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這話時,唐珍珍都已經(jīng)懶得和她們爭辯了,一個個才來幾年,就只是聽說這個村有個李如歌,就敢下這樣的定論。
要是讓她們見識一下李如歌的本事有多大,她們就知道和人家比,自己有多蠢了。
李如歌起身都要走了,聽見唐珍珍這話,轉(zhuǎn)頭看著蹲在地上的人,笑了,也回了一句:“實際我也挺佩服你的,信我的,你的未來不會太差!
“謝謝,借你吉言。”唐珍珍也笑了。
能勇敢從家里走出來,還敢蹲在這里擺地攤,又趕上了這樣的好時候,唐珍珍的未來,肯定錯不了。
最起碼在事業(yè)這方面,肯定是錯不了。
唐珍珍至今還沒嫁人的原因,李如歌上次回去,還真聽說了一些。
據(jù)說這姑娘還差點嫁給劉解放,當(dāng)時兩個人都要談婚論嫁了,后來劉家提出來,要把劉紅霞留下來的那個兒子,過繼給他們。
據(jù)說這還是劉解放的意思,他擔(dān)心自己結(jié)了婚,外甥會被排擠,就想出了這么個主意。
這種事唐珍珍肯定不干啊,誰愿意一進門就當(dāng)娘,而且那孩子他親媽又不是死了,到時從監(jiān)獄里回來,他們肯定是白養(yǎng)那孩子。
所以在外甥和唐珍珍兩個人之間,劉解放最后還是選擇了他親外甥。
估摸這件事,對一向傲慢的唐珍珍,也是個不小的打擊。
而且經(jīng)過這樣一鬧騰,那些男知青也沒人愿意娶唐珍珍了,誰愿意娶一個和人都談婚論嫁的姑娘?
而且那人還是劉解放。
在那些男知青眼里,劉解放在會掙錢,也只是個泥腿子,他們咋可能要泥腿子都不愿意娶的女人。
這樣說,唐珍珍的婚姻,說來還是被劉解放給耽擱了。
要不李如歌咋說佩服唐珍珍,被人嘲笑排擠那么多年,這人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還成熟起來了。
別管你們大家咋嘲笑,也別管唐珍珍用了啥手段,你看人家是不回城了吧?
而且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人還能抓住好政策,沒本錢就從賣紐扣開始,這樣的人不發(fā)家,誰發(fā)家?
李如歌敢說能幫唐珍珍打聽,那是心里有底,這種事,問馮元恩就行。
他們家小如意現(xiàn)在被三個孩子給拴柱了,家里掙錢的事,就全都交給馮元恩了。
這人天生長了一副商人頭腦,現(xiàn)在也是如魚得水,聽那意思,都在打探啥時候能讓個人買車的事了。
李如歌是吃飯的時候,和馮元恩打聽這事的。
老娘過生日,今天家里大團圓,不但所有的孩子都回來了,連同親家一家,還有李舒靜一家也來了。
李如歌這話說完,還沒等馮元恩給出答復(fù),小北那邊忙舉起了手,喊道:“二姐二姐,這事我知道,你問就行。”
自家人吃飯,坐了滿滿三大桌人,孫鳳琴同志和李富斌同志年年過生日,都不用吃啥,就能樂的又多活十年。
李如歌望向和孩子們擠在一桌的人,笑著問道:“你咋知道這事的?”
“我們那的姑娘們,現(xiàn)在特別流行往腦袋上別發(fā)卡,或是戴個頭花啥的,我雖然不喜歡像她們那樣,但我可以掙她們的錢啊!
小北得意的說著:“我第一次,讓三姐夫給我整了十個發(fā)卡,哈哈,你們猜怎么著?居然被大家給搶了,就好似那玩意不要錢似的。”
李富斌同志和孫鳳琴同志教育出來的孩子,哪有不會掙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