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頭說今早有豆腐,我趕緊讓他去幫我搶了兩塊,不過被朱老頭給訛去一塊,就剩下……”
話沒說完的人,當瞧見王大娘端到跟前的三塊豆腐,立刻嘿嘿笑了起來,“還是你厲害,居然能搶到這么多!
“這玩意就是給客人做的,我一去,豆腐館就說,讓我多撿幾塊,沒錢給就先記著!蓖醮竽镄呛堑慕忉尩。
“我這是朱老頭去的,那老小子,他讓我?guī)退苫睿訛了我一塊豆腐。”
話沒說完的人,當瞧見蹲在灶坑前燒火的李如歌,王大爺愣了下,但很快就堆著笑臉問道:“李同志昨晚睡的好不?”
這老兩口雖然看上去不怎么般配,但相處起來,看著還挺有趣。
聽見王大爺問自己,李如歌笑著回道:“好啊,就是很不好意思,把您給擠走了。”
“這沒啥,不然大軍一回來,你大娘有人作伴了,我就去朱老頭那里!
“大軍是誰。磕覂鹤訂?”話趕話說到這了,李如歌隨口就問了一句。
然后就看王大爺那張臉,突然就變得有些別扭起來,也沒回她的話,轉(zhuǎn)身又出去了。
王老太太見李如歌還在那昂著臉,似是在等著他們的回答,就說道:“大軍是我和別人生的,不是你王大爺?shù)挠H兒子!
“?”李如歌這下是真尷尬了,她這張隨了孫鳳琴同志的嘴啊,簡直都快變成包打聽了。
四塊豆腐,燉兩塊,又凍上兩塊。
早飯就一道白菜燉豆腐,主食是苞米面窩頭。
因為飯菜簡單,李如歌這個燒火的,在外屋待的時間就比較短,所以和王大娘的聊天,也只能先告一段落了。
白天的活動,幾個人就得分開了,馮元恩和小如意的目標很明確,他們就是來搞牛肉的,才不去看啥鴨毛鵝毛。
王大爺去城里拉活,也不是天天都去,以往就算他們不來,他也是三天跑一趟。
然后李如歌就和那書記商量,這幾天可不可以包下王大爺?shù)能,一天一塊錢,還會負責一頓午飯。
有這好事,那書記還有啥不愿意的,趕緊點頭答應下來。
王老頭比王老太太警覺性還高,李如歌雇傭這老頭幾天,并不是想要打聽啥,而是真需要一輛馬車,再加上王大爺這個翻譯。
如意和馮元恩要去的地方就在這周邊,等她要的鴨毛鵝毛,還得往湖邊那邊去。
據(jù)說最近的那個鴨場也得十幾公里,而且靠近湖邊居住的牧民,大多還都是外來的。
真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只要有牛羊,有草,他們就能很好的活下去。
但一些外來的人,首選先看附近有沒有水源,離湖邊近不近。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慣,本地人都聚集在了離湖邊較遠一些的地方,而那些后來的,反而都跑湖邊去了。
這些事都是王老頭在路上告訴李如歌的,他說前些年,仗打的比較多的那幾年,草原上就跑來很多人。
后來上面調(diào)查了一下,說這些人就是一些逃難的難民,正好草原上也需要人,然后就讓大家都落戶在這邊了。
“那您和王大娘過來這邊生活多少年了?”
“多少年了?”王老頭想了想,回道:“有二十年了,那時大軍才九歲,我們一家也是逃難過來的,走到這的時候,偏巧你大娘病了,我們就住了下來!
“那您家……”李如歌剛要說您家兒子,想想又改口問道:“那大軍哥現(xiàn)在去哪了?在您家,怎么沒瞧見他?”
“當兵去了,都走十一年了,不過這期間也回來過幾次!
看得出,王大爺一說起大軍,那臉上的驕傲可不是作假的。
這真是一個奇怪,卻又極其和睦的家庭。
雖然和王老頭王老太太剛接觸上,李如歌就給這家人下了這樣的定論。
說這家人奇怪,是因為她覺得王老頭和王老太太的相處模式,并不怎么像是一般家庭里的夫妻。
王老頭對王老太太那種小心呵護的樣子,給她的感覺,就好似仆人對主子般?
或許是她多想了,但她真沒見過誰家夫妻是這樣相處的,男人一直小心翼翼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倆人居然是分房睡的。
對于別人家的事,李如歌并不想多打聽,要不是懷疑這夫妻倆認識她親奶奶,不然剛剛那些話,她都不會問。
原本李如歌以為外面的政策影響不到這邊,可等她到了地方,瞧見那些刺眼的標語,以及人們看見有陌生人來時那種惶恐的眼神……
她就明白了,這種時候,哪里都不可能有安生日子過。
至于為啥這里允許牧民養(yǎng)鴨鵝,這事那書記之前就說過,因為草原沒有太多耕種的土地,放牧是大家主要的生活來源。
所以養(yǎng)牛羊的同時,上面也允許他們再飼養(yǎng)一些能在草地上生存的家禽。
就是說,只要你們養(yǎng)的那些東西不禍害糧食,就沒人管。
在王老頭的翻譯下,又看了李如歌的介紹信,這邊負責接待的一個小隊長,才帶著他們?nèi)タ戳四切╇u鴨鵝。
“要過年了,這段時間來這里拉雞鴨鵝的車到是不少,不過像你們只要鴨毛鵝毛的,到是獨一份。”
這位小隊長姓滕,長相也和那位歌手差不多,膀大腰圓的。
實際草原上的人,身材都很魁梧,尤其男人,個個都人高馬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