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休坦然接受了陸蘊的投效。
而因太過爽快,以至于讓陸蘊有些難以置信。
蘇休則沒想太多。
只覺得,有個本地導游,做什么事都會方便些。
至于什么七大家族,什么架空,什么抵制……
他完全不在乎。
自幼立志武道的蘇休,遇到攔路的石頭,第一想法定是能不能一拳打爛。
第二想法是能不能一腳踹開。
一力破萬法。
敵人太垃,直接砍了,何必動什么腦筋。
智慧,計謀,那是用來對抗強敵的。
別看蘇休這二境的實力放在皇宮不怎么樣,放在臨江這種江湖之地……
其實也不怎么樣。
蘇休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十四歲的二境。
饒是其武道天賦屬下下之資,但只是這般進境速度便足以自傲。
這可是拿無數(shù)奇珍藥方與珍貴藥材堆出來的!
雖比不過龍血,卻可比肩天才。
但,誰說武力,只論自身?
聽命于他的,那都是高手!
這不都是力量?
且不論駐扎在威遠府邊上,那一支可輕松滅掉整個臨江縣的禁衛(wèi)……
單說趙安邦,四境的修為完全可以在這小小縣城橫著走。
這可不是爛大街的二境……
若無血脈,三境便已是武道極限!
破至四境,那得是天才!
這世間天才,能有多少?
小小臨江,都不一定能分得一位。
只是蘇休身邊盡是天才,所以顯得有些不值錢……
但殊不知,天才,只是見這位未來大漢皇帝的門檻。
至于這陸蘊,是不是七大家族遞過來的暗子……
蘇休也完全不介意。
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徒勞。
不過,蘇休看得出,這陸蘊不是。
他的眼里,有野心。
小小臨江滿足不了他的野心。
所以他想攀附自己。
只要自己的背景足夠大,那么他便越忠心。
而這世間,誰能比自己的背景還大呢?
其余六國的太子或許……
但這里,可是大漢的地盤!
這陸蘊首次投效便拜在了大漢扛把子的門下,端的是有些氣運在身的。
至于未來能否維持這段君臣關(guān)系,還得看他陸大少手里有沒有真本事。
“這臨江附近,有沒有大俠?”
蘇休嘗了嘗臨江醋魚,皺著眉對尚有些誠惶誠恐的陸蘊問道。
這魚是真他娘難吃!
竟然還是招牌……
都不及小爺練廚藝時倒掉的渣渣!
“敢問明公,問的是蝦嗎?”
陸蘊小心敬慎地問道。
他聽出字調(diào)不對,但蘇休所說的“俠”,他是真不懂何意……
蘇休沉吟。
畫中江湖沒有俠,可以說是江湖剛有了雛形,還沒有誕生那些俠義之事。
但千年過去,這世間還沒俠么?
“這臨江,也算是江湖了吧?有沒有那種急公好義打抱不平的人?”
“那些快意恩仇故事的主人公,人們是如何稱呼他們的?”
蘇休面帶好奇且略有一絲渴望的追問,讓陸蘊徹底懂了。
這位公子……
或許真不是來整頓什么吏治的!
這位爺,是來混江湖的吧?
當即苦笑道:“您說的那些,自然是有的!
“不過多是傳聞,至于哪個真的見過,倒真說不出……”
“不過這類說書故事的主角,人們稱其為‘江湖豪杰’!
蘇休蹙眉,江湖豪杰……
自幼看那些奇聞軼事,便聽多了江湖豪杰。
聽陸蘊這意思,多是人為傳出的名聲……
和俠,卻差得遠!
“有沒有‘剪惡除奸劫富濟貧’?”
“有沒有‘仗義疏財排憂解難’?”
“有沒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有沒有‘九世之仇猶可報也’?”
蘇休每問一句,便見陸蘊臉上的難色更甚。
見蘇休蹙眉沉思起來……
陸蘊不由出聲道:“明公所說這些,很難!
“習武,本就耗財甚巨,又何來仗義疏財、劫富濟貧?”
“至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路遇禍事避之尚不及,誰敢相助?況且,又怎知那不平事是否內(nèi)含其他因由?”
“再說,世人皆好武,就算是想懲奸除惡,又怎能確保打得過?”
“至于明公所說的‘九世之仇猶可報也’,令人振聾發(fā)聵,可比先圣至理!”
“在下不敢妄言,只說一點淺見……”
“就像之前在此的醉酒秀才,他想求個公平尚且不得,便因家世門第難改。你文采好,別人家世好文采也不差,你又如何逆天改命?”
“若有九世之仇,富戶越富,窮門越貧,莫說九世,便是三世后人都不知能否果腹,何談仇恨……”
“若是世家之間的仇恨,又哪有利益重要?”
不得不說,陸蘊是有一些獨到見解的。
一件事,總能直接找準切入點去剖析本質(zhì)。
他的這一番話,讓蘇休再次豁然。
自己對于俠,早已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
是以對于有了江湖卻無俠客,頗為遺憾。
但,前世今生的基礎(chǔ)邏輯都是不一樣的……
一個俠以武犯禁。
一個全民皆武。
又何談衍生出一樣的俠義來呢?
既然無俠,那這江湖,必然失色大半!
“走吧!
蘇休惆悵起身,心中雖仍懷揣著游歷江湖,但興致著實大減。
此來酒館,本想著打探一些江湖消息。
此時也已興致缺缺。
恰好找了陸蘊這一導游,不如便直接去縣衙。
有陸蘊這個本地人在旁,蘇煦等人的交接,或許會更加順利。
走去縣衙的路上,蘇休也沒讓陸蘊閑著。
讓他講了講這江湖的特色。
雖無俠客,卻有幫派。
幫派,乃是江湖特色。
幫派起源于碼頭力工。
一人之力總有不逮,少不得被剝削,被欺負。
血汗錢怎容得他人搶掠、克扣?
力工們報團取暖后,發(fā)現(xiàn)真的沒人再敢欺負他們。
有了抱團的組織,其內(nèi)部自然便也有了高低。
有人不服自身所處地位,便開始自立門戶。
幫派雛形,由此誕生。
而力工抱團抵制商人,自然而言地也有商人們抱團對抗。
于是乎,報團取暖由力工擴展到整個漕運,又拓展到了各行各業(yè)。
后來,幫派不再僅局限于某個行業(yè),而成個包含各個行業(yè)的大集團。
為了于其他幫派對抗,綜合武力也越來越強。
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火并……
現(xiàn)臨江,只剩三大幫派。
狂刀門。
驚濤幫。
巨鯨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