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可是好了,楊明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切。
他帶著劉嘉到辦事處報道,直接帶到了郭書記的辦公室,有楊明現在的關系罩著,郭書記對劉嘉也不錯。再加之,劉嘉這個小丫頭為人性格開朗,很會說話,也很討郭書記的喜歡。
后來,劉嘉被分到了楊明所在的綜治辦公室。
整好綜治辦公室里面還缺一個人的位置,劉嘉剛好補充了進去,就是懂啊了綜治辦公室,馬雪和陳杰明對劉嘉的態(tài)度也可想而知了,然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證明了一點,哥哥混的實在不錯,整個一個辦事處里,就沒有人對楊明不好的。
然而,在沒有人的時候,辦公室里只剩下兄妹倆的時候,楊明不免給劉嘉講了一些東西,都是如何在這種機關里為人處事的經驗。
第一,不要以為別人對你笑臉相迎,那個人就對你有好感。
第二,不該說的不要說,不該問的不要問,不該看的不要看。
第三,勤快一些,有眼力見一些,多干點活絕對沒有壞處。
第四,不要以楊明妹妹的身份自居,低調行事,不要和任何人為敵。
就好像是法律條文一樣,楊明一條條的說給劉嘉聽,弄的劉嘉感覺挺嚴肅的。
不過劉嘉也聽過,在機關里上班就是這樣,互相傾軋,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在這里,不要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
......
楊明對劉嘉說的其實有點嚴重,不過,他知道自己這個妹妹的秉性,為人豪爽而且性格開朗,平時更是話多。目前來說在辦事處里,憑著他的關系,別人自然會包容體諒劉嘉,或者說不敢得罪她,但是,他要讓妹妹學會保護自己,學會怎么在仕途上走的平穩(wěn)。
因為,讓劉嘉到辦事處當個臨時工也只是第一步而已,等以后有了機會,楊明肯定是要給妹妹也弄個編制的。
的確,楊明的這種做法,也是利用職權辦私事。
可是,縱觀整個機關系統(tǒng),縱觀所有的事業(yè)單位,基本上都是這種情況。所謂的上了大學分配工作,那已經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一種傳說了,而楊明心里對一個好官的定義也不是那種封建的思想。
在中國古時代的清官好官,是包青天那樣的,可以六親不認,鐵面無私。是海瑞那樣的,出淤泥而不染,不隨波逐流,等等等等。
但是,那些在當今社會只是一種渴望和夢想了。
而今天對一個好官的定義,起碼楊明是這么認為的,那就是,能夠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做實事,能夠為老百姓說話,至于自己是不是也會利用權力辦點私事,會不會也去找小姐尋尋樂子,會不會也弄個二奶小三什么的,這老百姓也不會管,也懶得管,或者說已經麻木了。
太多了,管不過來罷了,他們所在意的就是這個官,到底給他們做了什么,而不是這個官自己做了什么。
與時俱進么,好官和好官的定義也在與時俱進。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偶爾有時候,領導會沒有緣由發(fā)獎金,這獎金沒有一個正當的來由,大家是心知肚明的,作為下面的領導,要還是不要呢?要了,其實就是一種腐敗,但是不要,雖然不追波逐流了,可是這個官也就快丟了,官都丟了,權都沒了,還抱著滿腔為老百姓做好事的抱負,有個P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