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大明第一才子,這是陛下為吳王朱允熥培養(yǎng)的!
只是,二皇孫朱允炆可憐了!
真想不明白啊,朱允炆是皇孫當中最優(yōu)秀的,鶴立雞群!
誰能料想,陛下偏偏忽視了鶴。
從雞里選了一只,還是,弱雞!
看看解縉,用之前,陛下都不忘打壓一下。
也許,可能,或者,陛下是在刻意打壓朱允炆?
為的是讓朱允炆提高承壓能力,盡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儲君。
戶部尚書范敏想到了此中關節(jié)。
現(xiàn)在的朱允炆是嚴重心理受傷的二皇孫,也是處于低谷中的準皇太孫。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此時,一定要堅定地站在朱允炆的一邊。
將來才能夠為自己、為兒孫搏取更大的政治資本。
整個文官隊伍中,始終保持淡然態(tài)度的,是太常寺左少卿黃子澄。
只有經過生死的那一刻,才會明白生命的可貴。
不管朱允炆,還是朱允熥,抑或是朱棣,都是老朱家的江山。
自己始終是一個臣子,四品、三品、二品的區(qū)別并不大。
一切看淡了,但唯一讓黃子澄不淡定、不淡然的是他的兒子:黃承印。
因為陛下廢除了殘酷的誅連制度,兒子黃承印變得大膽起來。
他居然對自己講,與吳王朱允熥勢不兩立!
因為朱允熥曾當眾辱罵了他,用棍子砸破腦袋導致暈死過去。
黃子澄把黃承印叫到書房進行勸說,但無效。
黃承印反而是更加大膽,居然當面頂撞,說他沒有氣節(jié)。
黃子澄給了兒子一巴掌。
哪知道黃承印居然笑著說“我要是死了,只死一個,不會牽連到爹的!
黃子澄當時就不好了,差點一口老血噴出。
兒子黃承印遲早會闖禍!
這已經成為黃子澄最大的心病。
一直在沉默的黃子澄大聲說道:“陛下,微臣愿跟隨解縉,為《洪武大典》出一份力!
朱元璋高興了,剛剛提出了編《洪武大典》,馬上就有人響應了。
“黃子澄,不錯,那你就跟著解縉吧!
朱允炆,心酸了。
黃子澄這真的是鐵了心要離開自己!鐵了心要加入朱允熥的陣營!
為了向朱允熥表忠心,連臉都不要了呀。
你黃子澄是太常寺左少卿,正四品官!
你一個正四品官,居然愿意跟隨解縉!
解縉一個時辰之前才是正七品,剛剛被陛下提拔為正五品。
官職高的、年齡大的,要跟隨官職低的、年齡小的!
丟人現(xiàn)眼吶!
為的是什么,不就是解縉的背后是朱允熥嗎?
氣抖冷!
朱允熥此時高興異常,陛下塞給他的兩個包袱終于有地方放了。
「解縉、黃子澄都去編書了!太好了!」
「編大典至少得四年時間!」
「兩個家伙干這活,根本抽不出空來煩我!」
「嗯,身邊還有一個書呆子方孝孺,得想個辦法,把他給弄走!」
「哈哈,有辦法了,方孝孺不是廢物,終于可以發(fā)揮作用了!
「世上本無廢物,就算有,也只是因為放錯了地方!
朱元璋心想,三孫想讓方孝孺做什么?
讓方孝孺跟著解縉,不可能的事!
方孝孺的才學,一點也不比解縉低,他怎么可以在解縉手下屈就?
朝會結束。
最大的贏家居然是吳王朱允熥!
本來,吳王朱允熥被文臣們逼到了死角,再也沒有回旋余地。
哪知道,解縉還活著,形勢急轉直下!
首先向吳王發(fā)難的應天府尹周知安被打入詔獄!
