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戰(zhàn)馬哪夠?至少五千!
劉盈的獅子大開口,再次刷新了大漢君臣的認知,這特娘哪里是談判,分明是勒索!
大漢太子卻絲毫不當回事,沖著眾人侃侃而談。
“諸位怎么面色不佳?咱們大漢打贏了匈奴,還是對方主動求和!
“不趁著這個機會獅子大開口,莫非要裝無事發(fā)生過?”
鄧弱見狀,當即開口道:“殿下,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
“咱們分明已經(jīng)與匈奴誓為兄弟之國,現(xiàn)在因為這點小事,便要人家五千戰(zhàn)馬,是否有些太過分?”
鄧弱說完此言,感覺到一道泠冽的目光,直接看向了自己,正是龍椅上的劉邦。
老流氓三十八歲一事無成,四十八歲被迫反秦,一輩子輸過落魄過,卻從沒有慫過。
今天鄧弱屢次企圖求和,已經(jīng)讓皇帝頗為不滿。
“陛下,臣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覺得與匈奴交惡,恐怕會白費了和親之策啊!”
鄧弱趕緊開口找補,生怕劉邦動怒,畢竟老流氓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正是因為和親,匈奴人才不該再次犯我大漢邊境。”
劉邦聲音冷漠,“打輸了,求和也就算了,連他媽打贏了,你還要讓朕裝孫子不成?”
“邊境被殺的百姓,不是朕的子民?說話之前動動腦子!”
鄧弱被罵了個狗血淋頭,果斷選擇閉嘴,不敢再狗叫。
灌嬰和周勃對視一眼,已經(jīng)徹底明白了劉邦的態(tài)度。
對于匈奴人,陛下主張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即便是暫時的和親,都是為了積蓄國力,為消滅匈奴做準備罷了。
“此事,就按照盈所說,向匈奴人再要五千戰(zhàn)馬!”
劉邦大手一揮,比太子太子更過分,除了收下三千戰(zhàn)馬后,人家又要了五千!
陳平嘴角抽搐,今日陛下這么被帶跑偏了?平日里可不是如此沖動!
萬一惹惱了冒頓單于,雙方全面開戰(zhàn),豈不是玩大了?
蕭何同樣謹慎,他正在考慮,要不要勸說劉邦,莫要如此過分。
“阿父英明神武,大漢百姓有如此皇帝,乃天下之幸也!”
劉盈打了個哈欠,醒來醒神,順便奉上一記馬屁。
在整個朝堂,都沒有支持自己的情況下,兒子卻堅定不移地給予了肯定,這讓劉邦欣慰不已。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唯有劉邦看出了自家逆子的用意,匈奴人都是豺狼虎豹,絕不能用漢人的思維去跟他們談判。
“諸位莫非覺得,剛才阿父罵離侯太重?我覺得還是罵得太輕!”
“匈奴人乃北境蠻夷,毫無教化,你對他客氣,他只會覺得咱們大漢怕了!”
“打贏了還裝孫子,諸位是有多窩囊?勝利者就該向他們索取戰(zhàn)利品!”
劉盈冷哼道:“才要了八千戰(zhàn)馬,匈奴人若連這點東西都舍不得,我看不如全面開戰(zhàn)!”
呼……
群臣倒吸一口涼氣,他們不少人才剛剛封侯,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食邑,還沒來得及享受,就要跟匈奴人死磕到底,心中肯定不愿意。
“殿下說得輕巧,若是兩國開戰(zhàn),去戰(zhàn)場送命的是臣等!”
“灌嬰說的不錯,我們?nèi)ニ退,太子只是在朝堂上動動嘴!?br>
“打起來,對待兩國都沒有什么好處,還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身為右丞相的酈商看著一眾功狗的表現(xiàn),眼中滿是鄙夷之色。
若無陛下,他們這些人豈能獲得今日功績?
如今到了國家危亡之際,想的卻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當真是可笑!
“諸位放心,若匈奴跟我大漢全面開戰(zhàn),我定會親自參戰(zhàn)!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好河山,其能淪為匈奴鐵蹄之下?”
“我一個豎子,尚且敢跟匈奴一決死戰(zhàn),諸位身為名將,不會怕了吧?”
任誰都沒有想到,平日軟弱的劉盈,在面對匈奴的戰(zhàn)爭威脅時,竟然變得如此強硬。
這股子混不吝的氣勢,讓人想到了某位沛縣老流氓。
你秦朝律法既然不讓老子活,那老子干脆推翻你!
你匈奴既然給臉不要臉,那干脆兩國開戰(zhàn),誰都別想好過!
劉邦仿佛第一次認識了自家逆子,沒想到他還有這么強硬的一面。
這倒不怪劉邦,在劉盈的成長過程中,其實一直缺少父親的角色,老流氓投身反秦事業(yè),根本沒機會著家。
劉盈稍微懂事后,便是殘酷的楚漢相爭,劉邦朝不保夕,更別說去享受父子親情。
等到劉邦消滅項羽,真正統(tǒng)一天下后,卻發(fā)現(xiàn)兒子已經(jīng)長大,而他的父愛則給到了劉如意。
劉盈的激將法,令一眾名將徹底歇菜,誰也沒有再說求和。
“他奶奶的!當年咱們跟著陛下,從沛縣起義反秦,你們誰都沒怕過!”
樊噲快人快語,表達了對大外甥的支持:“現(xiàn)在咱們有兵有糧,你們一個個反而慫了!太子這么年輕,都干上戰(zhàn)場搏殺,咱們這些老家伙怕什么?”
若是論兵法造詣,樊噲在漢軍根本排不上號,可若是勇猛無畏,破城先登,光是史書記載,樊噲就有八次!
在勇武這方面,他罵誰都不為過。
“與其一個個在那分析得失,還不如想想若是冒頓單于不答應咱們的條件,怎么跟匈奴人打!”
樊噲一語驚醒夢中人,他還不忘看向劉盈點頭示意,這是作為姨父對大外甥的支持。
劉邦看向樊噲的眼神中,充滿了一絲欣賞,這不著調(diào)的妹夫,總算是支棱了一回!
“陛下,若冒頓單于不同意我大漢的條件,雙方一旦開戰(zhàn),我軍還是等到秋收過后,再發(fā)兵為妙!
周勃一向謹慎,冬季用兵更是大部分將領(lǐng)的習慣。
畢竟農(nóng)忙過后,能夠保障糧草,否則大軍打到一半,發(fā)現(xiàn)糧草不繼,那可就尷尬了。
歷史上的蜀漢,幾次北伐中原,最終都因為糧草不繼而失敗。
劉邦正要同意周勃的觀點,卻又聽到了自家逆子的聲音。
“冬季打匈奴?周勃,你到底會不會打仗?”
劉盈之言,使得全場嘩然,這廝竟然質(zhì)問周勃不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