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錢先生,劉先生,感謝你們來到啦薩,現(xiàn)在我給你們做一份糌粑,你們先嘗著!
仁央恭敬的彎腰,她穿著藏族的傳統(tǒng)服飾,這一彎腰,頗有藏族的風情。
周松笑了笑。
對于藏菜,他早就好奇的不行了,尤其是現(xiàn)在文藝小青年大行其道,對于西臧的一切渲染的都是那么的神圣。
不過,周松倒是覺得,別的不說,就藏菜來說,確實有很多的特色和不同的地方。
眾所周知,藏餐的做法不是很精致,但要講究起來也不示弱,比如:牛肉一定要高原生長的牦牛肉;牛肉在制作之前要經(jīng)過腌制;羊要純粹吃草長大的綿羊,飼料喂養(yǎng)的肉質(zhì)不如在高原上放養(yǎng)的;燉菜一定要用牛骨髓熬制的高湯;雞肉要用吃草籽長大的柴雞……等等。
所以,想要吃到正宗的藏菜還必須要來到青藏高原才可以。
就比如昨天晚上周松了解了一下瑪吉阿米。
正如桑格所說,瑪吉阿米確實算得上如今藏菜餐館中最成功的存在了,在春城和帝都都有分店。
但是生意并不好。
知逸風曾經(jīng)操控京菜走出帝都,以全聚德為頭陣,但是最后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藏菜走出去更是艱難,本身就沒有京菜的規(guī)模和底蘊,再加上飲食習慣的巨大差異,想要內(nèi)地百姓接受藏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周松其實還是喜歡的。
雖然口味差異確實巨大,但是有時候好吃的不一定就真的好,難吃的有時候更好。
當然,不是說藏菜難吃,而是不習慣。
“藏餐是西臧菜的統(tǒng)稱,是華夏藏族少數(shù)民族日常食用的菜肴,除了糌粑、面粉等主食以外,可以將藏菜分為紅食與白食兩類。紅是指肉,白指奶。夏天以白食為主,冬天以紅食為主。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它的很多菜式,調(diào)味料只是鹽和蔥蒜,不放任何辛辣調(diào)料,在烹飪中將菜的原味體現(xiàn)了出來。藏菜用料廣泛,獨具特色。原料以牛、羊、豬、雞等肉食,以及土豆、蘿卜類等蔬菜。飲食以米、面、青稞為主。喜歡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調(diào)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法!
智能的普及已經(jīng)開始了。
只要有人做菜并且是周松沒有遇到過的,智能就會立馬開始。
不過這一次介紹藏菜,倒是干凈利落。
紅白兩個字就可以概括藏菜的精華和飲食習慣以及他們的特色。
肉,和奶。
就是藏族人飲食的熱愛。
“由于青藏高原獨特的生態(tài)人文環(huán)境,衍生出來的藏菜與其他民族的菜系風格迥異,形成了如下特色!
“藏菜受華夏內(nèi)地及印度、尼泊爾影響大,帶有濃郁的漢、印、尼式風格。不少菜直接從漢族地區(qū)引進,并在名稱上留下了標志,如甲火就是漢式火鍋、甲吐就是藏式火鍋等,甚至西臧最盛大的宴席被稱為甲索留九杰就是漢餐十八樣,不少菜的名稱直接從漢語音譯成藏語,如蘇入即酥肉的譯音,這乃是一大特色!
“傳統(tǒng)藏菜烹任方法以煮、炸為主,輔以一定的拌、蒸食品和生吃食品,較少有炒菜,這主要是由于西臧海拔高,菜不易炒熟。傳統(tǒng)藏菜原料以西臧本地的青稞、牛羊肉及內(nèi)臟、酥油、奶渣等為主,時令蔬菜難以躋身藏菜菜譜。但近年來,隨著蔬菜種植和食用在高原的推廣,蔬菜也開始出現(xiàn)在藏族餐桌上,炒制食品也越來越多。”
周松點點頭,川菜就是借著這股風潮徹底的進入西臧的。
“不同地區(qū)的飲食存在一定差別。西臧農(nóng)區(qū)和牧區(qū)飲食差異較大,飲食習俗也不太一樣。牧區(qū)以肉食為主食,只吃少量糌粑,但農(nóng)區(qū)恰恰相反,藏北牧民不愛在菜里放咖喱粉,而邊境各族幾乎食必放咖喱,又如各地都喜歡的曲瑞,而其吃法卻不一樣,門巴人喜歡加奧奶渣!
“還有藏菜文化的最高水平主要集中在啦薩和日客則,是藏菜的中心。西臧和平解放前,西臧傳統(tǒng)藏菜大廚師主要集中在啦薩、日客則的大貴族、官僚的莊園、官署以及兩大活佛*和班禪的行宮里。西臧其他不少地方的藏菜盡管也極具特色,但就藏菜品種的齊全、制作工藝、烹飪技術(shù)的精湛而言,遠遠無法與這兩地相比,特別是啦薩的藏菜,已成為藏菜文化的代表!
智能的介紹繼續(xù)著。
而周松的眼睛也一直細細的看著仁央的一舉一動。
她的手上有幾分皸裂,那是因為西臧高海拔的緣故,再加上現(xiàn)在是最寒冷的季節(jié),啦薩的溫度在零下十五度左右。
由于這里天寒地凍,空氣又干燥,太陽都是直接打下來的,十分容易造成臉上高原紅還有身上這種皸裂的情況出現(xiàn)。
仁央的手在小碗里面不斷的撥弄,里面是類似于面粉的東西,在牦牛奶的混合下開始融合在一起,形成類似飯團的存在。
很香。
周松吞了吞口水,真的很香。
是那種非常原始的香味,沒有一絲的雜質(zhì)。
奶香和青稞面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淡淡的香甜讓人想要飽腹一番,而且糌粑營養(yǎng)充分,又加上是青稞面,是裹腹的好選擇。
“真香啊!
周松由衷的說道,并且豎起了大拇指,一旁的錢三也是連連點頭,吃慣了內(nèi)地的精致料理,這種高原上的質(zhì)樸食物竟是如此的誘人。
沒有那么多的花哨,只是最原始的味道,有時候卻最是返璞歸真。
偶爾嘗嘗實在是好選擇。
仁央的小臉微笑著,藏族姑娘都是如此,尤其是未出嫁的姑娘,見到外人便會露出一抹羞紅,看起來是如此的嬌俏可愛。
只是那皸裂的手卻象征著她們生活環(huán)境的艱辛,西臧,對于外人來說,是如此圣潔的地方,而對于本地人來說,除了信仰,這里還是她們真正生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