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門,頂樓。
李君肅看著手里的公文,沉思了起來。
“上面是有關(guān)什么的?”刑煞看著李君肅沉思的模樣,升起了一絲好奇心。
“把鹽的價格再次降低一部分!崩罹C遞過公文,隨意說著。
古代并不是缺鹽,而是皇朝需要鹽這個必需品來賺銀子。
鹽鐵由皇朝直接出售,最早出現(xiàn)是管夷吾的鬼點子。
后面武帝一朝開始大規(guī)模實行,那會武帝就想著搞錢,然后征伐外邦。
后面各朝也有樣學(xué)樣,但大隋到大乾這段時間,皇朝是不拿鹽來賺銀子的。
后面從玄帝一朝又開始了,到后面,鹽一直被皇朝掌握。
所以覺得能制鹽就能發(fā)財其實是個誤區(qū),更大的可能是直接被抓住,以在販賣私鹽的罪名,直接砍頭。
如果制造的鹽夠多,九族也有可能遭殃。
古代不缺鹽,鹽的稀缺是部分皇帝特意控制下的結(jié)果。
“不對吧,鹽鐵不都是你們這群...”沈之云下意識想要反駁,然后就被洛璃捂住了嘴。
“我家小師妹腦子有點毛病,請各位大人多擔(dān)待!
洛璃看著李君肅與刑煞似笑非笑的眼神,背后冷汗都出來了。
“落花劍宗一群人腦子確實有點毛病!
李君肅想著落花劍宗奇葩的情況,頷首表示認可。
“鹽這東西降價是好事。”刑煞放下公文,伸了個懶腰。
陛下說過,民心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刑煞看到皇帝沒有忘記自己說過的一番話,內(nèi)心對其的敬仰就更深了。
皇帝能忽悠這么一大批能人當(dāng)牛做馬,跟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
李君肅也是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皇朝要富裕有很多路子可以走,沒必要與百姓爭利。
讓利于民,辦事容易事半功倍。
“六扇門這次齊聚,不是告訴江湖各派,你們憋著壞嗎?”
“你們這群朝廷...大臣為什么不在暗中行事呢?”
被洛璃教訓(xùn)后的沈之云這時候跟個好奇寶寶一樣,舉手問著。
六扇門的行事風(fēng)格跟她印象中那種大晚上躲人房梁上的陰險探子不一樣。
六扇門更像是大中午踹開人家宅院,然后一大批捕快直接沖入別人宅院大殺特殺。
而且皇帝的形象,也跟她讀的話本子里,那種天天沉溺酒色的昏君有很大不同。
“巡察跟處理是兩碼事。”
李君肅瞥了眼沈之云,感覺這姑娘比小月還要傻。
“什么意思?”沈之云看著李君肅起身,眨巴著眼睛。
“巡察是告訴各派,我們知道你有問題,我們是來處理問題的。”
“愿意配合最好,不愿意就看誰手腕硬!
“處理才需要直接上門,因為那是挽回損失。”
“落花劍宗...應(yīng)該不想試試六扇門會如何挽回損失?”
李君肅走到門口的時候,回過頭看了眼沈之云。
沈之云想著剛剛的六扇門陣容,連忙乖巧的搖了搖頭。
李君肅離開了,刑煞卻是看著老實下來的沈之云,笑著搖了搖頭。
君肅還是君肅,借這事還能敲打一下落花劍宗。
“你們在這啊,走。”
去而復(fù)返的言歸,看著被自己扔下的兩個小姑娘,探出頭來招呼道。
六扇門這邊倒是十分淡然,但另一邊的少林,了慧就開始發(fā)愁了。
......
少林,方丈院
了慧步入院子,正在練武的聽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方丈,您的無佛心經(jīng),實在是有些玄奧。”
聽悟一拱手,十分尊敬的說著。
他一開始是不想與了慧修行的,但了慧強硬的態(tài)度,讓其不得不與其修行。
武道,是能折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
無佛心經(jīng)一出手,聽悟就服了。
他修佛山禪海,為的就是佛法大成,理解何為佛。
而了慧的心經(jīng),反其道而行之,把有關(guān)佛的一切全部摒棄,向自身求道,以己相代佛相。
這在聽悟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他又不得不承認,這條道,比普通的佛道,要有魅力的多。
這也是禪宗四言無法影響到了慧的根本原因,了慧也不信佛,他要走的是讓自己化佛,而非讓佛度己。
相反,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讓了慧短暫的心境通明了。
“靠閉關(guān),是永遠無法悟道的,要么自己親身去走,要么去看別人一世的經(jīng)歷!
了慧撫了撫胡須,語氣平淡。
“還請方丈賜教!甭犖蚬笆终f著。
“時機未到。”了慧看著聽悟,眼里閃過了糾結(jié)。
這次大概率是四方鎮(zhèn)守出手了,秦一行早就看不慣劍王城的做派,劍王城大概率要對上秦一行。
青山劍派出了個周冷禪,跟皇朝的態(tài)勢有所緩和,蛟全意又是激進派里比較溫和的,八成是蛟全意處理青山劍派。
鐵半生在大乾剛建立那會喜歡虐殺魔道,這些年被言歸賀獰給折磨的修身養(yǎng)性,脾性好了不少,少林這事他應(yīng)該不管。
其他友好勢力,非鐵半生莫屬了。
那么少林要面對的就是把羅剎本源鎖在體內(nèi)的燕三思了。
面對燕三思,少林只能請出壓箱底的十九佛珠之一了。
佛珠,也就是舍利進一步的凝化所成的佛果。
十九佛珠,十九位臨近武尊的強者,也是十九位性格迥異的高僧。
這十九位高僧,都有與武尊斗而不敗的強悍實力。
跟定師定渡這種性格十分穩(wěn)定的高僧不同,十九佛珠之中的每一位,性格也好,行事也罷,都突出一個乖張。
歷代少林,每任方丈,都無一例外,沒動用過這十九顆佛珠之中的任何一顆。
哪怕道佛大戰(zhàn)打起來,少林也不會動用十九佛珠之中的任何一顆。
這些高僧是十分不可控的,而且這些高僧也非世人所向的那般,戒了七情,除了六欲。
了慧左挑右選,打算請出來的高僧,不僅沒有剃度,甚至還住青樓,愛花酒。
他只是被那一代的方丈給打動了,所以他修佛法,僅此而已。
少林并不古板,那一任方丈看這位高僧有佛緣,因此指點于他。
他入不入佛門,剃度與否,那任方丈并不在乎。
而了慧之所以挑選這一位,是因為在十九佛珠之中,這位已經(jīng)算是好脾氣了。
這十九位強者,便是少林的底蘊體現(xiàn)之一。
江湖各派比外邦難纏得多,不是大話。
北門絕想著少林的底蘊,都得頭皮發(fā)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