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道,本就生于天地之間,用以維持天地之秩序。
天地,則是世間萬靈的天地,萬靈強(qiáng)大,則天道顯其威,地道顯其厚。
當(dāng)有朝一日,這天地與神明毫無瓜葛時(shí),等待他們的,必然是天地大道的排斥與無盡的反噬!
而這一日,終于來了。
牧龍知曉,上古時(shí)代,有人誅滅神明,是憑借強(qiáng)大的力量,去影響天地大道,去誅滅諸神。
但易教與仙道,如今還不曾有那等力量,即便是有,也不會(huì)去以仙道之力,干預(yù)天地之道,否則,與神道又有何不同。
仙道,仙道,所修,乃是自我之道。
只要天下蒼生皆明自身,皆修自我,不再做誰的奴仆,這便成了。
一人之力再?gòu)?qiáng),終究有限,抗衡諸神,牧龍與易教的選擇,是合蒼生之力,凝蒼生之愿!
便如那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易教所求,乃水上無舟,故而,如今水覆了頭頂?shù)闹邸?br>
神道信仰徹底崩塌時(shí),天地間,便有雷霆不斷響徹,似是天地之怒一般。
被神明掌控許多歲月,天地雖無性,此刻卻有怒!
于是,天地的反噬,徹底開始了,而神明已然失去掌控天地大道的能力!
每一道雷霆響徹蒼穹,便代表著一尊神明,被天地大道所反噬,排斥,打落神壇!
這諸神,原本是上一代天子為鎮(zhèn)神道氣運(yùn),壯大乾坤之威,抵御邪族,不得已而代天封神。
原本,封神只是以天命賦予其調(diào)動(dòng)天地大道的權(quán)力,但世間沒有永恒的天子,天子逝去之后,諸神便無人管束,便會(huì)反客為主,將自身融入天地大道之中,凌駕與蒼生。
天地間,大道有三千,故而,神道的神明,亦有三千之?dāng)?shù),超過此處,天地大道便無法承受。
天地震怒的這一刻,牧龍亦怒,他等待的這一日,終于來了。
隨后,他以大道之音,吼徹天地。
“神道覆滅,偽神亦跌落神壇,萬古恩怨,皆在今日清算!”
“易教強(qiáng)者何在,隨我誅神!”
與天地大道融合時(shí),諸神自可無敵,自可不死不滅,但如今,跌落神壇之后,他們與上古圣賢,又有何等不同?無非是道行深厚些。
如今的神明,便是形同喪家之犬!
牧龍率群仙出征,巡狩世間,甚至連狩天弓也懶得動(dòng)用。
只因跌落神壇的神,已然不再是神明,也不再不死不滅,易教仙人,皆可誅之!
以牧龍之手段,誅之,更是易如反掌。
“善惡若無報(bào),乾坤必有私!”
“從前是你們這群蛀蟲掌控天地大道,乾坤自然有私,而今,汝等皆跌落世間,善惡終將有報(bào)!”
“虧欠蒼生的,終須償還!”
這一日,牧龍率易教群仙,誅盡三千神明,以諸神之尸,填平一處孽海,上立一碑,名曰“滅神碑”。
那碑文之中,記載滅神緣由,諸神之罪孽,流傳后世,警醒世人。
孽海平,滅神碑立,便代表著諸神的徹底隕落,神道,也將徹底淪為歷史!
那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神明,視蒼生為芻狗,號(hào)稱不死不滅的蛀蟲,終于被牧龍合天下蒼生之力,誅滅了。
滅神碑前,牧龍?zhí)ь^,望著那九天蒼穹,嘴角流露絲絲微笑。
那蒼穹,似乎散去萬古的陰云,這乾坤,似也掃盡無邊的塵霾。
這才是真正的朗朗乾坤,多少蒼生,自出生以來,頭一次見到,牧龍亦是如此。
“神明的時(shí)代結(jié)束了,神道已葬入歷史的塵埃,這世間,該迎來一個(gè)新的時(shí)代了。”牧龍呢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