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月去誰家串門,拿四盒禮那絕對稱得上大禮了,就是求人辦事,都沒有這樣干的。
她就不信,她這大禮往那一擺,陸老太太就算看在這些禮物的面子,也得幫他們家閨女說句話吧?
這一路又是火車,又是電車,辛苦肯定是很辛苦,不過當她瞧見陸家門上那個五好家庭的小牌子,魏鳳英頓覺這一路的辛苦也沒啥了。
她就是干這個工作的,自然知道能掛上這個小牌子的家庭,肯定是沒有離婚的就是了。
現(xiàn)在的人榮譽感都很強,有些人就為了一張獎狀,一個寫著大大的獎字的搪瓷缸子,能干幾天幾夜你信不信?
后世的人肯定是不信的,但事實還真是這樣,就說這個五好家庭的小牌子吧,這誰家要是能掛上這樣一個小牌子,那兒子找媳婦,閨女找婆家,都好找不少。
陸家既然是五好家庭,肯定不希望外孫子離婚,不然兩個外孫可是在她陸老太太跟前長大的,要是周向陽和馮娟離婚……她還咋好意思掛這個小牌子?
頓覺信心倍增的人,忙提醒馮娟,“還愣著干啥,敲門?”
“媽,向陽他姥姥那人你是沒見過,那人可不好說話了,反正等下你說話注點意吧!瘪T娟也提醒親媽一句。
“知道了,媽比你懂得怎么討好老人,趕緊敲門吧,這老二是不是又胖了?我都有點抱不動了!
小哥倆又不是第一次坐火車,也就新鮮一會兒,就都睡著了。
睡了一路的兩個小孩兒,這會兒周北笙已經(jīng)精神了,也不用媽媽背著了,自己這一路都是跟在媽媽身邊走著過來的。
小老二還迷迷瞪瞪的不愿意從姥姥背上下來,這孩子還有點胖,也真是把魏鳳英給累夠嗆。
咚咚咚……
正在院里拍打棉衣的李桂芝聽見大門上傳來敲門聲,還以為又是東西兩院的鄰居來他們家串門了。
退休這兩年在家,別的不說,鄰里關(guān)系又好了不少,沒事的時候,不是你來,就是她來,都喜歡來他們家里嘮嗑。
李桂芝拎著雞毛撣子一邊往大門這邊走,一邊應(yīng)道:“來了來了,是李嬸子吧?”
因為那會兒她出去倒水,碰見東院的李嬸子,說要過來找她要個鞋樣,給他們家兩個兒子做兩雙大棉鞋。
大門拉開,當瞧見站在門口的人是馮娟,李桂芝愣了一下,才驚呼出聲,“我的天,這不是馮娟嗎,你咋突然就來了?”
對李桂芝,魏鳳英還有點印象,當初周向陽和馮娟是在臨青縣辦的婚禮,當時他幾個舅舅,還有這位大舅媽都去了。
當?shù)弥@位大舅媽只是一位紡織女工,娘家還是省城近郊的,魏鳳英當時可是一點都沒給這位大舅媽好臉。
現(xiàn)在有求于人了,魏鳳英的態(tài)度那是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趕緊上前,一把就把李桂芝的手給拉住了,一副就像見到了幾輩子沒看見的親人般,笑的皺紋都快堆在一起了,“他大舅媽,我也來了,你歡迎不?”
李桂芝剛剛的注意力都在馮娟身上,還真沒注意到魏鳳英,這會兒被人拉著,她還能咋說,忙客客氣氣的說歡迎,然后趕緊把小老二接過來,把幾個人讓進屋。
陸家是南炕,陸老太太透過窗戶,瞧見走進院的母女倆,對魏鳳英她雖然不認識,但那張臉和馮娟還挺像,猜也猜到來人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