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二老夫人不明所以,問顧景銳:“這是什么話?”
顧景銳轉(zhuǎn)身,走到門口,抬眸靜靜看著外面的天空,最后低聲道:“我們二房一脈畢竟與他們血肉相連,若真到了靖安伯府被抄家的那一天,總不能只守在旁邊,卻選擇袖手旁觀吧?
倒不如搬遠點,樂得清靜!
說到這里,顧景銳轉(zhuǎn)身,又走了到二老夫人的面前,伸手握住了二老夫人的手,彎腰低聲道,“母親請放心,兒子不會讓母親搬離這里太久的!
二老夫人卻臉色凝重的對顧景銳說:“靖安伯府被抄家這種事,可不能亂說的!
顧景銳笑道:“是,兒子以后會注意的。”
這時候,二老夫人跟顧景銳這才意識到是小張氏一直靜默不語。
這可不太符合小張氏平日里的性格。
二老夫人問小張氏:“怎么一直不說話?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小張氏搖搖頭,說道:“沒有,就是被那顧景安的無恥給氣暈了頭了,不過既然有夫君跟母親在,我這心里就有了主心骨,可是夫君,你剛才在大房那里,說咱們要盡快搬離靖安伯府,可是已經(jīng)找到了房子了?”
顧景銳笑著搖頭:“哪有那么快,今日的決定,也是臨時做的,不過為夫之前有一位同僚,前些日子因為家里添了人丁,剛搬進一處新宅子里,老宅子正在往外租,為夫明日就去拜訪一下那位前同僚!
小張氏柔聲道:“辛苦夫君了!
顧景銳與小張氏既是表親,又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情誼自然是比普通的夫妻更親厚許多。
顧景銳笑道:“我是二房長子,做這些事情,是理所應(yīng)當?shù)!?br> 小張氏笑著點點頭,說道:“母親這幾日胃口不好,我去后廚瞧瞧,看能不能單獨為母親做幾樣開胃的小菜。”
顧景銳笑著點頭:“好!
小張氏剛出二老夫人的院子,就朝跟在自己身后的小丫鬟勾了勾手指:“過來。”
小丫鬟連忙湊到小張氏的面前。
小張氏貼到小丫鬟的耳旁,低聲道:“你去大房找一個叫湘兒丫鬟,讓她幫我好好的盯緊了那個玲瓏縣主。”
說完,小張氏從頭上摘下了一個翡翠的簪子,塞進了小丫鬟的手中,催促道:“快去!
小丫鬟拿著簪子走了兩步,又退回來,小聲道:“夫人啊,咱們收買大房的人,萬一被大房的人知道了,又或者,那個湘兒反咬您一口!
小張氏絞著帕子輕笑,說道:“放心,那湘兒原是咱們二房崔嬤嬤的孫女,后來才被撥到大房那邊伺候的。說到底,她是咱們二房的人!
小丫鬟這才放心的走了。
小張氏看著丫鬟離開的背影,冷哼一聲,自言自語道:“我倒要看看,這個楚玲瓏到底在搞什么!
顧景銳第二天就去拜訪了同僚,此時暫時按下不表。
且說老皇帝坐在龍椅上,卻也聽說了靖安伯府分家的事情。
此時太監(jiān)張德貴一邊研著墨,一邊聽吏部尚書張平站在殿下中氣十足的說著靖安伯府這完全有悖常理的分家模式,一邊說著顧景安身為大啟官員,卻如此的貪得無厭,恨不得逼死自己的堂兄弟。
說到最后,張平情緒激動道:“陛下,顧景銳昨日才被罷官,今日顧大人就分家,這不是仗著自己當官的身份壓制顧景銳這一介布衣嗎?
若咱們大啟朝所有的官員都像顧大人這邊,以身份壓人,以權(quán)勢壓人,那咱們大啟朝都不需要蠻軍攻進來,必從內(nèi)部先腐爛!”
老皇帝擺擺手,說道:“好了,你一個吏部尚書,又不是禮部尚書,官員家的家是,你也要來管一管?”
見張平還要再說什么,老皇帝又擺了擺手,說道:“行了,這事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張平不好再多說什么,只得行禮退下。
張平一退下,老皇帝就嘆了口氣,問張德貴:“常福,此事,你怎么看?”
張德貴笑地謙卑:“陛下,常福只是個閹人,哪里會知道這些事情啊!
老皇帝搖搖頭,說道:“難不成,閹人就不是人了?只要是人,就沒有不說人的,也沒有不被人說的,就是朕,平日里不也要被自己的子民說嗎?”
張德貴連忙道:“奴謝陛下抬愛,這靖安伯府的顧大人此事做的確實不地道。
哪怕是分家,斷然沒有把人家趕出去的道理啊,大不了筑一堵墻嘛,那這靖安伯府,也不是他顧大人一個人的是吧?
不過呢,這都是我們鄉(xiāng)下人分家的道理,興許到了這京城的大戶人家,就不是這樣的了!
老皇帝冷冷道:“只要是人,到了那里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