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無為,不失見解!毕壬c頭過后再看他人。
掌教弟子姜西聯(lián)答曰!皠又郧,曉之以理,若不改過,避而遠(yuǎn)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可度化,只得獨善!毕壬c頭過后再看南風(fēng)。
“法師要聽真話,還是要聽假話?”南風(fēng)問道。
老先生聞言無奈搖頭,“自然是真話!
“既施之以辱,便自認(rèn)可欺,不為則難改其過,遠(yuǎn)避亦難消其惡,當(dāng)施以武力兵戈,令其因怯生悔,自醒其身,若改過,則化敵為友,若不改,則殺之除惡!蹦巷L(fēng)答道,學(xué)習(xí)還是有用處的,至少說話能文雅一些,盡管他并不喜歡這種說話方式,但不能和不用是兩碼事。
南風(fēng)早就知道自己說真話,先生肯定不喜,眼見先生眉頭大皺,頓時心生悔意,直接來一句“天有承負(fù),任其自受其過”就不會又受批評了。
先生皺眉搖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看似不善,實為無為大善,修行中人當(dāng)順天應(yīng)人,動輒施以兵戈,有失……”
“福生無量天尊。”門外傳來了一聲天尊道號。
眾人聞聲轉(zhuǎn)身,只見天啟子站在門口。
“無量天尊,參見真人!卑ㄏ壬趦(nèi)的所有人都起身施禮。
“諸位請坐,”天啟子壓了壓手,轉(zhuǎn)而沖南風(fēng)勾了勾手掌,“南風(fēng),你且出來!
南風(fēng)沒想到天啟子會在這種場合來找他,愣神過后,自前排向天啟子走來。
待南風(fēng)站定,天啟子拍了拍南風(fēng)的肩膀,“你先前所言貧道聽的清楚,貧道認(rèn)為你所言不差,正所謂大道無形,既無常形,何以循之?無為不為錯,避之亦不為錯,此二者得謙仁君子之風(fēng),然,施之兵戈,懾以威嚴(yán),亦不為錯,走的是那殺伐果斷的王者之路,此等見解,甚得吾心,走走走,與我出去走走!
天啟子雖然聲音不高,但眾人都聽到了,這番言語若是出自他人之口,老先生一定會出言糾正,但天啟子是何人,是紫氣加身的洞淵真人,除了兩位玄字輩前輩,天啟子的道法修為在太清山首屈一指,加之他脾氣暴烈,便是掌教也怕他三分,他的言語,誰敢辯駁。
南風(fēng)知道天啟子是故意給他尋找顏面,萬分感激,“謝師伯解圍!
天啟子心情不錯,微笑低語,“你若說的不對,哪個會與你解圍,你這脾性甚得吾心,只是不知他溫儒一生,怎會收下你這與我一般桀驁不恭的弟子!
南風(fēng)心頭沉重,沒有接話,天啟子口中的他指的自然是天元子,但在與天元子相處的那段時間,天元子表現(xiàn)出的并不是溫儒,反倒多有孤寂和落魄。
天啟子帶著南風(fēng)走向西側(cè)大路,行走的同時問的多是日,嵤潞蛯(jīng)文的理解,天啟子雖然地位尊崇,卻沒有架子,說話也隨意,對于天道的理解也與先生闡述的不同,經(jīng)文本身沒有錯,但不同的人觀察角度不同,理解深度不同,對同一部經(jīng)文就會有不同的理解,道家是崇尚清靜無為,也崇尚大道自然,但這并不表明什么都不做就是對的,既然什么都不做,那還要道人干什么。
道人的存在就是窺察天道代天巡狩,三界各有歸屬,上界仙人和下界陰官是不能隨意插手人間事物的,人間一些有違天道的事情只能由道人代勞。
代天巡狩的同時,也并不能一味的以慈悲感化,還需輔以武力威懾。有些惡人冥頑不靈,教化不了,也感化不得,只有懲戒才可能有效,如果懲戒無效,殺掉就是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