiàn),望著劉元等人離去的方向,半晌無言。
這些人,乃是各方身后的強者。
尚未離去的大漢舞陽侯,樊噲。
大秦將軍,王離。
大唐翼國公,秦瓊。
大宋:趙普。
……
“諸位覺得如何?西楚霸王的出現(xiàn)和楓月縣究竟有沒有關(guān)系?”
趙普壓低身影,看向一旁的幾人,問了一句。
秦瓊沒有答話,而是看向了王離和樊噲。
若說這位西楚霸王破封,誰的反應最大?
自然是王離和樊噲。
“那不是西楚霸王,僅僅只是他的武器,霸王槍!”
樊噲深吸一口氣,然后緩緩吐出,臉上的神色顯得尤為平靜。
他曾有幸和西楚霸王交過手,自然認得那是霸王槍。
不過,還有一點他沒有說。
霸王槍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西楚霸王還會遠嗎?
曾經(jīng)那個一人一槍,鑿穿千軍萬馬的男人,即將歸來。
曾經(jīng)那個帶給無數(shù)人噩夢的男人,即將回來。
曾經(jīng)那個締造無數(shù)神話,被冠以霸王之名的男人,即將回來!
……
王離點頭,表示贊同:
“霸王槍。當年大漢劉邦圍剿項羽,決戰(zhàn)于烏江,期間發(fā)生了什么,除了大漢本身之外無人知曉,只知道世人皆說西楚霸王已死。”
“如今,霸王槍再現(xiàn),舞陽侯是否應該代表大漢,給我等一個交代?”
王離話鋒一轉(zhuǎn),如光如箭,直視樊噲,問了一句。
此話一出,其余眾人的目光也齊刷刷偏轉(zhuǎn),落在樊噲身上,等待這位大漢舞陽侯給個交代。
面對眾人的目光,樊噲負手而立,冷笑一聲,喝道:“大漢行事,何需給旁人交代?”
“當年烏江一戰(zhàn),并非是大漢與西楚霸王之戰(zhàn),也不是漢王與霸王之爭。大漢所為,不過是順應天意而行之!
“滅西楚霸王之人,不是大漢,而是天罰!
“天降劫雷,覆滅一切,卻有女虞姬,以身擋劫,身死道消,獨留霸王重傷垂死,心灰意冷,但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張角出手,踏江而來,將其帶走!
“之后的事情如何,我大漢亦是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