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錢一擔柴,想給一塊錢,還得找借口。
李大隊長:“那啥,你們幾個的柴我都要了,咱們也別五毛了,我給你們一塊,不過你們得幫著送我們一段路,等我找到毛驢車,你們就可以回家去了!
幾個人一聽一擔柴可以賣一塊錢,都高興瘋了,之前他們一擔柴才賣兩毛錢,這不是聽說今冬特別冷,家家都很缺柴,他們就想趁機多賣點。
沒想到還真遇到了大主顧,不但一下把他們幾個的柴都買了,還主動給加了五毛錢。
“還雇啥毛驢車,我們幾個給您挑回去就中!睅讉人都一臉討好的笑著,說道。
“我們家遠著呢,正好在這座城的另一頭,再說你們幾個這樣明晃晃的挑著柴進城,很容易被人看見,到時沒收你們的柴都是小事,這要是鬧大了,報去你們公社,這就不是小事了!
幾個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聽了李大隊長這話,都嚇的不輕。
“唉都是沒辦法點事,今年家家把工分都用來換糧食了,錢是一分都沒往回領(lǐng)!睅讉人中應(yīng)該也有頭頭,其中一個年級稍大一些的人說道:“這住家過日子不穿可以,可這火柴和咸鹽,誰家都斷不了,您說是吧?”
想到自己空間里的那些存貨,尤其咸鹽,因為家里做醬菜泡菜生意時這東西銷量大,他們家咸鹽存量就比較多。
李如歌看了一下,這里有六個人,然后她就從大背包里掏出六包鹽,還都是二斤裝的,往幾個人手里一塞,嘴里還說著,“真是巧了,我正好鹽巴買多了,分給你們一人一包好了!
幾個傻愣愣的人,抱著手里的鹽,想著兜里那一塊錢,還是那個歲數(shù)大一些的問道:“那用不用把錢給你們退回去兩毛?”
“不用退,我們家正好吃不了這么多鹽,你們就算幫我們家忙了,不要錢的。”
李如歌邊說著,又要去背包里掏,幾個人不是說還缺火柴,那東西她也沒少準備。
李大隊長見狀,趕緊按住閨女,呵呵笑著和眾人道謝,“謝謝大家的幫忙,我看那邊有輛馬驢車,我過去問問人家給不給咱們拉柴!
望著一起離開的父女倆,幾個傻笑的人現(xiàn)在就一個想法,這忙他們都愿意幫,天天幫都愿意。
父女倆雇好了毛驢車回來,讓幾個人把柴放到車上,又叮囑幾個人幾句,就趕緊離開了。
盼家心切啊,穿越三人組頭一次分開這么長時間,還一整宿沒回來,主要是頭一次把孫鳳琴同志一個人扔下,也擔心孫老師生氣。
李如蘭和江大虎這會兒都不在,小如意和山娃子一個被新衣裳迷住了眼,一個就沖著那些又紅又大的蘋果用勁兒。
父女倆一個主說,一個補充,總算是把這兩天的經(jīng)過和孫鳳琴同志說清楚了。
一聽周朝陽的媽和妹妹來了,還是那樣的兩個人,孫鳳琴同志看了一眼閨女,嘆了一口氣后,說道:“本人再好,媽不行也是個問題,這婚姻,有多少都是因為婆婆,最終不得不散的。”
李如歌:“娘,您就少操點心吧,您閨女還小著呢。”
也對,她閨女現(xiàn)在是十三歲,又不是十八歲,雖然心里年齡已經(jīng)不是小孩兒了,但畢竟還是個孩子,急啥。
孫老師自我安慰一番后,才樂呵呵的去看閨女給一家人買回來的新衣裳,“嗯,不錯,這下過年的衣裳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