解縉這個第一才子也被陛下從朱允炆手中奪下,直接送給了朱允熥。
與之相反,二皇孫朱允炆成了最大的輸家。
對此,幾家歡喜幾家愁。
文臣集團對于二皇孫朱允炆的支持并未減少。
因為朱允熥的最大短板是:能力不足。
吳王的能力素質,不足以駕馭這么一個龐大的帝國。
相反,朱元璋對于朱允熥的過分偏愛,讓一些文臣們心生逆反之心,更加堅定了對二皇孫朱允炆的支持。
不過,這些對于朱允熥來說,根本就無所謂。
著急的,是朱元璋。
要是三孫再不向大臣們顯露才能,他可真有些頂不住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
所以,國不可一日無儲君。
一直不立儲,恐怕百官會有各種議論,從而影響朝政的穩(wěn)定。
朱允熥一下朝就往院子里奔。
不是為了聽方孝孺給他講課。
一回到院子里,就發(fā)現(xiàn)方孝孺正在授課。
學生有鄭和、沐瑤,就連梅兒、蘭兒也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
朱允熥不禁翻了個白眼,方孝孺的課真就那么好聽嗎?
朱允熥躺到沙發(fā)上,方孝孺停止了講課。
“方夫子,要不,你歇一歇,喝口水,躺一會兒?”
朱允熥說道:“別搞那么嚴肅嘛,我們可以開個座談會,大家平等對話。就像孔子講課一樣。”
方孝孺此時也放下了架子,其實就才學而言,朱允熥可以當他老師了。
孔子當年帶著學生周游列國,基本就是在路途中講課,哪兒有什么課桌、講臺?
都是隨隨便便坐下,甚至是與弟子們席地而坐,侃侃而談。
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學生隨便提問,孔子隨意漫談。
學生們記下當時的對話,于是,《論語》就這么產生了。
方孝孺坐在了沙發(fā)邊的繡凳上,身體筆直。
朱允熥則是歪在沙發(fā)上,喝了一口茶說道:“我給你們講《西游記》,我講慢一點,老方,你記一下!
方孝孺的臉一紅,剛才還叫他方夫子,現(xiàn)在居然成了老方!
沒辦法,得受著,誰讓吳王的水平高呢。
居然是他講《西游記》,讓自己來記錄!
對于《西游記》,他倒是聽沐瑤和梅兒、蘭兒說過,說是比街面上流行的話本、小說精彩不知多少倍。
正好,今天就見識見識。
“下面,講《西游記》七十二回:盤絲洞七情本迷、濯垢泉熊二忘形!”
“孫猴子暗中喜嚶嚶的,一翅飛在那衣架頭上釘住。那些女子見水又清又熱,便要洗浴,即一齊脫了衣服,搭在衣架上。一齊下去,被孫猴子看見:”
“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酥兇白似銀,玉體渾如雪。肘膊賽凝胭,香肩欺粉貼。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
方孝孺聽到此,早已大怒,將筆一扔,拂袖而去。
“呵呵,老方,今天你走出去,就別回來了!”朱允熥呵呵笑道。
方孝孺的步子放慢了,走到了院門口,停了好大一會兒。
鄭和、沐瑤、梅兒、蘭兒識趣地跑了,回到了各自的房間。
方孝孺實在沒辦法了,這么走出去的話,對陛下如何交待?
看沒有人了,方孝孺就站到了講桌前。
朱允熥說道:“老方,別給我裝了!我最煩的就是你們這些文人裝逼!”
“你老方家里養(yǎng)得有幾個雛妓?跟著其他人不少狎妓吧?不少喝花酒吧,那個時候你怎么不拂袖而去?”
“你覺得尺度大了?能不能不這么虛偽?”
“蘇東坡總該知道吧,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老方,你怎么看?”
“做人坦誠一點吧,滿口的仁義道德,滿口的存天理、滅人欲,說得高大上,實際上呢,呵呵!
“我告訴你,恰恰就是你們這種文人,以為是教化了天下,實際上是禁錮了大明!”
方孝孺此刻臉紅得像猴子屁股,被朱允熥搶白得啞口無言。
好幾雙眼睛看著院內。
方孝孺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低頭挨訓。
朱允熥則像是家長,坐在沙發(fā)上訓孩子!
這場面,怎么看怎么怪異!
咳,咳!
訓人正起勁的朱允熥轉頭一看,朱元璋正站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