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家家都好幾個孩子,還有父母健在的,這時候的老人可沒有退休金,全都指望子女贍養(yǎng),這不都是大開銷。
這幾個人里,還有兩家的爹,當(dāng)年在鄉(xiāng)下不但娶了老婆,還生了孩子。
后來解放了,地位一變,就都想找個年輕的,有文化的,那鄉(xiāng)下的婆娘咋整?
離啊,所以當(dāng)年曾一度離婚率創(chuàng)了個新高,估摸都是這些人把離婚率提高了。
然后鄉(xiāng)下的婆娘你可以不用管了,畢竟離婚手續(xù)一辦,就和他們沒關(guān)系了,可留在鄉(xiāng)下的孩子你總得掏撫養(yǎng)費吧?
現(xiàn)在一個月拿出三五塊錢都是大開銷,誰家攤上這樣的事,不都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省吃儉用的,月月還要往鄉(xiāng)下寄錢。
這時候的人極少有損公肥私的,大家都是靠自己那點工資過日子,就算住著工家分給自家的房子,月月也都是要交幾塊錢房租的。
所以誰家都不可能可勁兒給孩子拿錢拿票,那就只能給自家孩子挑一個條件比較好的地方,最起碼能保證孩子去了鄉(xiāng)下,別餓著。
臨青縣的青山公社那可是全國產(chǎn)糧最多的公社,誰不想把自家孩子往那送。
這幾個人的家長算是反應(yīng)快的,趕緊給自家孩子報上名,又趕緊都給臨青縣打了電話,希望能把自己孩子安排去青山公社。
不然等過幾天,到時都得有幾千人,甚至更多,青山公社咋可能要得了那么多知青。
等到那時,他們再給自家孩子走后門,就不太好整了。
這些人的小心思,李如歌一眼就看透了,不然咋都這么迅速,她前天剛聽周寧說完,今天就都已經(jīng)背著行李出發(fā)了。
六個人的名字李如歌怕自己記不住,還拿出個筆記本,都一一記了下。
唉她這還一分錢工資沒拿,就已經(jīng)開始為臨青縣工作了。
三個男的,王建設(shè)19歲,趙建國18歲,胡永剛19歲。
三個女的,周寧18歲,唐珍珍17歲,郝艷華18歲。
這些個二代這么大都還沒參加工作,當(dāng)然不是找不著工作,而是之前一直都在讀書了。
讀個高中畢業(yè)就讀到十八九歲,一個個還挺驕傲。
李如歌記錄幾個人名字的時候,自然要問問都是哪幾個字,然后就發(fā)現(xiàn)這幾個人都跟商量好了似的,都一副愛答不理的。
死出,她只說了自己是臨青縣知青辦的,并沒有說學(xué)歷,不然羞不死你們。
的確,幾個人一聽李如歌是臨青縣知青辦的,還以為她是專門來接他們的。
雖然他們要去的就是臨青縣,那也不屑搭理一個小小的辦事員,尤其對方還是個小姑娘,切,臨青縣對待他們也太不重視了。
李如歌要是知道這幾個人心里是這樣想的,非笑噴了不可。
啥了不起的大人物,還重視他們?
嗯,未來是有可能會很重視他們,到時誰落下一根草,禍害一棵小苗,都得被幾個小隊長罵死。
這慢死的綠皮車,未來還要好幾天,幾個人不搭理她,那正好,她也不想搭理這些個少爺小姐。
這一個個的,眼皮都要翻上天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這些少爺小姐,是去旅游的,而她,就是那個帶隊的導(dǎo)游。
把她的信息透露給這幾家的那人,肯定是陳香菊,不然這些人咋知道她是臨青縣知青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