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黃惇呆立當場的模樣,李志心中估算自己這次提煉食鹽應(yīng)該還算成功。
“好了,朕想做之事已經(jīng)做完,你去派人將陳淺淺接入宮中!
聽到李志的吩咐,黃惇立刻派人出宮去將陳淺淺接到瓊?cè)A殿內(nèi)。
盡管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深入皇宮,可當深夜陳淺淺被李志召入宮中,行走在大殿之間,內(nèi)心依舊充滿了不安和忐忑。
自從上一次她進宮后,李志安排他她發(fā)行報紙之后,她就再也未曾見過李志。
此次李志突然召見,她也不知道這回李志突然召見她的目的。
一進到瓊?cè)A殿,陳淺淺就看見李志坐一張桌案前,身旁還放了一個陶罐。
看見李志在忙,她不敢出聲打攪,直到過了半響李志將手中的筆放下后,她才輕聲問道。
“不知陛下今日突然將民女叫進宮中,所謂何事?”
“之前的報紙辦的如何了?”
聽到陳淺淺的問話,李志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先問起來報紙的事情。
“都拖陛下的福,如今報紙的發(fā)行異常順利,而且不僅僅是京城,我們報紙已經(jīng)開始朝著大漢全國各地傳播出去,如今除去一些邊塞地區(qū)和一些鄉(xiāng)鎮(zhèn),各個省的首府以及一些大型城市都可以看見我們的報紙了。”
聽到陳淺淺的匯報李志滿意的點了點頭。
“好!這事你辦的不錯,只是還要繼續(xù)推廣,爭取讓我大漢的每一個百姓都能在報紙發(fā)行的第一時間可以看見!”
當初創(chuàng)辦報紙的初衷就是因為當初朝廷下達政令之后,都是由京都傳到各省各府各縣。
即便下達的政令是對百姓有利的,但是在傳遞的過程中會對最初的指令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誤讀,導致根本無法有效的將朝廷的政令傳達到地方。
而那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夠在地方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無非就是仗著山高黃帝遠,朝廷根本無力對地方進行管轄,因此他們可以肆意的將朝廷政令向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進行解讀。
所以他才想要創(chuàng)辦報刊,讓老百姓能夠真正了解到到底朝廷下達的是什么指令,將輿論的力量徹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借此掌控天下的民心,同時還能成為絕佳的賺錢手段。
陳淺淺自然明白李志的野心,因此聽了李志的話后,頜了頷首道。
“陛下吩咐之事,民女必當竭盡全力!
只是陳淺淺如今能夠掌握遍布全國的隆瑞商行,心思自然細膩,她的心中還是有些奇怪,若是單單想問報紙的情況,只需隨便差一人來詢問即可,畢竟報紙的發(fā)行如今已經(jīng)走上正軌。
李志如今連夜派人將自己叫來,只怕還有什么大事想要來找自己商討,她知道李志的野心何其之大。
在李志心中,他真正想要的恐怕早已不僅僅是大漢朝,他真正渴求的是這個天下,大漢不過是一個起點而已。
為了能讓李志明白自己是他能夠充分信任的合作伙伴,陳淺淺在內(nèi)心中思索了片刻后,隨后小心翼翼的對李志說道。
“陛下如此信任民女,民女自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將陛下看中的報紙辦好請陛下放心,只是如今連夜差人將小女子喚入宮中,只怕陛下還有事情要與民女相商?”
陳淺淺內(nèi)心深處明白她現(xiàn)在所掌握的財富都是李志所給予的,而想要能夠在這個吃人的世界中自保,唯有跟緊李志并適時讓李志明白自己還有利用價值。
“你果然聰慧,不錯,朕連夜差人將你喚如宮中,便是為了此物,你且打開瞧瞧!
李志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將手邊的陶罐遞向陳淺淺。
陳淺淺見李志神情如此鄭重,明白這一定是件了不得的事,小心翼翼的將陶罐接了過來。
等她將陶罐打開后,見多識廣的她一眼就認出了這陶罐內(nèi)的東西,正是尋常百姓難得一見的細鹽!
只是由于她經(jīng)營著長隆商行,便是說上一句日進斗金也不為過,因此細鹽對于她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可她此前卻從未瞧見過如此雪白不摻雜任何雜質(zhì)的細鹽。
當她忍不住將陶罐再拿近些仔細觀察時,竟發(fā)現(xiàn)李志給她的這罐細鹽竟完全沒有和她日常所見細鹽的那股海腥味。
“陛下,我能嘗一下嗎?”
第一次見到這么高品質(zhì)的食鹽,陳淺淺迫不及待想要嘗試一番,忍不住向李志問道。
“可以!”
得到李志的允許,陳淺淺將纖纖玉指伸入到陶罐中,小心的沾了一些,隨后送入口中拿舌尖輕輕觸碰了一番。
剛剛送入口中,她就猛地眼睛一亮,激動的對李志說道。
“這食鹽的品質(zhì)竟如此之高,不僅沒有尋常細鹽的砂礫,而且就連那股海腥味都完全嘗不出來!”
陳淺淺的反應(yīng)實際上并未出李志所料,就如黃惇這般在宮中什么好東西沒有見過,可是第一次在品嘗這再次提純過的食鹽都如此震驚。
如今大漢朝在李志眼中實在過于落后,即便是朝堂上那些大人日常所吃的細鹽在李志看來都是如此的難以下咽。
尋常老百姓吃的那些廉價的粗鹽就更不必說了!
正因為如此,如今這種經(jīng)過李志再次提煉之后的精鹽,它的純度和味道確實能讓人眼前一亮,也可以稱得上是一種降維打擊。
李志見陳淺淺如此激動的反應(yīng),淡淡的點了點頭。
“怎么樣?你覺得朕的這種細鹽能不能進行售賣?”
陳淺淺激動的點了點頭。
“如此品質(zhì)的食鹽,只怕一經(jīng)上市就會立刻遭到那些達官貴人們的哄搶,到時候只怕會出現(xiàn)供不應(yīng)求的局面!”
只是隨后陳淺淺就露出一副認真的模樣。
“陛下,不知您現(xiàn)在手中這種細鹽的量有多少,它的造價幾何?”
李志聽到陳淺淺的問話,滿意的點了點頭。
陳淺淺不愧能經(jīng)營起隆瑞商行這等遍布全國的商行,并沒有被細鹽震驚到失去了頭腦,一下子便能看到問題背后的本質(zhì),提出的問題也極為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