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再度回到極樂坊。
回來的路上,武琦琦就像是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一路上低著頭一言不發(fā)。
楚霄緊握著武琦琦的手,不肯松開。
見對方如此消沉,楚霄笑著打趣道:“怎么突然不說話了?是不是剛剛吃的太多了?”
“我就是覺得自己給你添麻煩了,不好意思說話!”
聽到武琦琦的低聲涅普,楚霄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更加明顯。
他對武琦琦柔聲說道:“不過是一只錢袋子而已,就算丟了又能如何?更何況那錢袋子只是落在了極樂坊,咱們回去取了便是!”
“可是那只戒指,應(yīng)該是你們皇室的信物吧?”
原來武琦琦耿耿于懷的并不是丟失的錢袋子,而是楚霄用于抵押的那枚戒指。
武琦琦說的沒錯,那枚戒指不僅僅是皇室的信物,同時也是原主的母親留給他的一件信物。
那枚戒指似乎是唯一一件能夠證明楚平安對原主的母親懷有感情的證明。
當(dāng)年原主的母親在冷宮中誕下一子,楚平安十分罕見的前往冷宮,召見了這個可憐的女人。
他并沒有給女人任何的賞賜,甚至連一句關(guān)切的話都沒說。
他只是在臨行時將自己手上佩戴的戒指取了下來,看似是賞賜給女人,實則不過是給那個剛剛出生的嬰孩而已。
女人將這枚戒指當(dāng)做了楚平安對自己的垂青。
她一直悉心呵護(hù)珍藏著這枚戒指,并在自己臨去世前將這枚戒指留給了楚霄,希望這枚戒指能夠喚醒楚平安心中缺失的父愛,能夠為自己的孩子換取一份衣食無憂的生活。
只可惜最終的結(jié)局差強人意。
女人在冷宮中生活了十八年,撫養(yǎng)原主到十八歲。
原主進(jìn)入軍營,在邊關(guān)建功立業(yè)。
女人母憑子貴終于得到了當(dāng)初那些下人們的尊敬,也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婢女服侍。
只可惜那時女人的身體早已經(jīng)被熬的油盡燈枯。
即便有生活的滋養(yǎng),她也已經(jīng)時日無多。
她將這枚戒指留給了兒子。
而原主也一直將其帶在身邊。
他雖然痛恨自己的父親,但對于母親卻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他知道當(dāng)初在冷宮里,如果沒有母親的哺育,他恐怕活不到十八歲。
也正是因為這枚戒指的牽絆,哪怕他受盡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也一樣為楚平安東擋西殺,創(chuàng)下了累累功勛,并為楚國打下了未來幾十年的太平。
直至后來原主死在了被送往周國擔(dān)任質(zhì)子的路上,而楚霄,好巧不巧的占據(jù)了他的身體,代替他重活一世。
這枚戒指在原主的心中或許有著極為厚重的分量。
可是在楚霄看來,這不過是楚平安用于PUA原主母子的手段而已。
什么狗屁皇室信物,他壓根就不放在眼里。
哪怕是那個與他有著血緣關(guān)系的所謂皇室,在他眼里也不過是狗屎一般。
那個骯臟齷齪,藏污納垢的地方本就不應(yīng)該存在于世。
至于那枚戒指,如果真能抵得上一頓飯錢,那也算是物有所值,總不至于留在身邊礙自己的眼!
面對武琦琦的自責(zé)和慚愧,楚霄輕輕摸了摸她的腦袋:“那枚戒指對我來說無關(guān)緊要。也不至于讓你為此悶悶不樂,只要你開心,就算只用那戒指換一頓飯,我也心甘情愿……”
說話之間,兩人已經(jīng)來到了極樂坊的門前。
之前還賓朋滿座的極樂坊內(nèi),如今便只剩趙龍廣一人。
趙龍廣獨坐案前,手撫琴弦,眼見著門前出現(xiàn)兩道身影,他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楚太傅,三公主,你們終于來了!”
見對方竟然知道自己的身份,楚霄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閣下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知道我們的身份!”
“在下趙龍廣,九江府府君!”
楚霄雖然知道周國有九江府君這個獨特的官銜,可卻沒想到這位九江府君竟然如此狂妄。
趙龍廣的官職如果按照朝中官銜計算的話,最多只在四品之列。
就算武琦琦不在這里,僅憑他這個太傅的頭銜,也足以壓得對方起身行禮,而不該像現(xiàn)在這樣毫無禮數(shù)的坐在自己面前。
楚霄并不是爭強好勝之人,也從未想過憑借自己的官銜壓對方一頭。
只是眼見著對方對武琦琦不敬。
楚霄心中還是難免生出了幾分不滿:“府君大人的排場未免太大了些吧,見了當(dāng)朝公主竟不起身行禮?”
趙龍廣聞聽此言并不動怒,他只是抬頭撇了楚霄一眼,隨即笑著對其說道:“楚太傅想來還不了解我九江府的情況,三公主,要不勞煩您為他開解釋一下?”
“楚霄,當(dāng)初江州割裂,九江府應(yīng)運而生,那時九江府軍心潰散,民心難聚,已經(jīng)儼然成為了一座廢城,就連朝中官員也沒人想來此處任職!
“時任文宗皇帝為了重振九江府,同時也想給朝廷分擔(dān)一定的壓力,于是便冊立了九江府君這個官職,九江府君雖聽朝廷調(diào)遣,但卻不尊朝廷法度,不僅掌握著此地軍民人等的生殺大權(quán),同時還有見君不拜,進(jìn)京不朝的資格,趙府君不需對我行禮,這也是文宗皇帝當(dāng)年的旨意!”
楚霄原以為這個所謂的九江府君最多也就是刺史一級的官職。
還并未將趙龍廣放在眼里。
可如今聽了武琦琦的這番解釋,他這才意識到面前的趙龍廣在九江府擁有多大的權(quán)威。
掌握著軍民人等的生殺大權(quán),這就相當(dāng)于是九江府的皇帝。
聽調(diào)不聽宣的這個資格,他更只是在神話里聽說過。
而即便是神話里有資格聽調(diào)不聽宣的那位,那也是曾和孫悟空斗得天昏地暗,肉身成圣的灌江口二郎顯圣真君!
他打量著面前的趙龍廣。
卻始終未見對方生有三只眼。
此時他終于明白武瞾為何會同意將他調(diào)遣到九江府了。
大周文皇帝當(dāng)初之所以會給九江府君這么大的權(quán)利,那是因為九江府百廢俱興,而且還是對抗大楚的第一道防線。
若是不給九江府君足夠大的自治權(quán),恐怕如今整個江州都將落入到楚國的手中!
文皇帝當(dāng)年的這番決議,想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