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同一時刻,遠在千里之外的雁門關,童家的當家人——童震州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件。
當他瞥見信封上那個無比熟悉的暗號時,心中猛地一驚,瞳孔瞬間收縮,緊接著迅速將其拆開。
可是,僅僅是讀完信中的內容之后,他的臉色立刻變得復雜難測起來。
這樣奇怪的神情一直伴隨著童震州回到家中,他微微收斂了臉上的情緒,盡量收拾平靜,這才踏入家門。
剛踏進家門,早已等候多時的妻子莫瑤便迎上前去,關切地問道:“州哥,發(fā)生啥事啦?”
要知道,他們倆自幼相識,可謂是青梅竹馬,攜手走過了大半生的風風雨雨。
因此,只需一個眼神,莫瑤便能洞察出夫君內心的想法。
此時此刻,盡管童震州極力想要隱瞞某些事情,但敏銳的莫瑤還是第一時間覺察到了他的異樣之處。
原本,這件事童震州并不打算讓自己的老伴知曉……
他實在不愿讓年邁的妻子因這件尚未得到證實之事而憂心忡忡,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盡管自己已經萬般小心謹慎,卻依舊沒能逃過妻子敏銳的洞察力,她迅速察覺到了一絲異樣。
其實,以他的智慧和口才,完全能夠想出一些巧妙的說辭來搪塞過去,然而他并未選擇這么做。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童震州最終還是決定向妻子坦白實情,將鄭昆淮來信一事和盤托出。
“什么?”莫瑤聽聞此言,不禁失聲驚叫起來,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產生了錯覺。
小六那孩子竟然安然無恙!
“嗯,據小六在信中所言,他是在江州那邊的山上被一對兄妹所救。”
“那封信呢?”莫瑤心急如焚地追問著,仿佛那封信就是她心中最后的救命稻草。
面對妻子急切的目光,童震州面露難色,撓了撓頭說道:“信……我忘記帶回了,留在了軍中。明日我再取來給你看吧!
聽到這話,莫瑤頓時柳眉倒豎,嗔怒地瞪著他,大聲嚷道:“不行!州哥,你別想再糊弄我!我現在就要看到那封信!”
莫瑤之所以如此焦急,皆因小六這孩子當初為了追查軍中的一名奸細,竟敢孤身一人悄悄追到江南一帶,而后便杳無音信。
他們夫妻倆曾一度認為小六遭遇不測。
但,畢竟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童家眾人始終不肯接受這個事實,不停地派人前往江南尋人,只可惜那里并非自家的勢力范圍,尋找起來困難重重,處處受到限制。
夫婦二人曾經一度陷入絕望之中,以為小六必定難逃厄運。
誰能想到峰回路轉,竟有如此驚喜......
童震州無奈之下只好派人立刻前去取來,但沒想到莫瑤竟然直接加以阻攔:“不行!我要和你一同前往取回。”
她始終覺得夫君方才的態(tài)度頗為怪異。
若只是小六的來信,夫君不應該是這樣的態(tài)度吧?
童震州眉頭緊皺,心中暗嘆看來難以蒙混過關了。
思索片刻后,他決定先給妻子打一針預防針。
于是咬緊牙關,索性將這件事一并道出:“小六是在江州那一帶被一對兄妹所救,隨后被帶回到鄉(xiāng)下去養(yǎng)傷。
在那兒,他還碰到了一樁離奇之事!
莫瑤明顯對所謂的離奇之事并不太感興趣,只是淡淡地應了一聲,滿心只想盡快拿到鄭昆淮的書信,以確切證實對方是否真的脫離危險了。
然而,童震州接下來拋出的重磅消息卻讓她猝不及防。
“小六說他的救命恩人當中有一人,與你年輕時候的模樣竟有七八分相似呢!”莫瑤冷不丁聽到這番話,整個人幾乎都呆住了,“你說什么?”
童震州閉上雙眼,果斷說道:“小六說他的其中一位救命恩人容貌酷似于你,準確來說,是與年輕時期的你極為相像。
當他見到那人之時,同樣感到十分驚訝。
不過嘛,好在我也算閱歷頗豐,深知這世間之大,無奇不有吶!”
長相相似這件事情本身并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之處,但此時此刻的莫瑤卻愈發(fā)想要親眼目睹一下鄭昆淮所書寫的信件。
畢竟,相較于自家那位心思寬廣的夫君,莫瑤對于與自己容貌酷似之人充滿了好奇之情。
邊關的生活實在太過單調乏味,而小六恰好能夠給她帶來一些新穎有趣的訊息。
這個孩子著實不錯!
然而,令她更為好奇的卻是小六究竟如何成功脫離險境。
長久以來,他們一直在苦苦追尋奸細的下落,卻始終毫無頭緒、音信全無。
莫瑤甚至開始擔憂,如果小六遭遇不測,自己恐怕難以向其家人交代。
要知道,鄭家老祖宗可還指著這個獨苗苗呢。
當時他要入軍營,她可是一直不同意的。
也是這小子自己能耐,在軍中做出了一番成就,狠狠打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的臉,就是這親事是老大難,至今仍然孑然一身,是他們家老祖宗的一塊心病。
就在江州的顧府按部就班地正常運作之際,院試的日期也在不知不覺間臨近了。
最近這段時間,江州城內異常熱鬧,無論是客棧還是腳店,皆是人頭攢動、賓客盈門。
顧卿芝常常從小桃和秦大娘那里聽聞近日城中人數眾多的情況。
秦大娘更是頻繁叮囑徐朝外出時務必小心謹慎,因為近來已經發(fā)生了多起馬車撞擊行人的事故。
這一系列事件使得顧卿芝對于即將到來的院試既感到緊張不安,同時又滿懷期待。
然而,這件事情卻給一直在為府上店鋪如何妥善安排而憂心忡忡的楊先生帶來了一絲轉機。
經過深思熟慮后,他敏銳地洞察到其中潛藏的巨大商機,并在征得顧卿芝與顧衍同意后,當機立斷做出決策——重新開啟位于江城大道的那間鋪子,恢復其往昔所從事的老本行:客店生意。
畢竟眼下正值眾多莘莘學子趕赴江州參加科舉考試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