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餓!
她剛到大理寺,殷朗見她一大早累的,便要給她端點心,但她不餓,也是沒心思吃什么點心,于是作罷,這會兒重提,大概是怕她想案情想得魔怔了。
見殷朗聽她說不餓,還不怎么信的模樣,朱懷古笑道:
“是真不餓,謝謝你了,殷朗,不過確實有點兒渴。”
將茶湯一灌而下,遞到殷朗執(zhí)壺的跟前,她笑得很甜:
“有勞!
殷朗也是笑:“客氣了。”
池千望陰惻惻地看著兩人你眉來我眼去的說了一大堆什么茶啊點心的暖話,攥起的拳頭默默地伸展開,曲指敲了敲案桌桌面,心中沸騰,面上半點兒不顯,只淡淡道:
“我倒是餓了!
殷朗會意:“那我去端點心過來!
朱懷古是侍從,理應(yīng)她去,起身道:
“還是我去吧!”
池千望聽到只一眼,沒看誰,只斜了殷朗一眼,像是無意間輕輕掃過一般,便又回到案桌上的案宗上面。
朱懷古側(cè)著身對著池千望,沒看到池千望這快而另有含意的一眼,殷朗卻是注意到了:
“行了,我去,對案情,我不若你與少爺了解,你們繼續(xù)說案子,我去去就來!
走出公事房后,殷朗邊往茶點房走,邊覺得奇怪,他早先也問過自家少爺要不要用點心,他家少爺說不餓的,怎么這會兒沒過一會兒就餓了?
殷朗走后,朱懷古繼續(xù)說案子:
“要弄清楚那五樣?xùn)|西到底事關(guān)誰的,還得從東西本身下手,還有一點,八起死亡發(fā)生的地點也是耐人尋味,應(yīng)是易學(xué)!
死者一趙江死于外城東面,死者二錢念尋死于外城南面,死者三秋樂死于外城西面,死者四厚雨青死于外城北面,死者五顧碧珍死于外城東南面,死者六席林死于外城東北面,死者七邰南香死于外城西南面,死者八童柏死于外城西北面。
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共八方,不是那種湊巧或偏或臨近的八面,而是正正半點兒不偏的正方向。
東面就是正東方,南面就是正南方,如此類推,八方皆是正方向。
池千望從剛看到案宗上記錄的這一點便注意到了,他對易學(xué)八卦也有些了解:
“八方位西北、西、南、東、東南、北、東北、西南,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即天、澤、火、雷、風(fēng)、水、山、地等八種物質(zhì),根據(jù)他們的陰陽結(jié)構(gòu)又分別代表著家中成員的父親、少女、次女、長子、長女、次子、少男、母親等,此稱為父母與六子。”
被池千望這么一說開,前世本就對易學(xué)感興趣,并熟讀于心的朱懷古已然定論道:
“以現(xiàn)今所掌握到的線索來看,八起死亡案便是以八卦展開的八方位兇殺!”
以池千望列出的八方位、八卦象、八物質(zhì)、八結(jié)構(gòu)代表,皆是一一對應(yīng)得上的。
如趙江之死,他死于東面,排在池千望所列出來的八方位第四,卦象第四震,物質(zhì)第四雷,結(jié)構(gòu)代表第四長子。
又如錢念尋之死,她死于南面,排在池千望所列出來的八方位第三,卦象第三離,物質(zhì)第三火,結(jié)構(gòu)代表第三次女。
再如秋樂之死,她死于西面,排在池千望所列出來的八方位第二,卦象第二兌,物質(zhì)第二澤,結(jié)構(gòu)代表第二少女,也就是未婚的小姑娘。
什么卦象物質(zhì)的,她雖知易學(xué),卻不甚解易學(xué),自也難理解得透徹,但方位與結(jié)構(gòu)代表完全對得上,趙江確實死于外城東面,又確實是家中長子,錢念尋確實死于外城南面,又確實是家中次女,秋樂確實是死于外城西面,又確實是家中獨女,死時未出嫁,仍是少女。
一次是巧合,兩次是巧合,三次再說巧合,誰信?
會往易學(xué)方向想,朱懷古也不是隨便臆想出來的,池千望同樣不是。
且不說八方位正巧是對應(yīng)八卦,還有八名死者在家中的排行正巧對應(yīng)八卦陰陽結(jié)構(gòu)代表的八位成員,就說最后第八名死者童柏的媳婦收到的那本《周易》,就明顯召示著易學(xué)。
無極生有極,有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周易》一書便是以萬事萬物為觀察與研究的對象,用陰陽兩要素描繪陽陽變化,其中又有對立統(tǒng)一、陰陽互根、陽逆陰順、此消彼長、物極必反等規(guī)律,分“無我”與“有我”兩重境界。
池千望道:“‘無我’講究道法自然,其表現(xiàn)主要為善惡終有報、惡人自有惡人治、敬天認(rèn)命、逆來順受、船到橋頭自然直、為無為則無不為等!
朱懷古順下道:“‘有我’則講究人道合一,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勇于探索、自強不息等,境界理想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剛端了茶點進公事房的殷朗,便聽到兩人這一番有我無我的境界之論,他不看易學(xué),自是不懂,聽著兩人這番言論,淺顯地能懂,什么境不境界地不懂,但有一點他聽明白了。
朱懷古說不餓,殷朗便直接將茶點往案桌上擱,擱到池千望跟前說了句少爺享用,便接起兩人方將的言論:
“少爺與懷古的意思是,兇手這般費心思以八方位殺人,本身是個熟習(xí)易學(xué)的?”
池千望不論是也不論否:“本朝并無易學(xué)大家,前朝倒是有一位,卻早已作古,聽說倒是有收弟子,但這弟子有多少,如今又在何方,卻是鮮為人知曉!
殷朗不知池千望所指前朝的誰,他雖也是前朝遺孤,卻不似朱懷古對易學(xué)那般感興趣,自然在這方面也就無關(guān)注,既無關(guān)注也就不知道了。
朱懷古本不欲多言,因她雖知道一些,卻無法作準(zhǔn),但池千望瞥過來看著她瞧,她便知無論作不作得準(zhǔn),她都得說一說:
“少爺說的是前朝古巨子吧?”
池千望點頭。
殷朗本見池千望盯著朱懷古瞧就詫異,如今聽得朱懷古果然曉得,他疑道:
“懷古年紀(jì)輕輕,怎知前朝易學(xué)大家?”
池千望道:“連‘有我’境界都說得頭頭是道,便是不甚解深意,熟記于心也是有的,我說得對不對,小古?”
朱懷古笑:“少爺說得是,我這不是愛看閑書么,什么書都看,這易學(xué)便是其中一種,本朝無易學(xué)大家,我便難免關(guān)注起前朝唯一的易學(xué)大家來,故方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