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這空間啥時候能再升級,三畝地也不夠用啊,未來他們家辣椒,大蒜,姜,這幾樣老百姓都不愿意種的東西用量肯定很大,所以那一畝地,主要是用來種這幾樣泡菜原材料的。
即使這樣,他們家也不可能缺糧吃,就那兩畝地,二十幾天收一茬,就他們一家吃也吃不完。
所以李如歌連問都沒問,五十斤重的大口袋,就給她姥姥家裝了滿滿一口袋苞米。
沒辦法,她家現(xiàn)在就苞米多,不過這可是空間出產(chǎn),味道肯定和外面的不一樣,沒看每次在他們家這邊吃大餅子,她大姐夫都皺著眉,品了又品,說老丈人家這大餅子不知為啥,就是比他們家的好吃。
孫大壯收東西都已經(jīng)收麻木了,開始還推讓幾句,說不能拿,后來一看大外甥女又從他們家那院抱來不少東西,啥臘肉,菜干,筍干,蘑菇木耳,糧食也抱來一口袋,能有個二十斤的樣子。
他還能說啥,拿著吧,不然大外甥女那眼睛又要紅了,二外甥女又要指著他們家那間老屋子,吹噓那是他們家的錢庫了。
還好這天都黑了,不然他拿這老多東西出村進(jìn)村,不定咋遭人嫉妒哩。
這一路的自行車都是孫大壯在推著,沒辦法,這人已經(jīng)徹底愛上大姐夫這輛自行車了,即使不會騎,推著他也高興。
三個人走進(jìn)孫家灣的時候,全屯子靜悄悄的,已經(jīng)沒有一家亮燈的了。
偶爾不知從哪傳來幾聲狗吠,也就幾聲,就不叫了。
這年月人都吃不飽,養(yǎng)狗的人家也不多了,孫大壯說孫家灣,就大隊書記和大隊長家里有狗,還因為離的遠(yuǎn),估計那狗叫聲也不是因為他們。
這都幾點(diǎn)了,全屯子人肯定都睡下了,只有孫寶山家大門口,老兩口還坐在外面,往村口這邊張望著。
老兒子走時沒說會留在大姐家不回來,這眼看天都黑了,老兩口能不著急嗎。
遠(yuǎn)遠(yuǎn)見有幾個人往這邊來,老兩口就是一喜,趕緊站起身,小聲嘀咕,“是大壯回來了吧?”
“不應(yīng)該啊,你沒看那好幾個人,好像還推著自行車哩!
孫寶山有些泄氣的剛要再坐下,就聽那幾個人中,有個女聲喊道:“爹,娘,是你們嗎?”
“哎呦我天,是風(fēng)琴的聲音,風(fēng)琴回來哩!睂O老太太忙不迭的就迎了過去,還因為跑的太快,差點(diǎn)崴了腳。
“娘,您慢點(diǎn)!睂O鳳琴手急眼快,忙扶住老娘,笑著說道:“我們走的大路,有點(diǎn)回來晚了,讓您二老擔(dān)心了吧?”
孫寶山是個謹(jǐn)慎的,見兒子推著自行車,那車上還有好幾個口袋,忙壓低聲說道:“有啥話,回屋說去!
“誒誒,爹,您老還好吧?”李富斌答應(yīng)著,也小聲和老丈人打了聲招呼。
“好,我們都好,你們也都挺好的?”孫寶山說完這句話,自己都知道自己問的是廢話,沒看這自行車都有了,能過得不好嗎。
久不見面的人見面就問一句家里都挺好的吧,這話算是關(guān)心,也算是禮節(jié)上的一句問候。
原本李富斌并沒打算現(xiàn)在就回答老丈人,有啥話不能進(jìn)屋說,沒看兩位老人都在外面坐半天了。
可孫大壯不等李富斌說話,他先搶著說上了,“我大姐家現(xiàn)在過得可好了,我大姐夫都當(dāng)大隊長哩。”
孫大壯一激動,這聲音就有點(diǎn)高,被老爹打了一下,才嘻嘻笑著,一家人拿的拿,拎的拎,沒一個空手的進(jìn)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