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李世民再聯(lián)想到蘆花村的情況,心里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才好。
按理來說,口分田的事,真不算什么難事,可難就難在,各州各縣許多人都有私心,人有了私心,于是再好的事,最終也辦砸了。
反觀這宋村,若是真能盡心把事辦好,那還真是一件天大的功勞啊。
李世民原本以為,只要制定了完備的律法,所有人照著律法去執(zhí)行,那么便可天下太平。
哪怕只執(zhí)行了六七成,這天下的百姓,也可安居樂業(yè)。
可結(jié)果呢……結(jié)果就是,有的人連一成兩成都執(zhí)行不了,其結(jié)果……就可想而知了。
世上多少善政變成惡政,又有多少好事辦成了壞事,不都是因為如此嗎?
李世民眼里有著贊賞,不斷點頭,這曾度一個小吏,你說他是外鄉(xiāng)人,可是他對這里的情況卻是了如指掌,不得不說,只看這吏,大抵就知道宋村的情況絕不會太壞。
于是他點了點曾度:“此人可用。”
留下這四個字,隨即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村莊,便又道:“進村吧,進村去看看,單憑幾句話,還不成。朕親眼見了方才知道真假!
曾度便連忙起身,他聽到陛下一句此人可用,一時百感交集,這句話真的可以當(dāng)做傳家寶了,能讓子孫們傳八輩子,吹上兩百年的啊。
他心里自是欣喜萬分,立即道:“下吏給陛下引路!
“不必啦!崩钍烂裎⑿χ鴶[手道:“你在此,朕反而不自在,只怕村中的人也不自在,倒不如你去忙你的公干!
曾度本也是玲瓏之人,聽了這話,便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倒沒有想著再糾纏,立馬轉(zhuǎn)身要走。
只是剛想離開,卻冷不防的,他目光不小心瞥到了不遠處的陳正泰身上。
顯然,他也是見過陳正泰的。
真是萬萬想不到,陳都督竟也在此,便一下子又激動起來了,竟是快步到了陳正泰面前:“下吏見過都督……”
他再一次激動得不得了。
陳正泰尷尬地點點頭,道:“噢,不錯,不錯,本都督記住你了,曾度是吧,嗯,去忙你的吧!
這曾度頓時仿佛吃了蜜餞一般,整個人有了精神,某個一瞬間,他心里仿佛生出了某些期望。
嗯……似乎是那句老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曾度也可以。
看著一隊隊的人馬擦肩而過。
曾度似做夢一般。
他一個小小的文吏,莫說是見皇帝,見百官,便是見都督也是奢望。
可今日,真見皇帝了。
他忍不住捏了捏自己的臉,有些疼。
于是,細細咀嚼了天子方才的詢問,猛地,想起了什么,是了,天子來此,當(dāng)真是來巡查新政的嗎?
想當(dāng)初,他本是安宜縣的小吏,做了這么多年的吏,哪一個不是人精,其實他這樣的人,是沒有什么大志向的,不過是仗著官面上的身份,成日在鄉(xiāng)下催收錢糧,偶爾得一些商戶的小賄賂罷了。至于他們的上官,官吏有別,自然是看都不看他們一眼,對下,他得兇神惡煞,可見著了官,那官長則將他們視為奴仆一般,一旦無法完成交代的事,動輒就要杖打,正因如此,若是不曉得油滑,是根本無法吃公門這口飯的。
此后都督府掛牌,而后調(diào)動開始,他直接被調(diào)來這高郵縣。
起初的時候,他是極不情愿的,畢竟,自己的家在安宜縣呢。
誰愿意背井離鄉(xiāng)呢?
