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見狀,急忙搶上前去,掐住了解縉的人中。
不一會兒功夫,解縉悠悠醒來。
呼,朱允炆的心才放下來。
不僅僅因為解縉醒了。
而是因為他搶在了朱允熥的前面。
之所以有這么快的反應(yīng),主要是黃子澄給他造成的打擊太大了。
當時,就是在這個大殿中。
黃子澄暈過去了,陛下讓朱允熥掐他。
朱允熥掐了黃子澄的人中,把他給“救”醒了。
于是,朱允熥就成了黃子澄的救命恩人!
黃子澄自此之后就與自己疏遠了許多,雖然見面很恭謹客氣,但態(tài)度已經(jīng)大變。
黃子澄可是父親為他挑選的將來的輔政重臣!
同樣,解縉也是他比較看中的人才。
此人,雖沒有考取狀元,但年齡才十八!
有大明第一才子的美譽!
把解縉籠絡(luò)到身邊,等于是籠絡(luò)了大明新一代的文人士子。
正是在自己的授意之下,吏部尚書康楨才特意向陛下推薦了解縉。
這才有了陛下授予解縉翰林院編修的職位,這才有了陛下召見的機會。
解縉這次幸好沒有死,又當上了《洪武大典》的總編纂,一定會成為文人士子的領(lǐng)袖人物。
這樣一個人物,對自己將來有莫大幫助!
解縉暈倒了,如果朱允熥把他給掐醒,說不定陛下就順勢把解縉白送給朱允熥。
這樣的話,就虧大發(fā)了!
黃子澄離開自己、轉(zhuǎn)投朱允熥的事情,絕不能再發(fā)生!
“解縉,吳王救了你,以后你就跟著吳王吧,吳王府左長史!敝煸罢f道。
解縉激動了,差一點又暈過去。
王府的左長史,那就是正五品。
自己本來就是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今天忽然一下子連升三級,跳過了從六品、六品、從五品,直接成為正五品!
王府的左、右長史不一定是藩王的心腹,但絕對是陛下信任的人員,他們就是陛下的耳目。
這么說來,陛下對自己是信任的?
從被諷刺為不孝、趕回老家讀《孝經(jīng)》、被人推下河到現(xiàn)在連升三級!
變化太突然,讓他一時反應(yīng)不及。
此時,解縉鼻子酸酸,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再偷偷看了一眼朱允熥,忽然覺得此人也不那么可憎了。
只不過是罵了自己一頓。
其實,罵得也沒錯。
誰家往上數(shù)幾代,都是農(nóng)人和匠人,看不起農(nóng)人和匠人就是看不起老祖先。
只是大家都看不起農(nóng)人和匠人,長時間形成了一種意識習(xí)慣。
后來自己被人陷害,還是吳王的手下救起來的。
世界上沒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吳王之所以派人救出,肯定是一直在跟蹤自己。
怕自己一時想不開。
再一想這幾天的過程,吳王顯然是更受陛下的寵愛。
從自己有限的信息分析,吳王就是廢物、無能的代表。
但從那天吳王辱罵自己的行為來看,似乎不是這樣。
如果是廢物、無能,不可能罵得有理有據(jù),還此經(jīng)據(jù)典。
論口才,自己真不是吳王的對手!
現(xiàn)在,陛下讓自己從此之后跟著吳王!
幾天前,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而現(xiàn)在卻是一片光明!
一旦吳王得登大寶,自己豈不就可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解縉腦子清亮了,從朱允炆的懷里掙扎起來。
起身后,朱允炆的手還在拉著解縉。
解縉使了一點勁,甩掉了朱允炆的身,直接朝朱允熥跪下了:“吳王,救命之恩,沒齒難忘。今后,微臣自當披肝瀝膽,以報陛下和您的厚愛。”
朱允炆此時,扎心了!
萬針穿心一般!
解縉,是我推薦了你!
如果不是我推薦,你能當上翰林院編修?
如果不是我推薦,你能被陛下召見?
解縉,是我救了你!
剛才要不是我,你就昏死過去了!
解縉,你是我的人!
這怎么,轉(zhuǎn)身就投奔了朱允熥!
天啊,你不公平何為天!
朱允熥此時,也扎心了!
「老朱,你對我是不是太狠了?」
「你居然把一個沒什么大用的解縉給了我?」
「看看,你給我的都是什么鳥人?」
「方孝孺,書呆子一個!」
「黃子澄,書呆子+1」
「解縉,書呆子+2」
「老朱,你夠了啊,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
朱元璋越發(fā)感到,把解縉送給朱允熥是一步妙棋。
解縉雖然人品差,但是了解此人的,恐怕就只有三孫朱允熥。
解縉有什么小動作之類,豈能瞞得過三孫?
所以,把解縉交給朱允熥,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的長處,最大程度地避免他的短處。
「老朱,你不明確我的封地在哪,范圍多大,更沒有讓我就藩,我院子那么小,怎么住得下?」
「咦,老朱讓解縉當吳王府的左長史?」
「這是要給我建立藩王府了嗎?」
「這是準備明確我的封地了?」
「老朱,這是要對我放手了?」
「我,馬上要放飛了?」
「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更高嗷~~」
朱元璋也扎心了!
三孫吶,我對你這么好,你居然一直想飛?
還想飛得更高?
不明確你的封地在哪兒?
那是因為你就沒有封地!
不久的將來,你的封地是天下!
只是爺爺現(xiàn)在不能宣布。
爺爺要等到你顯露本事的那一天!
文官們的內(nèi)心,此時是沸騰的!
陛下要編《洪武大典》,這可是千古以來的一件文化盛事!
只有大格局、大胸襟的人,才能作出如此宏偉的布局!
參與其中,就能夠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剛剛大家還在為解縉而悲傷、默哀、鳴不平。
現(xiàn)在,大家都向解縉投以羨慕甚至妒忌的目光。
解縉這是名利與地位雙豐收!
從聲名上講,他是《洪武大典》的總編纂!
從地位上講,他連升三級,已經(jīng)成功進入了陛下的視線,成為他重點培養(yǎng)的人物。
陛下用人向來如此,先打壓、打磨,而后再加以重用。
解縉這才幾天時間,就經(jīng)歷了打壓、打磨、重用的全過程。
別人經(jīng)歷這個過程,需要五年到十年。
解縉只用了短短四天!
再一想,一切都與吳王朱允熥有關(guān)!
解縉,大明第一才子,這是陛下為吳王朱允熥培養(yǎ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