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就像我娘說的那樣,咱們一家全當(dāng)是旅游了,不行就慢慢走,一天走三十里地,三天咋都走到了!
“行,那就多準(zhǔn)備幾天的食物,還有防潮……”李富斌剛想說把防潮墊也帶上,萬一露宿在野外,那東西管用,“那啥,我是說,要不把那兩床破被也帶上?”
孫鳳琴咋會不明白丈夫的意思,也看了一眼小如意,點點頭,“那就帶上吧,山里夜晚溫度低,咱們要是真在野外過夜,還真得準(zhǔn)備點鋪蓋!
就是那兩床破棉被太舊了,指不定幾十年了,里面的棉花又硬又沉……
一家人商量好了,帶啥,拿啥,把需要給李如蘭帶的東西,上一天晚上就都塞進(jìn)了背簍里。
第二天一大早,孫鳳琴又是第一個起來,把發(fā)好的面,先是蒸了一鍋二合面的大饅頭,然后又烙了十多張發(fā)面餅。
發(fā)面食物,吃幾天都不會硬,這點干糧,咋都夠他們一家四口吃三天了。
看見很多讀者留言,說進(jìn)度慢,更新少。老藤理解大家的心情,追文的確是件很鬧心的事,但是,小伙伴們,大家也要替作者想一想,我每天還有很多事要做,不可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碼字~~而且我還不是個能糊弄的作者,我每一章都會在頭腦最為清醒的時候修改一下,不修改的文,我是不會發(fā)出來給大家看的。(即使這樣,還是有不足的地方)關(guān)于進(jìn)度,老藤再啰嗦幾句,這是一篇長文一篇長文,不可能開頭就讓你們知道結(jié)尾,在幾口人自己還沒立住腳的情況下,就按著你們的意思去找大姐……好吧,老藤也不知道自己要和大家解釋啥,寫了十幾年的文,實際老藤早已經(jīng)鍛煉的刀槍不入了哈哈哈。那啥,最后再求個五星好評,據(jù)說催更點一下視頻老藤收入也會漲
而且李如歌還當(dāng)著李如意的面,往自己的背簍里放了個瓦罐進(jìn)去,準(zhǔn)備路上吃干糧的時候,拿出來煮湯。
還有糧食,他們也帶了十幾斤,而且?guī)У亩际沁@次分到的新糧食。
實際剩下的糧食,也都被李如歌收在空間里了,只不過當(dāng)著如意的面,還是要做一做樣子。
留在背簍里的這十幾斤糧食,是給李如蘭婆家?guī)У,這年月去別人家串門,都得帶點糧食,否則誰家都不會有余糧,一下招待他們好幾口。
孫鳳琴這邊大餅烙的差不多了,幾口人才陸陸續(xù)續(xù)起來。
今天最后一個起來的,居然是小如意,以往這孩子只要娘起來,就會跟著起來給娘燒火,比李如歌都勤快。
可今天小姑娘蔫蔫的,起來就低著頭在那站著,半天,突然就眼淚汪汪的說道:“爹,娘,我,我想好了,我不跟你們一起去大姐家了!
“為啥?”孫鳳琴把最后一張大餅放在盆里,轉(zhuǎn)頭問道:“咋了老閨女,你是怕自己走不動啊?沒事,到時娘和你爹換班背著你,咋都不能讓我老閨女累著!
“不是,嗚嗚,我不跟著去,就不用給我買布鞋了,咱家又沒錢,娘給大姐做的鞋,都是找徐嬸子借的麻繩!
李如歌:“……誰跟你說的咱家沒錢,娘去徐嬸子那里借麻繩,那是因為去買來不及了,娘想在走之前,給大姐趕出來兩雙鞋,就只能先借點麻繩,而且已經(jīng)和徐嬸子說好了,這次回來就還!
“?是這樣的?不是咱家沒錢買麻繩?”小姑娘滿臉的淚,還大眼睛瞪著,欣喜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