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王主事和于白先后抵達。
王主事身材微胖,留著兩撇小胡子,一進門就拱手道.
“大人,有何吩咐?”
于白向趙炎武行了一禮,靜靜地站在一旁。
趙炎武放下手中的筆。
“陛下已同意調(diào)整科舉考試內(nèi)容,加大新教材的比重。接下來,我們要加快新教材的推廣,并著手完善教材內(nèi)容。”
他將今日與李志商議的內(nèi)容詳細告知了二人,并著重強調(diào)了新教材推廣的重要性以及后續(xù)的計劃。
王主事聽后,搓了搓手。
“大人放心,下官定當全力配合,盡快將新的推廣方案落實下去!
于白也跟著說道。
“完善教材內(nèi)容,需要仔細斟酌,下官愿盡綿薄之力!
趙炎武點點頭。
“好,我們分工合作,爭取早日完成這項重任!
他先是看向王主事說道。
“王主事,你負責協(xié)調(diào)各州府的推廣工作,確保新教材能夠順利推行!
接著他又轉(zhuǎn)向于白。
“于白,你負責組織人員完善教材內(nèi)容,使其更加通俗易懂,便于百姓學習。”
王主事和于白齊聲應道。
“是!”
隨后,三人開始詳細商議具體的實施方案,書房內(nèi)不時傳來他們討論的聲音。
趙炎武拿起筆,在宣紙上寫下“新的推廣方案”幾個字,開始擬定新的推廣方案。
趙炎武蘸了蘸墨,略一思索,在“新的推廣方案”幾個字下方寫下“加強宣傳”四字。
他抬頭看向王主事說道。
“王主事,這次推廣,宣傳工作要加大力度,要讓更多的人了解新教材的優(yōu)勢。”
王主事捋了捋胡須。
“下官明白,之前推廣時,有些州府的百姓對新教材不太了解,導致推廣進度緩慢。”
“這次,下官會安排人手,在各州府張貼告示,詳細介紹新教材的內(nèi)容和優(yōu)勢,并組織一些學者到各地進行宣講。”
趙炎武點點頭表示贊許,筆尖在紙上勾勒出“學者宣講”四個字。
“于白,這次宣講的人選,還要麻煩你幫忙推薦一些!
于白回道。
“大人放心,下官定當推薦一些學識淵博、口才出眾的學者,確保宣講效果!
書房內(nèi),三人的討論聲持續(xù)不斷。
窗外,夕陽西下,余暉透過窗欞灑在趙炎武的臉上,映照出他堅毅的神情。
他提筆寫下“加大培訓力度”幾個字,對王主事說道。
“除了宣傳,教師的培訓也要跟上。新教材的內(nèi)容與以往不同,需要對教師進行專門的培訓,確保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新教材的教學方法。”
在趙炎武和于白的努力下,新教材最終在大漢推廣開來,李志龍顏大悅。
趙炎武和于白的新政推行成功,讓李志心中暢快,在御花園中踱步,目光落在波光粼粼的池水上,思緒飄遠。
“朕總覺得,我大漢如這御花園,雖繁華錦繡,卻囿于一隅。若能打開海上通道,與海外諸國通商,豈非如這池水匯入江河,更添浩瀚?”
回到御書房后,李志立刻召集群臣商議開海事宜。
消息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待眾臣到齊,李志正襟危坐,開口道。
“諸位愛卿,朕欲開海通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話音剛落,趙炎武立刻出列,拱手道。
“陛下圣明!開海通商,利國利民,臣以為應當推行!
于白也跟著出列,附和道。
“臣附議!開海能為我朝帶來海外奇珍異寶,互通有無,促進經(jīng)濟繁榮,更能學習海外先進技術(shù),提升國力。”
一些年輕官員也紛紛表示支持,認為開海能夠帶來新的機遇,振興大漢。
然而,保守派大臣卻堅決反對。
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臣顫顫巍巍地出列,痛心疾首道:
“陛下萬萬不可。∽蕴嬉詠,我朝便實行海禁,那是老祖宗立下的規(guī)矩,閉關(guān)鎖國乃是為了我大漢江山永固。開海通商,恐引狼入室,禍患開海,恐有違祖制,動搖國本!”
他說著,偷偷瞥了一眼身旁幾位同樣面色凝重的大臣,得到他們贊許的目光后,腰桿更直了幾分。
另一位老臣也附和道。
“是啊,陛下!海外蠻夷,皆是虎狼之輩,開海通商,無異于開門揖盜!我朝沿海百姓恐遭荼毒,江山社稷危矣!”
他說著,臉色漲紅,情緒激動。
“陳大人此言差矣!”
趙炎武上前一步,反駁道。
“如今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困苦,開海通商,互通有無,可為我朝帶來巨額財富,改善民生!”
趙炎武反駁道.
“我朝并非毫無防備,只需加強海軍建設,嚴防海盜倭寇,便可保沿海百姓平安無虞。”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
“況且,閉關(guān)鎖國只會讓我朝故步自封!”
“一派胡言!”
先前那位老臣指著趙炎武,手指顫抖。
“你這是將我大漢置于險地!置祖宗基業(yè)于不顧!
兩派大臣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朝堂上頓時如同炸開了鍋,嘈雜聲一片。
有人高聲辯駁,有人低聲附和,有人眉頭緊鎖,有人面露憂色。
李志坐在龍椅上,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靜靜地聽著眾臣的爭論。
他深知開海并非易事,既有巨大的機遇,也伴隨著潛在的風險。
待眾人爭論稍歇,李志開口道:“諸位愛卿所言,朕都已知曉。開海一事,利弊皆有,不可輕舉妄動!
他站起身來,來回踱步,沉吟片刻后說道。
“朕決定,先派遣一支船隊試探性出海,探明情況,再做定奪!
趙炎武和于白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欣慰。
雖然沒能立即全面開海,但至少邁出了第一步,這已是莫大的進步。
散朝后,李志將趙炎武和于白留下,詳細詢問了他們關(guān)于組建船隊的事宜。
于白上前說道。
“臣聽說沿海的福州、泉州等地,造船技藝精湛,可以考慮在那里建立造船廠!
他頓了頓,又說道,“至于航海所需物資,也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李志點點頭,表示贊同。
“兩位愛卿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