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胡縣令很是沮喪,南風便給他出了個主意,駒縣是不能鑿石伐木的,但駒縣和盂縣挨著,盂縣可以派人越界砍伐,胡縣令只需視而不見就能分利五成。
胡縣令一聽立刻喜笑顏開,自懷中拿出一個小木匣,打開之后遞給南風,里面裝的是一株成形的西山老參,看那大小品相,便是沒有千年也有八百年。
南風笑納,又多與糧米一百石,也不怪胡縣令不見兔子不撒鷹,這老參價值不菲,若是不得收獲,也的確不舍得送人。
按照官場慣例,中午是要宴請胡縣令的,但他眼下有要事要處理,便實話實說,告訴胡縣令青槐鄉(xiāng)發(fā)生了怪事,要前去處理,中午怕是不能設宴接待了。
胡縣令大老遠的趕來又不是為了蹭頓午飯,聞言急忙起身告辭,臨走之時還不忘請南風和胖子去駒縣做客。
送走胡縣令,南風將人參送給胖子,人參補氣效果最好,在眾多補氣藥草里還算不那么難吃的。
胖子詢問來處,南風如實告知。
“你越搞越大,早晚是要出事的。”胖子不無擔憂,二人眼下修行的條件和環(huán)境非常優(yōu)越,若是出了事,丟了官,便要顛沛流離,忍饑受凍了。
“若不應他,你就不怕他奏本參你?”南風反問。
胖子想了想,感覺南風說的有道理,也就不吭聲了。
隨后南風又將青槐鄉(xiāng)一事簡略告訴了胖子,胖子嚷著要去看熱鬧,南風不同意,這事兒太危險了,不能讓胖子摻和。
但胖子不同意,非要去,南風也只能帶上他。
午時,一行人動身上路,胖子是縣官,近處坐轎,遠行坐車。除了胖子的馬車,還有一輛不帶蓬兒的,上面坐著一個和尚和一個道士。
和尚年紀不大,穿了一身破袈裟,三十出頭,法號悟真。道士是個老道,七十多了,穿的也挺寒酸,肺好像不好,一直咳嗽。
縣尉騎馬,南風雖然也會騎馬卻也只是粗通,不是很有技巧,騎的久了顛的胯疼,便跑到后面的那輛馬車上與道士和尚同坐。
二人都帶了行頭,見南風上車,便將各自行頭挪了挪,給他騰了位置。
南風問了二人來處,便向二人告罪,言之主政在此,一直忙于政事,疏了對出家人的照顧,言罷,又吩咐張忠,回去之后給二人所在寺院道觀各送十石糧米,布匹三卷。
張忠應了,其實他并不分管這些,之所以應了是因為他知道南風此舉是故意說給那二人聽的。
南風也的確是這種想法,俗話說強將不差餓兵,不給人家好處,人家怎會盡心辦事。
這大冷的天,二人被拖出來辦公差,本來都是一肚子怨氣,聽南風這般說,滿腹牢騷頓時變成了滿心歡喜,出家人也是人,是人就有喜怒哀樂,能徹底免俗也就不叫人了。
攀談過后,南風知道這悟真和尚擅長攝招度亡,說白了就是比較精通抓鬼。而那老道竟然不是玉清道人,而是授箓太清,屬于太清遠枝,此人擅長窺真見本,驅邪降妖。
三清各宗的勢力分布也并不是完全遵循國界,只是在大概的某片區(qū)域,以盂縣為例,此時屬于西魏疆土,但此前并不屬于西魏,而在西魏等國確定邊界之前,三清各宗就已經存在了,故此,在西魏疆土出現太清門派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