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主焦頭爛額想要從其他生意里撥些銀錢來補這個窟窿,卻沒有想到,花家被騙的消息不脛而走,突然在一夜之間傳遍了青臨。
第二日,數(shù)以千計的蠶農(nóng)、商戶聚集在花府外,叫嚷著讓花家人還錢,對于蠶農(nóng)們來說,他們就靠著那點銀錢過日子,一旦拿不到銀子,等著他們的就是死路。
所以在有心人的煽動下,蠶農(nóng)情緒激烈的堵在花府,花家主出面誠懇的致歉,承諾一定會盡快結(jié)清余款,可已經(jīng)失去理智的百姓哪里聽得進這些,蠶絲花家已經(jīng)賣出去了,按照約定,花家必須馬上結(jié)清余款。
混亂之中,不知從哪飛出來一塊男子拳頭大小的石子,正正好打在花家主頭上,這一砸,直接將花家主砸了個頭破血流,登時就暈了過去。
花老太爺臥病在床,花家二老爺犯下大錯,花家主又突遭橫禍暈倒,一時間,花家所有的麻煩都壓在了花無為身上。
花無為仿佛一夕之間長大了,從那個混不吝二世祖變成了力挽狂瀾的花家希望,他變賣了家中所有的古玩字畫、首飾珠寶,點當了數(shù)家鋪子和田地,挨家挨戶向蠶農(nóng)道歉,結(jié)清余款,并承諾下半年以高出市價一成的價格繼續(xù)收購他們的蠶絲,如此算是將此事壓了下去。
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青臨開始流傳起花家通敵賣國的傳言,恰巧那一段時間,北地災情緩解下來,驟然發(fā)生多起失蹤案,失蹤的都是不到十二歲的少年少女,官府沿著線索查下去,竟查到了花家頭上。
一時間,花家因經(jīng)營不當損失慘重,暗地里靠拐賣稚童賺黑心錢的說法傳的鋪天蓋地,百姓們有理有據(jù)的議論著,再加上此前通敵賣國的流言,花家又一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一次,不再是簡單平息蠶絲怒火就能解決,花無為學的再快,也斗不過藏在暗處的那些心思深沉的布局者。
偏生官府搜查花府時,在花家主書房里搜到了一本暗賬,其內(nèi)記載的賬目正巧與北地四州這十幾年來失蹤少年少女數(shù)目對上。
眾人嘩然變色,青臨縣令震怒,下令將查封花家所有產(chǎn)業(yè),將花家所有人下獄,可就在縣衙府衙要趕往花家拿人時,突然有百姓來報,花家全府上下所有人都死了!
當時正值黃昏,夕陽沉沉落下,遍布整個花府的狹長回廊懸掛著密密麻麻的尸體,昔日繁華熱鬧的花府悄然佇立在血色天空下,無比滲人。
晏姝不著痕跡的深吸了一口氣。
總之,上輩子的花家慘案傳的幾乎舉國皆知,說書先生們寫了好幾個版本,有的說花家并未通敵賣國,并未做拐賣人口的黑心買賣,花家實在冤枉。
但更多的,卻是說花家壞事做盡,遭了天譴,才會一夕間全府上下所有人懸梁自盡。
比起第一種說法,百姓們更愿意相信第二種,百姓們最想看到的就是壞事做盡的惡人自食惡果,被老天懲罰,一旦將花家慘案冠上天譴的說法,所有人都默認了花家是罪人。
因為天譴只會懲戒在惡人身上。
晏姝當時聽到此事,心里覺得怪異,但這些事從來不歸她管,她也沒興趣插手,是以只當聽故事一般聽過就拋到了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