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說起來,都怨前太子一意孤行,非得主戰(zhàn)伐景!
“他也得了改得的下場,聽說在戰(zhàn)場上受傷,回京途中又摔落懸崖尸骨無存,如今還找不到尸首呢!
……
大秦皇室的事,在百姓中熱議。
雖有少數(shù)人不愿向景國稱臣,覺得受到了莫大的屈辱,但絕大多數(shù)百姓都是愿意投降。
百姓,最期待是和平。
一旦打仗,死的是將士,苦的是他們,他們不想成為上位者爭權(quán)奪利的犧牲品。
最重要的是,他們聽說,如今的景國女帝,是個極愛子民的。
登基不到一年,不僅推行出各種利民惠民政令,還接連推出新良種、改良紅/薯、新型農(nóng)具,極大的減輕了百姓耕種的負擔(dān)。
兩國雖交戰(zhàn),但商業(yè)依然互通,大秦有不少市集都出現(xiàn)了景國的農(nóng)作物,有如雪一般潔白的稻米,成年男子兩個拳頭大的紅/薯。
這些,都是大秦沒有的。
所以,對于歸于景國這件事,大秦絕大部分百姓樂見其成。
秦國的受降書在大戰(zhàn)結(jié)束后第十日送到了景國洛邑。
是剛繼位的秦王姬良弼親自送來的。
晏姝也是第一次見到姬良弼。
在此之前,二人有過書信往來。
當(dāng)初穆桓提出要去大秦策反姬良弼,晏姝本以為此事很難辦,沒想到姬良弼格外的配合。
態(tài)度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殷勤。
晏姝對他一直頗為好奇,今日一見,心中便了然。
有些人,看一眼便覺得他不適合朝臣,只適合做閑云野鶴。
姬良弼眼中沒有半點野心,氣度隨和,靠近他,好像讓人覺得置身在山清水秀的山林間。
御書房內(nèi),姬良弼對著首座上的晏姝行禮,態(tài)度十分恭敬。
晏姝不喜明黃色龍袍,特意命繡娘做的是暗紅色的龍袍。
鮮少有人能駕馭暗紅色,尤其是年輕女子,稍不注意便會顯得太過老氣。
但晏姝穿著,沒有半點老氣,反而將她的氣質(zhì)稱的越發(fā)沉靜,只令人覺得氣質(zhì)沉穩(wěn)威嚴(yán),讓人望而生畏。
姬良弼看著眼前的女帝,心中暗想。
能令穆桓主動投效之人,果真不同凡響。
如今的結(jié)果,證明他當(dāng)初沒有選錯。
定了定心神,姬良弼道:“陛下,臣能力不足,自覺擔(dān)不起秦王之任,懇請陛下另外擇一有才之人做秦王!
知道姬良弼一心闖蕩江湖,晏姝卻沒有想到他如此直接。
果真對秦王之位沒有半分留戀。
他如此真誠痛快,晏姝也直接問道:“你覺得何人合適?”
姬良弼沉默了一下,他清淡的眉眼露出糾結(jié)難色,好半晌,他猶豫著開口,“不瞞殿下,臣覺得大秦皇族沒幾個有真正才能的人……”
晏姝看著他,眸光微動,“秦王你可知你說出這話的后果?”
姬良弼當(dāng)然知道。
大秦雖然稱臣,但這個王位依舊還是大秦皇族的,可若是這一任的秦王不再出自大秦皇族,勢必會引起大秦皇族的激烈反對。
但姬良弼不想昧著良心說話。
大秦皇族,姬元滄、姬云陽都沒了,剩下的那些真的都是歪瓜裂棗。
當(dāng)然,除了他。
姬良弼道:“臣自私,不愿擔(dān)起這個重擔(dān),也不忍看著秦國百姓遭殃!
“好,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晏姝嘴角勾了下,對姬良弼馬觀感很不錯。
歹竹出好筍,大秦皇族也難得出了一個好人。
姬良弼第二日便離開了洛邑城,開始在江湖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