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寶寶:果然還是媽媽最理解他們,比臭粑粑可愛多了。
對付李洪明一家,這事不是著急的事,更何況李嘉之已經(jīng)爬那么高了。
所以與其煩惱未來還沒發(fā)生的事,還不如開開心心的哄兒子。
兩個人抱著孩子,坐公交車不是很方便,此時就不能考慮省錢的問題了。
對嘍,這時候也是有出租車的,但就是,一是貴,二是不好叫車。
好在有周朝陽在,還愁叫不來一輛出租車嗎。
夫妻倆下一站要拜訪的人,正是那位在住建局上班的叔叔。
李如歌也是想到了滬市的房價,以及很快就會提上日程的動遷,所以當務之急,干啥都不如買房子重要。
周毅這位老部下對他們很熱情,只是住建局不管房屋買賣,他現(xiàn)在也不清楚哪里有房子賣。
幾個電話打完,秦昊又給兩個人推薦一個人,后得知他們倆是坐出租過來的,就連這位大局長都直心疼那些打車的錢,于是又幫他們借了一輛車。
為了表示對這位秦局長的感激,兩個小寶寶還在人家屋里,一人尿了一泡尿。
當然李如歌肯定不會空著手來,最后在小米木耳榛蘑花生米的基礎上,又加了一根老人參。
不說這根老人參的價值,就說這些土特產(chǎn),就把秦昊給高興夠嗆。
李如歌又讓周朝陽要了秦叔叔家里的地址,說是以后回去京都,年年都會給他郵寄一些土特產(chǎn)過來。
啥關系都在走動,即使再親的關系,不走動也完。
既然這位秦叔叔是個念舊的,又在這樣的位置上,多走動走動,還是沒啥壞處的。
開著從秦叔叔那里借來的車,夫妻倆帶著兩個寶寶,先是跑了趟房管所,后又跑了兩個街道辦事處,最后總算是和一對老夫妻交易了一套三十幾平米的平房。
雖然都是平房,這三十幾平米的房子可和他們家那套四合院不一樣。
可能在北方生過習慣了,李如歌現(xiàn)在真是看京都哪哪都好,對滬市還處在探索階段,看哪都覺得不習慣。
他們也真是沒得選了,不然這套不大的院子,還住著兩戶人家的房子,他們是不會考慮的。
聽那意思,老夫妻倆的兒子早在蘇市定居了,然后這老兩口和院里的鄰居還相處的不怎么好,就一狠心,去找了街道辦事處,說是要把房子賣掉。
三間房,從中間隔開,就變成了兩戶人家。
然后兩家共用一個廚房,一個院子,一個院門,這要相處不好,是挺鬧心點事。
在交易的過程中,李如歌還聽出個問題,好像另一戶人家也很想買下老兩口這一間半房房子,但卻不愿意出太多的錢。
這年月舍得掏錢買房的人雖然不多,但私產(chǎn)房也是真少啊。
沒瞧這附近就這兩戶人家的房子是私產(chǎn)房,剩下這一大片的房子,都是一些單位的家屬房。
街道辦的意思,這兩戶人家的房子,是當年自己蓋的,就直接給批了私產(chǎn)房。
實際現(xiàn)在這兩戶人家,也不是最初的房主,據(jù)說當初這里就是個大垃圾坑,是那位原房主掏錢買下這塊地后,蓋了三間房,然后又轉手賣給這兩戶人家的。
李如歌對另一戶人家只是簡單了解了一下,二婚夫妻,各自帶有兩個孩子,然后又共同生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