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有了送自己親閨女進(jìn)來的心思。
賀巧瑩怎么就沒勸,只是人家認(rèn)準(zhǔn)了一條道,她反對沒用。
所以到底還是把侄女送了進(jìn)來。
賀巧瑩早失寵了,就在她還沒去莊子上的時候,在府里的時候,八皇子就已經(jīng)不去她屋里了。
所以后頭進(jìn)了宮,她每次晉位,都不是因為寵愛,更不是因為陛下的在意。
她比誰都清楚。
越是這樣,她內(nèi)心越是不安,越是不安,就越是要爭。
何況她有長子,二皇子聰慧,健康。有什么不能?
他們母子背后做了不少小動作。
為什么叫小動作呢?因為他們實在沒有辦法做什么大事。
可爭儲位是幾個小動作就能成功的嗎?
所以他們的失敗簡直是預(yù)料之中。
后來他們母子就泯于眾人了,也沒有什么失敗了就一定要如何慘烈。
他們的失敗甚至沒有人覺得有什么感覺,唯一恨他們的賢妃也報復(fù)過了。
賀巧瑩終其一生最后也只是個美人。
她是在陛下過世后六年過世的。
臨死,雖然都叫一聲太妃,可位份始終就在美人上。
她又不甘心,又松口氣。
但她不會去想什么能力匹配不上野心之類的東西,她只會覺得命不好。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二皇子在三十四的時候,終于得了一個兒子。
他一輩子就倆孩子,一男一女,都是侍妾生的。
至于賀巧瑩,去的無聲無息,只是去了以后,按照婕妤的禮送出去罷了。
來來去去,最后還是個婕妤。
只是李意尋有過很多個婕妤,他怎么記得住呢?
【嗶嗶幾句,就當(dāng)是全文完結(jié)感言了,回頭就不說了哈。正文完結(jié)了后,我就沒打算寫什么現(xiàn)代相逢。有些讀者想要看李意尋和時沅的愛情線,但我不想寫。我不想寫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沒必要。有些讀者太愛李意尋了,覺得他遺憾悲傷。可是十二年再痛,他也是大權(quán)在握。他當(dāng)然想念時沅,這樣一個女子,他當(dāng)然放不下。
可是他依舊是至高無上的掌權(quán)者,擁無邊江山,享無邊孤寂這種話,難道不諷刺嗎?
如果時沅是皇帝,她會怎么做呢?
至于他內(nèi)心的缺憾,誰都會有的,沒必要非要給他補齊。我最愛的始終是時沅。
對于時沅來說,她在大周朝這三十多年過得踏實,該有的不該有的都有了。她走的不遺憾,反而灑脫。李意尋也許很好,但是就算再好,又如何呢?我寫前世兩個字,有些親覺得是交代一下女主的戀愛觀,也有的人覺得女主是回去了,這都不重要。其實時間這個概念本就是人類的認(rèn)知。她是回到前世,還是回到現(xiàn)在都一樣的。
人生就是一場戲,不管如何隆重,她在大周朝的戲就是落幕了。戲外的人,包括我都念念不忘,但是要再繼續(xù),就多余了。
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里,會有無數(shù)的際遇。
至于很多人依舊很糾結(jié)愛不愛,重要嗎?我從一開始就說了,地位不對等的兩個之間,產(chǎn)生的愛情不是愛情。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只是時沅勢必不可能因為這份情,就選擇妥協(xié)一輩子。
上一本《繼后》最后是合家歡,但那又有另一種遺憾。人生其實沒有絕對的圓滿,不管我怎么寫花好月圓都一樣。因為花就是會落,月就是會虧。
所以后續(xù)也許會有他倆的一些碎片,或者從別人的番外里看見他倆,單獨的番外是沒有了,有期待的親不想看就可以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