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殺山匪頭子,那些山匪頓時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不多時便被花木蘭拿下。
在拿下這些山匪的時候,花木蘭特意留了幾個活口,用來打探消息。
“大人,問出來了,這些人是吳國的人!被咎m言道。
吳國?
聽到這兩個字,劉元微微挑眉。
對這個吳國,他自然是不會陌生。
當日在張角面前,作出承諾的眾人之中,便有一個其貌不揚的小矮子,那人名叫龐統(tǒng),有鳳雛之稱,也算是和諸葛亮齊名的年輕一代。
只是,那位鳳雛先生心中頗有傲氣。
已是二品謀士的他對諸葛亮這個七品謀士不怎么看得上眼。
畢竟,在那一位看來,將一個七品謀士和自己的二品掛鉤,并稱為臥龍鳳雛,那是對自己的侮辱!
所以,從頭到尾,對方都沒有看過諸葛亮一眼,也就只是在離去之時,報了個姓名,劉元方才知曉原來還有這一位存在。
此刻的這些謀算,差不多有大半,便是出自這位鳳雛先生之手。
“鳳雛,吳國?沒想到他們也選擇來插一手,看來這黃巾境內(nèi)確實不怎么太平!
劉元嘀咕一聲,心中略微有些忌憚,但也僅僅只是忌憚罷了。
吳國雖強,但也不過只能算是二流頂尖勢力,充其量也只能和蜀國并列,距離一流勢力仍舊存在一定的差距。
至于這個察覺到底是什么?
不外乎就是少了一些個一品境界的強者。
至于缺少的原因,除了天分之外,還有一部分便是吳國的國運不夠。
畢竟,一品強者除了能夠靠自己自身的力量進行突破之外,還能借助國運之力修行,借助國運之力突破。
若是舉全國之力,聚全國氣運,且氣運足夠強大,便有資格能夠造就一品一品強者。
只是那位一品強者,因為受國運影響,終生不能踏出國境半步,且國在人在,國亡人亡!
限制不小。
而吳國所想要的,就是在黃巾這里收集足夠的國運碎片,用碎片之中的純粹氣運之力,為整個吳國催生一品強者!
有意思,如今就連吳國也按捺不住下場了,也不知道剩下的人會選擇怎么辦?
這是黃巾的劫難嗎?
或許是吧。
這些黃巾百姓,又有幾人能夠在這樣的局勢中存活下來?
劉元不知道,但他心里已經(jīng)有著一面警鐘敲響。
“都殺了吧!
劉元揮手,聲音無比平靜地說道。
花木蘭點頭,沒有絲毫猶豫,看向身后的那些士兵,打了個眼色,這些士兵紛紛會意,相繼動手,將余下的吳國士兵斬殺。
等到這些吳國士兵被盡數(shù)斬殺之后,劉元方才走到那些殘存的黃巾殘部跟前。
當劉元走過來的時候,面前的黃巾殘部齊刷刷跪在地上。
“黃巾,預備軍十夫長,拜見劉大人!”為首之人呼喊道,在喊出這番話的時候,心中仿佛有無盡的苦楚想要釋放,但又釋放不出來。
劉元點了點頭,將心中的一抹悸動壓下,一雙眸子靜靜地從這些士兵身上掃過,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諸位,回家吧。武鳴已經(jīng)在城門口等著你們了!
家!
聽到這個字眼兒,這些人不由得失聲痛哭起來。
他們已經(jīng)沒有家了。
他們的家便是黃巾,黃巾沒了,他們的家也就沒了。
在這些黃巾士兵和百姓心中,有些無盡的悔意。
他們在恨,恨自己為什么不能跟隨大部隊去完成征戰(zhàn),恨自己為什么只能像是個逃兵一樣活下來。
恨自己無用,恨……
“起來吧。道主沒有死,他還在天上看著我們。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道主的遺志,我們要將這份遺志貫徹下去,用我們的余生,用盡我們的全力,去幫助道主,達成他的遺愿!”
劉元一字一句地說著。
他的話,宛若雷鳴,在這些人的耳邊炸響,在心中掀起浪濤,讓他們的內(nèi)心久久無法平復。
這群人紛紛抬頭,盯著劉元看了良久,滿是哀怨的臉上終于浮現(xiàn)出一絲振奮之色。
“是!道主沒有死!”
“我們身上承載著道主和黃巾的希望。他們沒有達成的事情,沒有做到的事情,就由我們傳承下去,做下去!”
“對!我們是黃巾的火種,是黃巾未來的希望!”
……
這群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宛若星星火焰,點燃心中的熱情,讓他們變得亢奮,變得篤定,變得堅韌!
那一刻,他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未來的光明!看到了自己存活下去的意義。
劉元默然地看著這一幕,對著一旁的花木蘭揮了揮手,后者會意,招呼幾個士兵上前將眾人帶著離去。
等到這群人離去之后,劉元看向前方的黃巾腹地,言道:“花將軍,我們走吧!
一行人接著向前,一路上倒也遇到了一兩波黃巾的余部,他們臉上或是帶著悲涼,或是帶著憤懣,或是帶著不甘。
但卻沒有一人的眼中,擁有恐懼。
黃巾,連天都不怕,何懼一死,何懼外敵?
只不過,這一路走來,劉元看到了不少屬于黃巾士兵和百姓的尸體,地上躺著的衣衫襤褸的女尸,抱著敵人同歸于盡的黃巾士兵……
天罰已經(jīng)過去,人禍剛剛開始。
這才是針對黃巾的劫難。
劉元看著這一幕,面無表情,只是一雙拳頭緊緊握住。
忽而,前方傳來一陣呵斥聲:
“杜子美,蘇子瞻。莫要自誤!我等已經(jīng)讓步,讓爾等救了三萬黃巾人,已經(jīng)給足了爾等面子,速速退去,莫要逼我等痛下殺手!”
前方,兩位大儒一襲青衫,雙眼微瞇,抬手間,掌心之中是以才氣凝聚而成的一捧書卷,目光如電,直視前方。
“哼!堂堂大秦,祖龍后裔,居然在此屠戮手無寸鐵的百姓!爾等可真是給秦皇長臉!”蘇軾怒叱,雙眼微瞇,眼眸之中滿是怒火在燃燒。
在蘇軾身前,是一隊黑甲鐵騎,約莫五千余人,在這五千黑甲鐵騎之前,是一位面容冷峻,身穿盔甲的男子,手中三尺青鋒倒映著寒光,眼眸中滿是凌冽的殺機。
大秦將軍——王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