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轉(zhuǎn)而看到一旁的蘇曼,有些擠不到前頭采訪領(lǐng)舞的,紛紛轉(zhuǎn)而去采訪蘇曼:“您就是那位蘇老師吧?您能說一說您最喜歡舞蹈那一部分呢?”
“請問您為它命名為《光》,有什么含義呢?”
“舞蹈的故事看起來,像是少男少女青春少艾,是否表達(dá)的就是青春美好的感情呢?”
……
許多話筒伸到了蘇曼面前,蘇曼還有些錯愕。
但是一想到,自己創(chuàng)作這支舞的靈感和來源,蘇曼便平復(fù)下了心情。
她對著鏡頭徐徐回應(yīng):
“這支舞,確實講的是少男少女的感情,一個女孩在一個苦悶的日子,從困著自己的房間里出逃,來到了一個花園里,遇見了一個彈鋼琴的男孩兒。他們隔著一道墻,沒有見面,只通過影子,表達(dá)彼此的感情。他們成為了彼此生命中的光!
記者問:“舞蹈中途,有一段很高昂凄厲的音樂,這里表達(dá)的應(yīng)該是兩個主演分開了。最后,他們再見了嗎?”
蘇曼笑了笑,說:“我相信,在某個平行時空,他們遇見了!
記者:“聽說這是您教的最后一支舞,您以后不在H大任教了嗎?”
蘇曼:“是的,因為我的職業(yè)規(guī)劃,所以不得已要離開校園了。不過,在H大這段時光,是我最難忘也最珍貴的時光,我最舍不得的,就是可愛的同學(xué)們!
舞蹈隊的學(xué)生聽到這里,都徹底繃不住,哭著走過來抱住了蘇曼。
前一刻,所有人明明還因為得獎而興高采烈,這時卻放聲嚎啕,哭成了淚人。
他們也不管媒體和鏡頭,世界里只剩下自己和蘇曼的師生情,一個個都含著淚說“舍不得蘇老師”“蘇老師不要走”“蘇老師以后我們會常去看你的。”……
原本記者只想采訪舞蹈的幕后,沒想到,還拍到了師生真情流露的一面。
這難道不是最真摯最可貴的新聞素材嗎?
比干巴巴地說自己訓(xùn)練有多么辛苦、獲獎感言,這些老生常談,要吸引人的眼球多了!
這對媒體人來說,就是個意外收獲。
對比這一邊,盧曉敏那頭,就顯得很冷清蕭索。
采訪她的記者這時才知道,原來舞蹈不是盧曉敏創(chuàng)作的。
難怪盧曉敏剛才沒正面回答采訪!原來是說不出來!沒有東西可以說!
怎么有臉搶別人的采訪呢?
記者心里有氣,盧曉敏的面子有些架不住,但是還是強(qiáng)撐著說完了自己背下來的稿子。
等盧曉敏說完最后一個字,記者敷衍地道了聲謝,收了麥,頭也不回轉(zhuǎn)身走了。
他去了蘇曼那一邊,看看能不能擠到一個空位。
盧曉敏的臉色綠了不止一個度。
散場的時候,媒體記者們同行離開會場,盧曉敏聽到他們議論:
“沒想到,每個行業(yè),都有搶功勞這回事。這支舞蹈,明明就是那個蘇老師創(chuàng)作的,剛才那個盧老師還搶著采訪!
“還有這回事,這不是純純搶人的成果嗎?”
“可不是嘛!我問她這舞蹈的創(chuàng)作初衷,她也不澄清不是她的創(chuàng)作,給我顧左右而言他地說什么幕后趣事。你就好了,采到了亮點,我采的那個盧老師,這一條我都在猶豫要不要留!
同行安慰他:“雖然沒有蘇老師好,但是那個盧老師好歹也是第一名的帶隊老師,無功無過,起碼不會被主任罵!
記者們一會兒有說有笑,一會兒垂頭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