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不是攤上個摳門的媳婦,除了她娘家人,誰想吃他們家一根黃瓜,大翠都能念叨半個月。
就因為這事,原本看著還挺和睦的小兩口,可是沒少干架,有一次江三虎實在是氣急了,還把媳婦給打回娘家一次,最后還是孫主任親自去把人給說和回來的。
有個這樣的三舅媽,小草可不就得去四舅家。
實際大翠那人就是想不開,你說江小五現(xiàn)在在馮元恩那里,哪月不給個三十二十的,偶爾還能拿回來不少東西,人能白吃你的嗎?
據(jù)說開始江小五拿回來幾塊肥皂,還給三嫂四嫂分一分,后來那孩子再拿回來啥,都不再給三嫂了,都偷摸拿去給四嫂了。
所以說,整天就知道算計別人的人,未必就比別人得到的多。
在京都的時候,她一天腦子里除了要應(yīng)對大學(xué)里的課程,還要琢磨掙錢的事,抽空還得給她爹找寶貝,真是一點關(guān)心別人的時間都沒有。
這一踏上這片土地,李如歌這會兒啥都想起來了,馬上又變回了李家莊李富斌家那個二丫頭。
果然站得越高,壓力就越大,這一回到臨青縣,回到家人身邊,換回格子上衣的李如歌,這一放松下來,也有閑心去打聽別人家的事了。
唐紅瞧著一會兒抱抱孩子,一會兒又拉著她娘,眉飛色舞的八卦著村里那些事的李如歌,都有種錯覺,她怎么可能會認識這樣的一個人?
入鄉(xiāng)隨俗懂不懂?
為了讓唐紅更快融入到她們這些俗人堆里,李如歌還刻意給她也找出一件格子上衣。
然而人家唐紅比她審美可強多了,人一眼就相中李如蘭那件紅色的大棉襖了。
當(dāng)然,喜歡她也是白喜歡,那件大紅色的棉襖,李如蘭可不舍得外借。
一家人正熱鬧著,江大虎和孫大壯這時也下班回來了,知道李如歌今天到家,這兩個人實際早下班了,這不是繞道去了一趟郊區(qū),從老鄉(xiāng)手里買了些好東西回來。
孫鳳琴見老兄弟拎著那個破麻袋里好似有東西在動,伸手就要去接:“這啥東西?看著還不小哩!
“兩只大鵝,還有兩只大公雞,都肥著哩!睂O大壯咧著嘴笑哈哈的說道。
李如歌透過窗戶瞧見老舅,趕緊跑了出來,“老舅,我還給你家兒子買了奶粉,給你和老舅媽買了新衣裳,給姥姥姥爺……”
孫大壯也剛剛當(dāng)?shù),王山杏那肚子按孫姥姥的話說,那是真爭氣啊。
孫大壯是家里的獨子,鄉(xiāng)下還有個說法,誰家閨女生的多,就代代都生閨女,想生兒子比登天都難。
孫姥姥這輩子自己孩子沒少生,可男娃娃就生了孫大壯一個,所以這老兩口一聽兒媳婦懷上了,是又高興,又擔(dān)憂。
高興的是,兒媳婦一結(jié)婚就懷上了,擔(dān)憂的是,就怕兒媳婦也像自己一樣,還有他們大姐不也是,一連生了好幾個丫頭。
孫姥姥和孫姥爺還算不得多重男輕女,這不是鄉(xiāng)下人都看重男丁,誰家要是一個兒子都沒有,那小話你就聽著吧。
老兩口也是心思重的,自打兒媳婦懷上孩子,就開始憂心生男生女的問題,十個月下來,都瘦了一大圈。
相比公公婆婆,王山杏不能說一點壓力都沒有,可也沒像老兩口那樣,整天憂心生男生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