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皇后人都傻了。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事情怎么會變成這樣?
明明是她來探查藥神醫(yī)虛實,順便親眼瞧瞧司徒淵和謝櫻的情況。
怎得她一抱謝櫻,這丫頭就嚎啕大哭。
藥神醫(yī)來后,更是一語道破她身上帶了毒?
這所謂的藥神醫(yī)居然還能看出姜琳和楊韜中了一樣的毒?
謝家這丫頭難不成是來克她的?
不,她不信!
定然是姜琳不知從何處知曉了真相,故意演了這一出!
還有司徒淵。
這小子才多大?他哪可能知道這些?
肯定是有人在教他!
所以,連楊雪晴也知道了真相嗎?還故意跟姜琳勾結(jié),演了這出大戲?
陳皇后目光復雜地看向長公主。
然而長公主比誰都驚訝!
“韜兒是姜貴妃親子?那當年死的那個……難道是李婕妤的孩子?”
長公主不敢相信,“可她們都不在一個產(chǎn)房,孩子怎么會抱錯?”
謝櫻忍不住看了長公主一眼,默默給她點了個贊。
【這個問題問得好!都不在一個產(chǎn)房,怎么可能抱錯?當然是有人貍貓換太子啦。】
姜貴妃也在這時想通了其中關(guān)節(jié)。
她死死打量著楊韜的臉,越看越覺得這孩子臉上有姜家人的影子!
以前她一看到這孩子,就想到早夭的兒子,都不敢多看他的臉,怕自己會發(fā)瘋。
以至于,她竟然從未發(fā)覺,這孩子比起李婕妤,其實更像姜家人!
只是李婕妤同她有幾分相似,旁人即便看出這孩子像她,恐怕也不會多心。
甚至連她自己,都從未想過對方其實是她的兒子!
聽到長公主的疑問,姜貴妃瞬間赤紅了雙眼。
隨即猛地沖到陳皇后面前,狠狠給了她一巴掌!
“賤人!當年是你從中作梗,故意調(diào)包了我的兒子是不是?
你真是好歹毒的心思,好可怕的手段!竟敢混淆皇家血脈!”
眼看陳皇后被打,趙太后和長公主皺起眉頭,卻誰也沒有開口。
此事若是為真,陳皇后的確是混淆血脈的大罪!
當年兩人生產(chǎn),她卻突然病倒,后宮全是陳皇后在操持。
李氏更是被接到鳳儀宮養(yǎng)胎和生產(chǎn)。
孩子若是被調(diào)包,她這個皇后定然是罪魁禍首!沒有她參與,當時還只是宮女的李氏哪可能做到這一切?
更何況,李氏生的也是皇子,她自己根本沒必要調(diào)包孩子!
陳皇后被打倒在地,嘴角都破了口子。
她抬起頭,一縷血絲自她嘴角流下,襯著她此刻慘白的臉色,顯得異常凄美。
“我是皇后,又不能生,何必冒如此大的風險,非要調(diào)包你的孩子?”
她捂著臉,語氣不疾不徐,“我知道,你一直很想要個兒子,可我從未調(diào)包過你的孩子。
你也知道,混淆皇室血脈乃是大罪,又為何僅憑這醫(yī)婆一人之言,就敢認定韜兒是你兒子?”
說到最后,她突然苦笑一聲,“我倒是忘了,這醫(yī)婆本就是洛錚帶回來的,是你的人!
泰和帝,趙太后和長公主一聽,又狐疑起來。
謝櫻看得又想翻白眼:【喂喂喂,你們該不會又信了她的鬼話吧?
也不想想,當年太后怎么那么巧,突然就生了大病。
宮里怎么就突然有了流言,說李氏肚子里的孩子跟太后相克。
要不是姜貴妃的假兒子突然死了,那孩子早就成太子了吧?
李氏的兒子克太后,要是有其他皇子,他哪有資格封太子?】
司徒淵也想到了這些。
眼看泰和帝等人還真被陳皇后帶進溝里,他好奇地問道:“我聽說,李婕妤的皇子跟外祖母相克?是真的嗎?”
這話立刻提醒了所有人。
姜貴妃率先反應(yīng)過來:“是啊,當年李氏懷著孩子,母后突然病倒,接著就有了流言,說這孩子克母后。
可李氏這些年帶著韜兒住在仁壽宮里,母后哪有大病過?
要么是李氏的孩子并非克母后,母后當年病倒乃是被人下毒。
要么,李氏懷的那個孩子并非是韜兒!
可問題又來了,母后若是被人下毒,那下毒之人為何要這么做?
當年母后病倒,李氏就去了鳳儀宮里待產(chǎn)。直到那個孩子突然夭折,母后才又將李氏跟韜兒接回了仁壽宮……”
說到這里,姜貴妃再次給了陳皇后一巴掌,“果然是你這個賤人在搞鬼!
當年母后就是被你下了毒!長公主多年不孕,淵兒生來體弱,也是你在背后搞鬼吧?”
長公主聽到這話,當即扯掉身上的香包,還狠狠踢了一腳!
她氣得咬牙切齒,目眥欲裂:“原來是你在搞鬼!”
趙太后同樣陰沉了臉色,看向陳皇后的目光冰冷至極:“當年是你給哀家下了毒?”
陳皇后滿臉委屈:“母后,兒臣冤枉。。。
她又看向泰和帝,淚流滿面,聲音悲泣:“陛下——”
不想話音剛落,李婕妤突然爆發(fā):“當年是你讓人傳的流言?不——不可能——我不相信——我的皇兒明明就是韜兒,怎么可能被人調(diào)包?這不是真的——啊——”
她猛地撲向楊韜:“把韜兒還給我——”
泰和帝猛地護住兒子,一腳將她踹飛出去。
“啊——”李婕妤慘叫著倒地。
楊韜嚇得不知所措:“母妃——”
“別怕,她不是你的母妃!
雖然還未查證,可泰和帝已經(jīng)信了調(diào)包之事。
畢竟這事的確太過蹊蹺。
若是沒有調(diào)包,當年太后一直好好的,為何突然病倒?
李氏的孩子說是克了太后,可他這些年待在仁壽宮里,太后一直好好的。
泰和帝比誰都清楚,當年他和姜琳有多寵愛那個孩子。
他們甚至說好,等那孩子滿了周歲,就封為太子。
對于李氏的孩子,他卻做不到如此。
所以調(diào)包之說十分合理。
倘若是當年陳歡利用管理后宮之便,故意調(diào)包了孩子。
那她圖謀的,何止是讓姜琳失去孩子?
分明是整個天下!
姜琳的皇子本就受盡寵愛,李氏的孩兒又克了太后,這太子之位,自然輪不到楊韜。
只是,陳歡既然算計了一切,那個孩子為何會突然夭折?
當年那孩子的死,難道還有內(nèi)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