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個該死的奴才,居然敢讓小主子給他們買棺材,喊他們爹娘。”王大爺恨恨的咬著牙。
瞧見這樣的王大爺,李如歌一點(diǎn)都不懷疑,未來鞭尸李老頭李老太太的人,又多了一個。
這幾天鴨毛鵝毛都晾曬的差不多了,今天打包好,就可以結(jié)賬了。
以往來拉鴨子的只要收拾好的白條鴨,人家不要活的,說是怕死在半路上,回去不好交差。
死的帶毛的更不要了,說是回去不好弄。
所以鴨場就把拔下來的鴨毛鵝毛,給大家伙兒分吧分吧,然后大家拿回家去是做毛墊子,還是給小孩兒做棉衣,那就是牧民自己的事了。
當(dāng)然收購站也收這東西,不過才給幾分錢一斤,這東西又輕飄飄的,好大一包都賣不了幾個錢,還不如給工人分了。
這次李如歌要的是鴨絨鵝絨,雖然挑剔了些,可一塊錢一斤的價格,也著實(shí)把大家伙給高興夠嗆。
這可是一塊錢一斤啊,四百斤就是四百塊錢。
高興的大家伙回家把家里的也都拿來,又篩篩選選,最后又湊了一百斤出來。
總共五百斤,就是五百塊錢,這賬好算,李如歌給錢也痛快,瞧著包裹都打好了, 她這邊五十張大團(tuán)結(jié)就掏了出來。
鴨場這邊為了接這筆錢,來好幾個人,有鴨場的負(fù)責(zé)人,還有這邊的書記和大隊長,還來了一個會計,再加上滕娜她哥。
再一看李如歌這邊,就小姑娘自己,而且那錢就是從快包里掏出來的。
錢事先都數(shù)好了,李如歌也沒數(shù),遞給那位會計,就見那人哆哆嗦嗦的數(shù)了兩遍,才顫抖著聲音說道:“整,整好五百塊!
這些人做夢都沒有想到,以往這些沒啥用的東西,居然能一下賣出來這么多錢。
關(guān)于鴨絨鵝絨的收購價格,李如歌問過馮元恩,他說他之前收,都是五六毛錢一斤。
然后李如歌就算了一筆賬,一件羽絨服頂多也就二斤多,長款的可能會多一點(diǎn),短的少一點(diǎn),平均下來就算二斤。
再加上布料錢,工錢,全下來一件羽絨服的成本也就十幾二十塊錢。
就算是平均下來二十塊錢,到時賣三四十,是不是也能大賺一筆。
而且這種登山服絕對是不愁賣的,賺錢又不少,干啥還要在牧民這邊扣扣搜搜的。
所以她就主動給了一塊錢的高價。
這樣明年再有這事,她敢保證,這些人肯定會把鴨絨鵝絨給自己留著。
那必須得給李副廠長留著,再說了,就這高價,別人也不可能給啊。
幾位干部都激動的不知道說啥好了,而且這些人一激動,就喜歡用他們當(dāng)?shù)氐恼Z言說話。
然后李如歌就跟鴨子聽雷似的,只是笑著,也聽不太懂他們都說了些啥。
孫文學(xué)這幾天一直跟在李如歌身邊,幫忙記個賬啥的,偶爾有和人交流的時候,又得充當(dāng)著翻譯的角色。
孫文學(xué)忙把大家的意思翻譯給李如歌聽,“胡場長說,李同志夠意思,咱們也不能太小氣,他說等你離開的時候,要給你拿幾只鴨子幾只大鵝。
滕隊長又說,鴨子大鵝肯定是要拿幾只,他的意思,還想給你拿一只羊。
書記的意思,這些東西都可以走公賬,私人這邊,他說可以找?guī)讉年輕人,去獵幾只傻狍子送給你!
這些人真是淳樸啊,實(shí)際她就算給出了高價,他們賺的還是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