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希仙點(diǎn)點(diǎn)頭,“小的時候只覺得嫡母不受父親喜愛,我姨娘得寵,我還曾特別的得意,所以才跟四姐一直不對付。后來慢慢地長大,懂的事情多了,才知道很多事情也不是自己看到的那樣的!
就算是嫡母對她沒什么好臉色,但是沒克扣過她的用度,沒暗中往她與哥哥身邊故意養(yǎng)廢,甚至于自己的婚事嫡母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在一旁支持姨娘的做法,她也就完了。
她長大后與姐妹中去參加各種宴會聽說了很多,才知道庶出子女在府中的日子并不好過,像是她們府里這樣把庶出的與嫡出的同樣教養(yǎng)真的是很難得了。
吃完飯?zhí)K希仙就去了三房,蘇辛夷沒跟過去,三夫人一向不太喜歡她,她就不去給人添堵了。
“姑娘,你不知道,昨天把翁姨娘送走,翁姨娘在三房鬧了可不輕,聽說是被堵了嘴扔上馬車的。”連翹等五姑娘走后這才敢開口說這件事情。
蘇辛夷對翁姨娘觀感一般,甚至還帶了幾分厭惡,便道:“還當(dāng)自己是翁家沒出閣的姑娘耍威風(fēng),祖母以前不治她不過是因為翁姨娘上頭還有三伯與三伯母,這次三伯不在家,三伯母壓不住,祖母若是不把人治住了,以后翁姨娘還不得翻天?”
翠雀端著茶進(jìn)來,正好聽到這句,就忙點(diǎn)點(diǎn)頭接了一句,“奴婢聽說那翁姨娘身邊的管事媽媽居然還敢說要去翁家報信,請翁家來給翁姨娘撐腰,真是夠囂張的。說句不好聽的,一個妾室的娘家那都不是咱們府上正經(jīng)的親戚。”
蘇辛夷沉默不語,這件事情還沒完呢,還要看三伯與蘇滁回來后什么態(tài)度。
蘇滁不喜歡回翁家,并不代表他不會護(hù)著翁姨娘。
至于三伯,那就更不好說了,寵了翁姨娘這么多年,也不知道會做什么決定。
蘇辛夷也沒想到下午蘇北與蘇滁就從書院請了假回來了,蘇滁先去嫡母那里請罪,然后就去太夫人那里跪著了。
沒想到?jīng)]過不久,三爺也急急趕了回來,回來也沒去看三夫人,先去了太夫人那里。
蘇辛夷聽說母親也去了太夫人那里,她一個小輩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院子里就好。
“姑娘,姑娘,不好了,聽說太夫人暈過去了,老太爺也被驚動了,讓人把三爺摁著打呢。三夫人鬧著要和離,那邊全亂套了!
蘇辛夷:……
“大爺跟二爺也回來了,世子爺也回來了!
蘇辛夷幽幽嘆口氣,沒看出來翁姨娘居然還真有紅顏禍水的本事,難怪有底氣鬧呢,難怪上輩子蘇希仙最終還是去了翁家。
蘇辛夷琢磨著自己要不要去祖母那邊看看,佘嬤嬤忙攔住她,“姑娘,四夫人沒傳話讓你過去,就在院子里等著消息吧。畢竟那邊都是長輩,你過去了也沒用啊。”
蘇辛夷也知道,又重新坐了回去,看著佘嬤嬤說道:“嬤嬤,你說這件事情最后會如何?”
佘嬤嬤有本事,看人看事兒都準(zhǔn),蘇辛夷就請教她。
佘嬤嬤確實不著急的樣子,看著六姑娘輕聲說道:“指不定是演的一場戲呢!
嗯?
演戲?
佘嬤嬤壓低聲音說了兩個字,“翁家!
蘇辛夷恍然大悟,佘嬤嬤的意思是三伯鬧事,三伯母要和離,都是演出來的?
“一個翁家而已,至于嗎?”蘇辛夷看著佘嬤嬤問道。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翁家祖上也是名震一方的大族,雖然現(xiàn)在走下坡路,但是也不能看著翁姨娘受欺負(fù)。再說老奴聽說翁家的大爺與大夫人不喜歡這婚事,這次咱們這邊一鬧,那邊翁大爺與翁大夫人正好就坡下驢也好收場,如此一來大家不傷臉面,以后還能客客氣氣的!
蘇辛夷就覺得長見識了,“這樣還能和氣??”
佘嬤嬤笑著說道:“有什么不能和氣的,翁姨娘再怎么樣也是進(jìn)了齊國公府這么多年的妾,翁家的姑娘怎么了,還不是做了妾室,翁家不覺得丟人嗎?如今咱們府上老爺少爺前程一片大好,翁家可不敢輕易得罪,姑娘不會以為翁家真的會為了翁姨娘與咱們府上鬧翻吧?”
蘇辛夷還真的不敢說翁家不會為翁姨娘出頭。
“姑娘想想,翁姨娘雖然生了一子一女,但是五少爺現(xiàn)在連個前程還沒讀出來,以后如何尚且不好說。她非要把五姑娘嫁回翁家,五姑娘嫁回翁家,翁家能得什么好處?況且翁大夫人與翁姨娘關(guān)系并不好,自然也不會真心為她出力,只怕未必不會存了借著此事打壓翁姨娘的氣焰,來討好咱們府上,老奴打聽過了,翁家的那位小少爺文不成武不就,以后的前程指不定還要咱們府上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