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一邊支援突厥,盡量讓雙方實力保持平衡。
雖然突厥可汗和莫寒兩個人都非常清楚大夏想讓他們自己打起來不停的消耗。
但是他們都沒有選擇,想要獲勝必須要依靠大夏提供的物資。
而且事情挑明之后,做生意也已經都放在了明面上。
商人不再進入突厥境內,而是在邊界交易。
大夏邊界的駐軍會保護好商隊的安全。
不僅要全力備戰(zhàn)吐蕃,這段時間還在一起探討對付突厥的事情。
突厥看似已經非常的衰敗,但是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對付。
因為突厥是全民皆兵,成年男子都非常的兇悍。
從小就開始學習騎馬捕獵,驍勇善戰(zhàn)。
只不過他們的資源實在太少了,根本無法打造充足的鎧甲和武器。
當然為了能夠更好的統(tǒng)治,就算是突厥可汗也不愿意讓所有的人都擁有鎧甲。
畢竟只要有了鎧甲,同等實力一打五都沒問題。
要是有幾十號身穿鎧甲的人聯(lián)合在一起,絕對可以推平幾百人的小部落。
突厥可汗就是在年輕的時候趁著突厥混亂,帶著幾百人起兵,從而統(tǒng)一了整個突厥。
當時使用的鎧甲和武器就是全部落所有的財富。
倘若大夏直接出兵前去滅了突厥,一旦激起突厥的民憤就有可能會步入全民皆兵的處境。
碰到突厥人都有可能受到襲擊。
要么就是把突厥百姓全部都屠殺光。
這兩種辦法都不太現(xiàn)實,把突厥百姓全部滅族,殺戮太重。
而且還有可能會引起周圍敵國的擔憂,讓他們聯(lián)合起來對抗大夏。
所以對付突厥只能盡量讓他們不停的混戰(zhàn)。
等到突厥百姓徹底的厭倦了,渴望能夠改變現(xiàn)狀的時候。
大夏再出兵,就不會引起百姓太大的反抗。
先打一棒子回頭再給顆甜棗。
讓突厥百姓知道跟著大夏反而可以過得更好。
他們就會安穩(wěn)的生活。
等到大夏正式統(tǒng)治整個突厥的時候,還可以讓大批的百姓內遷。
讓他們以放養(yǎng)變成圈養(yǎng)。
不用天天騎馬在野外對付狼群,性格就會變得溫順許多,不至于這么兇悍好戰(zhàn)。
過上幾十年慢慢的同化,就會讓這些人有了歸屬感。
自然不會想著造反。
而草原上可以成為天然的牧場,每年可以在夏天時節(jié)放牧,冬天收割牧草。
成為大夏的糧倉。
還可以給突厥規(guī)劃牧場,讓他們只在自己的牧場里放牧,不用一直游蕩下去。
總而言之,想要徹底打敗突厥并且將他們收服。
一定要徐徐圖之。
用武力雖然可以將他們打敗,但是大夏卻無法派這么多的軍隊一直在特別駐守。
時間久了依然還會出現(xiàn)反叛的事情。
另外對付吐蕃也是差不多同樣的做法。
吐蕃的情況跟突厥有所不同,雖然也有大片的草原,但是他們的土地更加荒涼。
而且還有一些田地都是高原山地,高低不平又缺少水資源。
最好的地方全部都被吐蕃有權有勢的人圈住。
普通百姓依然過得非常困苦。
林海打算徹底消滅吐蕃所有的權貴,把他們的田地全部都分給吐蕃的百姓。
因為普通百姓能夠過上好的生活就已經非常知足。
反而那些權貴有了大量的錢財和土地依然還想獲得更多。
百姓受災的時候又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錢財和糧食賑災。
所以他們的目光一直都看向大夏。
召集百姓組成軍隊,去搶奪大夏的錢財和糧食。
然后用這些錢來救濟百姓。
時間久了,這才導致所有的百姓都有了一個共同的認知。
那就是只有當兵去搶奪大夏,他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林海就給他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
把權貴的錢財搶走,把土地全部分給當?shù)氐陌傩铡?br>讓百姓耕種就可以過上好生活。
另外好的田地都會挨著水源,比較聚集。
可以派出一部分士兵常年駐守,讓大夏的官員前去管理。
讓當?shù)氐陌傩斩疾辉试S有鎧甲和武器,只能使用尋常生活的工具。
這樣一來就可以用少量的兵馬管理大多數(shù)的百姓。
讓他們不再存在剝削,能夠安居樂業(yè)。
同時將大夏的百姓也遷移過去,讓雙方混居生活。
慢慢的就可以將吐蕃人同化,對大夏產生歸屬感。
總而言之只要大家的實力越強,哪怕是將他們征服之后,也更愿意歸順。
對于小一些的敵國,那就沒有必要這么麻煩。
大軍直接推過去,先將他們的軍隊全部打敗。
所有的權貴階層軟禁在大夏。
同樣是讓當?shù)氐陌傩罩环拍,不允許有武器和鎧甲。
而對付高麗和倭國那就更容易了,直接將他們當成奴隸一樣使喚。
對他們越差,反而會更加臣服。
這就是兩個民族的劣根,閑著沒事經常敲打。
他們就會以為大夏非常的強大,永遠不敢反叛。
兩個月之后,氣候已經變了溫暖起來。
刮起來的風也不再像刀子那樣,變得非常柔和。
正是出兵的大好時機。
準備好了五萬大軍,帶上二十門重炮。
為重炮專門打造的車子,每一輛車用六匹馬拉著。
幾乎不會影響到行軍速度。
這一次出戰(zhàn)意義重大,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雖然宮燕舞極力勸阻林海留下來派別人率軍。
林海還是決定親自出征。
因為只有自己對大炮最為了解,中途出現(xiàn)問題也可以及時解決。
雖然士兵也訓練了很長時間,林海還是希望能夠自己打第一仗。
更何況吐蕃緊挨著突厥和西域。
等到吐蕃真的要滅國的時候,西域和突厥也未必不會出兵。
所有任何發(fā)生的事情必須要考慮全面。
為了能夠萬無一失打下吐蕃,宮燕舞終于下定決心讓林海率軍出戰(zhàn)。
雨花石為主將,林海為副將。
這也是林海專門要求的結果。
這一次出戰(zhàn)必定可以立下大功,讓雨花石為主帥,便可以得到世家全力的支持。
不用擔心后續(xù)的糧草問題。
更何況林海立下的功勞實在太多了,如果再得到太多的功勞。
反而會招來別人的忌憚和非議。
雖然說現(xiàn)在和太后的關系好,任何人都威脅不了林海。
但林海深知過于張揚不會有好處的,畢竟以后還得讓皇上親政。
現(xiàn)在兩個人親近,長大了得到了權力之后,面對有威脅皇位的人,很有可能想辦法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