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皇上和太后效力,臣萬死不辭!但是臣確實有一個請求!”林天貴立刻說道。
“什么請求盡管說吧!”
“無論是開鐵礦煉鐵,還是制作弩弓,打造破甲箭和這兩把削鐵如泥的寶刀。都是臣說的這個能人!”
“臣本來是想讓他來朝廷做官!可是這個人卻推辭掉了,對做官沒有任何的興趣!”
“唯一想要的獎勵,就是要一個爵位!哪怕是最低的爵位他都愿意接受!”
“臣是希望太后能夠賞賜此人一個爵位!”
宮雁舞聽了頓時沉默起來。
沒有立刻答應。
“臣知道太后有難處,不過此人絕對是大才!更何況能夠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賞賜爵位并不過分!
宮雁舞無奈的嘆口氣說道:“光是能夠打造出來破甲箭和如此的寶刀,的確應該封賞。
但是王爺應該也知道本宮現(xiàn)在的處境。
如果給一個平民百姓賞賜爵位,那些權(quán)貴肯定會拼命的反對。
到時候鬧得不可開交如何收場?”
“先皇在世的時候都是有功必賞!更何況那些所謂的權(quán)貴看不起百姓,太后沒有必要將他們放在心上!
“只要能夠給他封賞爵位!臣必定想辦法讓他來京城,讓他做官為朝廷效力!
“皇后可以倚重此人,幫忙打壓那些權(quán)貴!”
“你說的這人多大年紀?”
“應該有二十一歲了吧!”
宮雁舞滿臉的不可思議。
“居然如此的年輕?那此人如何能夠做官?”
原本以為是一個白胡子老頭,要不然不可能懂得這么多的東西。
沒想到居然是一個毛頭小子。
宮雁舞頓時失去了許多的希望。
如此的年輕就算再有本事那又如何?估計也只是會一些打鐵的技術,讓他做官萬萬不能。
要知道官場極為復雜,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尸骨無存。
怎么能讓這么年輕的人去對付那些官場的老狐貍呢。
就算有才能,也得先讓他參加科舉。
最多也就是封上一個縣令,到下面去歷練上幾年。
等摸清官場上的規(guī)矩之后,再慢慢的一級一級的提拔。
等提拔到朝廷做官的時候,恐怕年齡至少也得四十歲以上。
這還是在任上表現(xiàn)的特別優(yōu)異,每次都能夠得到提拔的情況下。
林天貴微笑著搖了搖頭。
“太后沒有見過此人,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為奇。說句大不敬的話,太后今年也不過二十三歲。
還不是照樣能夠掌控朝廷大權(quán)嗎?”
“這兩種事情如何能夠相提并論?本宮是嫁給了皇上,又能誕下唯一的皇子,這才能夠垂簾聽政。
等到麟兒成年之后,本宮還是要把朝政大權(quán)交給他的。”
林天貴微笑著說道:“臣說的再多也沒有用!等太后見過此人之后,就知道臣說的一點都不夸張了!
宮雁舞聽了更加的好奇起來。
林天貴是王爺,同樣也是皇室自己的人。
對皇室的忠心無需懷疑,
他居然如此推崇一個年輕人,想必肯定有很大的本事。
宮雁舞想到這里,點點頭同意說道:“既然王爺這么說了,那本宮就封賞他一個男爵!
“多謝太后!有朝一日,太后一定會對今天的決定感到慶幸的!
“既然封賞他為男爵,必須要讓他加把力!如今大夏很多地方受災,再加上邊關的糧餉。
必須要在短時間之內(nèi)湊齊五百萬兩銀子。
若是在一個月之內(nèi)籌集不到,恐怕受災的百姓會有很多人會餓死。
一旦有人餓死,恐怕會引起動亂。到了那種情況可就麻煩大了!”
林天貴聽的也是滿臉愁容。
他相信鐵礦一定能夠賺錢,可是在一個月之內(nèi)籌集這么多錢也太夸張了。
雖然他本來也能籌集十多萬兩銀子。
可是已經(jīng)有十萬兩銀子投入到了礦山上。
就算是掏空家底最多也只能夠再捐出來五六萬的銀子而已。
和五百萬兩銀子相比較起來,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看著林天貴一臉為難的樣子。
宮雁舞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之前看到武器的驚喜全部消失。
“本宮也知道這件事情也太難為你了!但是如果沒有錢,災民一旦叛亂,后果不堪設想。”
“那微臣先給林海寫一封信,看看他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吧!”
“另外臣家里大概還能湊個五六萬兩銀子,也先捐出來,能救一些災民先救一下吧!
林天貴也沒有太大的信心。
就算抱著一個礦山,誰也沒有把握一個月之內(nèi)煉制出來這么多的精鐵。
再有本事的人,總不能把錢變出來。
更何況把鐵煉制出來還要出去售賣。
這么大數(shù)量的鐵,恐怕一時半刻也賣不出去。
如今沒有任何辦法,也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yī)了。
誰讓現(xiàn)在國庫無比的空虛,恐怕連十萬兩銀子現(xiàn)在都掏不出來。
怎么也沒想到朝廷居然拮據(jù)到了這種地步。
匆匆告別宮雁舞,回到家里之后立刻寫信。
把朝廷的情況告訴林海,讓他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在短時間之內(nèi)籌到五百萬兩銀子。
寫完信之后立刻用六百里加急快報給他送過去。
同時送去的還有被封賞的圣旨。
林海這邊帶著人干的熱火朝天,已經(jīng)把第二個水車和高爐建造完畢。
現(xiàn)在一天煉制的鐵,能夠產(chǎn)出五千斤。
這樣的產(chǎn)量已經(jīng)相當夸張了。
關鍵是鐵的質(zhì)量非常好,能夠達到精鐵的水平。
這樣的鐵用來打造農(nóng)具刀劍,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材料。
林海準備再建造一個作坊,專門用這些精鐵打農(nóng)具和百姓使用的菜刀。
現(xiàn)在的馬車車軸都是木頭做的。
只能在車輪的地方先包上一層銅,增加抗摩擦的性能。
這樣的馬車存在太少,而且車軸容易被磨壞。
用精鐵制作一些軸承,便可以極大的提升馬車的性能。
馬車本來跑的就不快,哪怕是制作的工藝很差,也足夠使用了。
用上軸承的馬車跑起來更順暢,拉的貨物自然也就多。
以后賣這種馬車肯定可以大賺一筆。
林海規(guī)劃著以后的商業(yè)版圖。
這樣的技術絕對不能流落出去,還得指望制作馬車賺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