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機構調(diào)整(下)
看著下面員工的表現(xiàn),王星海拍了下桌子,站起來高聲說道:
“你們有什么不好意思,憑你們現(xiàn)在的水平,同期畢業(yè)的同學早被你們丟腦后了,這只能說我們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現(xiàn)在你們的記憶力這么強,遲早會推陳出新!
這時大家也都回來味來,重拾信心,想想現(xiàn)他們的現(xiàn)在身體素質(zhì),記憶力,心理一陣激動。
因為長期沒有跟外面人打交道,忘了自己優(yōu)勢,公司技術人員個個都這樣,自己平常不覺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罷了。
“2級和3級的科學家就需要在目前出現(xiàn)的科學理論,有開創(chuàng)性的發(fā)現(xiàn),研究出新的細支理論,這樣的細支理論評定出重要性高低,從而給科學家評級!
“像哥白尼這樣的能夠在地心說的理論的基礎上,通過自己觀察推論,提出了日心說,這就是在原有理論提出新的理論分枝,他就可以算是3級科學家!
“4-6級的科學家能提出全新的理論,并且給出相關的論證,像阿基米德這樣,他獨立研究出了靜力學原理與流體靜力學原理,這就是全新理論,極大的推進了科技的發(fā)展。”
“而像牛頓,愛因斯坦,他們提出的基礎理論真正是具有劃時代意義,這些理論可以說是法則,他們是幾千年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用這些等級己線無法劃分,可以說他們發(fā)現(xiàn)的宇宙的奧秘,是人類文明的象征。”
“對于評級的機構,我們會選一部分人組建一個評級機構,只要有人申請,必需通過這個機構評定,從而保證公平,公正,公開,這些評定全部是隨機抽相對應專業(yè)知識考試及答辯,并且還有考查實驗動手能力!
這時林衛(wèi)國問道:“這種評定是隨時可以進行,還是有規(guī)定的時間,申請評定的條件是什么。”
“為了鼓勱大家極積學習,安排半年時間評定一次,畢竟技術進步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至于條件,那就是沒有條件,只要你認自己能力到了就可以申請評定!
“公司會安排相關技術人員不定期的講課,幫助后來的同事提高技術水平,只要是想聽的都可以去聽課,這樣能加快新同事融入團隊中來!
“評定后,不同的級別對應不同的薪酬待遇,并且有相應的資源調(diào)配,比如一級初段的科學家可以每年動用50元以內(nèi)的研發(fā)費用,這包括材料,設備等等!
“當然你也可以跟幾個科學家組成一團隊研發(fā)一些大點的項目,這些項目在研發(fā)前只要提前給出相應的計劃書,經(jīng)過評定機構認可就行了!
“財務那邊只要在你費用許可范圍內(nèi),不需要找人簽字,只要自己簽字就可以拿到錢了,當然采購后相關的單據(jù)要經(jīng)過評定機構審查的!
“這組成團隊是自由組合嗎,有限制沒有?”
“有限制的,是對組成團隊的科學家限制,這團隊里的人員級別有規(guī)定,比如團隊必需要有一級中段或者以上的科學家,光是一級初段的科學家不能組成團隊,這樣的規(guī)定只是提高團隊科研水平,保證研發(fā)成功機率大。”
“當然對具體不同的團隊,能動用的資金額度也不相同,這些細則規(guī)定在后面的將要下發(fā)的資料里面有,這些資料全是公司的內(nèi)部資料,嚴禁外傳,不能帶回家,大家在切記這一點!
“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公司的苦心,萬一這些資料外泄了,不光公司有麻煩,你們個人也有麻煩!
“那研究的方向還是像現(xiàn)在的這樣嗎?按公司提出的目標來研發(fā)!毕旅嬗袉柕馈
“以后大家的研究分兩種,一種是你們自己感興趣的,你們可以私下展開研究,只要是申請通過就行,成果出來了,有新的分配利益方案!
“可能公司暫時不能安排生產(chǎn),但凡能出售的,出售后你們有分紅,如果是不能出售的,公司暫時又不能生產(chǎn)的,公司會補賞大家,以后生產(chǎn)了一樣受益,這點大家不用擔心!
“另一種就是跟以前一樣,公司的下達研究目標,你們組織人員完成,平常以公司研究項目為主,畢竟公司這么多人,得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得研究有市場前景的產(chǎn)品,不然公司沒有收入難以運轉了!
“當然自己做究研就不一定非得要有市場前景的產(chǎn)品,完全看你們自己是如何想的,有些東西可能沒有市場前景,但一樣非常重要。”
介紹完了科研人員等級和相應的薪酬待遇,未來科研的組織形式,他還對公司一千多號科研人類進行一個大的分類,這些科研人員因為專業(yè)不同,自己的技術偏重也不同,組成幾個大的科研分院是有必要的。
具本分為材料學院,當然這里的多是指是生物材料學院,動植物學院,醫(yī)學及化學院,電子及軟件學院。
現(xiàn)在暫時還沒有涉及機械,能源方面,后面馬上要開展,這些學科是下一步的計劃,現(xiàn)在技術人員還沒有招收,此時提出來不大合適。
這些學院個具體科研人員分配上,采用自愿的原則,相信大家對自身的的定位比較清楚,這涉及到以后自己的科研方向不會亂來。
這些參加會議的人員王星海全部初次評定級別,最高的像章宏光,趙瑞維,雍力震,林衛(wèi)國這幾個人勉強算得上一級高段,其他多數(shù)只能是一級初級,個別比較優(yōu)秀的評為一級中段。
至于沒有來參加這個會議的科研人員,他們多數(shù)連一級也沒有達到,只能算是能完全撐握本專業(yè)的一些高深的理論,但不全面,要評上一級還要點時間,這些人多是修行質(zhì)資不是特別強,或者進公司時間太短了,修行才剛開始。
負責評定的人員王星海這次也直接選出來了,挑選出一級中段以上的人員,并且照顧到專業(yè)均衡,一起九個人。
會議還在王星海的提議下新增了幾個董事,就是林衛(wèi)國,趙瑞維,雍力震這三人,他們不斷技術水平高,本身也管理著公司一個工項目。
會議之后,經(jīng)過幾天時間,全公司的技術人員按自愿原則分成了幾個大的研究分院,大家對技術人員的改革還是能接受的,都在極積學習。
特別是那些新來的技術人員,對這個改革比較認同,雖說改革前他們的獎金比較多的話,但也有點名不附實,他們一個個可是學校的高材生,也不想落人后,從來不會認自己比別人差。
現(xiàn)在這樣改,對他們更有吸引力,只要自己后面跟上去了,各方面的收入就會增加,不存在因為自己進公司晚而資歷不夠,這個評定根本就不講資歷,只講技術,他們也沒有好擔心的了。
那些老技術人員也能接受,他們再也不用擔心以自己為主的成果收益被分出大半,可以放心大膽去研發(fā)了。
研究院的改革進行的非常順利,所有的研究人員都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發(fā)展的方向,跟打玩游戲一樣不斷的升級,努力修煉原力法門,學習科學知識,勤奮研究科研項目。
對于目前公司正在生產(chǎn)的項目,王星海決定更進一步下放權力,這些公司將組建獨立的辦公體系。
公司把人事權也下放到這些項目,中低層讓他們自己任命,只要上報公司就行了,只有高層人事權及財務大權撐握在公司手中。
如此調(diào)整,下面的基層員工機會就大了,不怕因為公司高層長期不在公司,自己的努力他們看不見,升職沒有希望,人事權下放,讓他們看到了升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