人都說人離鄉(xiāng)賤,在這個時代,更是如此。
可上頭催促,他不得不來,當(dāng)然,他也可以選擇索性不干,只是,小吏居然開始記入名冊,同時開始進行功考,據(jù)聞,開始正式根據(jù)吏的等級,發(fā)放錢糧了,這錢糧可是不少,至少是可以讓一家老小勉強體面維持生計的,這一下子,他便舍不得這個吏員的身份了,于是到了高郵縣。
他的主要職責(zé),是再民房,民房的司吏,讓他負責(zé)宋村這一片區(qū)域,幾乎每日都要下鄉(xiāng),相當(dāng)于救火隊一般,今日可能到這里來,明日可能要去鄰村去,不但要了解人口和土地的情況,還要記錄,隨時進行反饋,事很多,也很雜,他是外鄉(xiāng)人,倒和本地沒什么牽連,雖也受質(zhì)疑,可畢竟不是去催糧拉丁,因而各村的百姓對他還算認可,久而久之,熟悉了情況,便也覺得得心應(yīng)手。
其實這事兒,干的還算心里踏實,反正錢糧是實打?qū)嵉模欢↑c也不虧欠,干的事也干凈,甚至能得到不少人的感激。
而真正讓他舒服的,并不只是如此,而在于上官。
那破天荒的有人從吏升為主簿官之后,整個高郵縣,或者是說整個揚州,風(fēng)氣都大變了。
官吏變得不再分明,直接的后果就是,那從前高高在上的官不再完全對下頭的小吏采取漠視甚至鄙視的態(tài)度,也不似從前,但凡完成不了催收,于是一聲令下,便讓人痛打。
這種痛打,不只是肉體上的疼痛,更多的還是精神上的摧殘,幾棒子下去,你便覺得自己已不是人了,卑微如螻蟻,生死都拿捏在別人的手里,于是心里難免會產(chǎn)生諸多不忿的情緒,而這種不忿,卻不敢發(fā)作,只能憋著,等遇到了小民,便發(fā)泄出來。
不少小吏,現(xiàn)在也開始盡力讓自己學(xué)習(xí)更多一些學(xué)識,多看看都督府的邸報,想了解一下都督府的動態(tài),都督府的功考司,似乎也會進行摸底,至于到底有沒有機會,曾度其實并不清楚,可至少,心里有了那么一點指望。
人有了指望,干勁就足了一些,他希望自己多積攢一些口碑。
現(xiàn)在他很滿足這樣的狀態(tài),雖然這新政也有許多不規(guī)范的地方,仍舊還有不少毛病,可……他認為,比從前好,好很多。
畢竟,到了衙里,可以得到些許的尊重,到了村中,人們也對他多有敬重,他會寫字,偶爾也給村人們代寫一些書信,有時他得帶著都督府的一些文告來宣讀,人們也總佩服的看他。當(dāng)然,似這幾日一樣,他帶著牛馬來此,幫助村人們收割,這村里的人便高興壞了,個個對他親切無比,噓寒問暖。
小民們是很實在的,接觸的久了,大家再不是敵對的關(guān)系,又覺得曾度能帶來些許的好處,除了偶有些村中潑皮暗中使一些壞之外,其余之人對他都是信服的。當(dāng)然,那些潑皮也不敢太放肆,畢竟曾度有官衙的身份。
曾度敏銳的感覺到,陛下一來,這揚州的新政,只怕要穩(wěn)了,如若不然,天子何須親自來呢。
因而,他遠遠的看著那浩蕩的隊伍進村,心里竟有些暖呵呵的,猶如曙光突然綻放一般,其實新政推行至今,許多人心里還是有疑慮的,誰曉得會不會朝令夕改呢。
于是,他呼了一口氣,方才他還覺得腿軟,走不動道,可此時,腳步卻是輕快了,領(lǐng)著兩個壯丁,趕著牛馬,匆匆而去。
…………
李世民還未入村,因為在村口短暫的駐留,所以村里的人已察覺到了動靜。
有人遠遠看到李世民與那曾度攀談,隨即入了村來,居然有不少人迎了出來。
一個漢子道:“官人是縣里的還是都督府的?”
這漢子個頭不高,不過說話……竟好似有一些見識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