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陽光透過鑒寶比試總決賽會場的彩色玻璃,灑下斑駁的光影。
會場里人頭攢動,座無虛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將開始的這場激烈對決上。
張具站在選手區(qū),深吸一口氣,他知道今天的挑戰(zhàn)巨大,畢竟他要與前九屆鑒寶比試冠軍一較高下。
在這些強勁的對手中,第一屆鑒寶比試冠軍劉火格外引人注目。他身形魁梧,眼神中透著一股沉穩(wěn)與執(zhí)著。
他自幼便沉浸在鑒寶書籍的海洋里,那些泛黃的書頁承載著他童年的夢想。
他常常穿梭于古玩市場的各個角落,憑借著豐富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在那里尋找被遺漏的珍寶。
劉火看了看身邊略顯年輕的張具,挑了挑眉,帶著一絲前輩的威嚴說道:“年輕人,今天的比試可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簡單。我在這行摸爬滾打這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
張具恭敬地回應道:“劉前輩,您的經(jīng)驗豐富,晚輩自然是知道的。
但我也會全力以赴,還請您多多指教!
第三屆鑒寶比試冠軍鄧全,身材瘦小卻散發(fā)著一種獨特的靈氣。
他自幼就被稱為鑒寶神童,十歲的時候就能像老手一般對眾多古董的真假做出判斷。他的眼睛就像擁有魔力一般,仿佛能與古董對話,對古董有著天然的感知力。
鄧全雙手抱胸,眼睛里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他上下打量著張具,語氣中帶著幾分挑釁:“張具,聽聞你有些本事,不過在我這個鑒寶神童面前,你可別以為能輕易獲勝。”
張具面帶微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鄧前輩,您的天賦過人,晚輩早有耳聞。但比試還沒開始,結果猶未可知呢!
第七屆鑒寶比試冠軍錢水,他來自一個在古玩界赫赫有名的家族。
幾百年來,家族的人代代傳承著鑒寶和古玩經(jīng)營的技藝。
他在古董堆里長大,自幼就接受家族長輩的悉心教導,耳濡目染之下,鑒寶的根基扎實得如同磐石。
錢水帶著家族特有的那種優(yōu)雅和從容,拍了拍張具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后生可畏啊,小伙子。不過想要勝過我,你可得拿出真本事來。
畢竟我背后可是幾百年家族底蘊的支撐!
張具堅定地點點頭:“錢前輩,我明白您的意思。我會用我的實力來應對這場比試的!
比試的鑼聲敲響,整個會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第一個藏品的展示。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端出了一件春秋時期的兵書。這本兵書看上去保存完好,紙張微微泛黃,散發(fā)著古老的氣息。
然而,其中卻暗藏玄機,它一半是春秋時期的真品,另一半?yún)s是后世偽造的,而且連朝代都不一樣。
劉火率先接過兵書,他仔細地翻動著書頁,眉頭微微皺起,嘴里喃喃自語:“這兵書看起來有些奇怪,紙張的質地和字跡的風格似乎有些不協(xié)調,但具體哪里不對呢……”
鄧全也迫不及待地湊上前去,他的眼睛緊緊盯著兵書,小手輕輕撫摸著紙張,過了一會兒,他搖了搖頭,疑惑地說:“這兵書的氣息很混亂,我能感覺到有問題,但就是抓不住關鍵!
錢水則不慌不忙地拿起兵書,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著,他仔細查看每一頁的字跡和紙張的紋理,思考良久后,他無奈地放下兵書:“這兵書的年代痕跡很是復雜,我一時也難以判斷!
其他歷屆的鑒寶比試冠軍也都圍過來,紛紛搖頭,表示難以鑒別。
此時,張具卻鎮(zhèn)定自若。他發(fā)動透視黃金眼,那隱藏在兵書內部的秘密瞬間在他眼前展露無遺。
他清了清嗓子,平靜地說:“各位前輩,我看出來了。這本兵書是一半春秋時期的真品,另一半是后世偽造的,而且這偽造的部分連朝代都不同,所以才會給人一種混亂的感覺!
他的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浪。
眾人先是一愣,隨后拍賣場觀眾席所有人都在驚呼不已地議論著。
“這小伙子怎么看出來的?這么隱蔽的問題!
“難道他真的有什么特殊能力?”
緊接著,工作人員又捧出了一件唐朝三彩的陶瓷。
這件陶瓷色彩鮮艷,造型精美,宛如剛剛從唐代的窯爐中燒制出來一般。
然而,它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它經(jīng)過宋朝官窯的修復。
劉火看到這件陶瓷,眼睛一亮,他仔細端詳著陶瓷的色彩和造型,贊嘆道:“這唐朝三彩真是精美絕倫啊,不愧是唐代的瑰寶!
鄧全也點頭表示贊同:“這色彩的搭配和工藝的精湛程度,確實是唐朝三彩的典型特征!
錢水繞著陶瓷走了一圈,仔細查看后說:“這應該是一件完美的唐朝三彩,沒有什么問題啊!
其他的鑒寶冠軍們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可這是一件真品。
張具卻再次憑借他的透視黃金眼,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他走上前,指著陶瓷的一處細微之處說:“各位前輩,這件看似完美的唐朝三彩,其實是經(jīng)過宋朝官窯修復的。
你們看這里,雖然修復的痕跡很微小,但仔細看還是能發(fā)現(xiàn)與原品的差別。”
眾人聽聞,再次大驚失色,對張具的能力更是欽佩不已。
最后一件藏品被端了上來,是一把明朝的雙耳瓷瓶。
這個瓷瓶看上去渾然一體,雙耳精致地立在瓶身兩側,瓷瓶表面的釉質光亮,散發(fā)著一種古樸的美感。
但實際上,這雙耳瓷瓶是分兩次燒制的,第一次并沒有雙耳,第二次燒制的時候才被裝上雙耳燒出來的。
劉火接過瓷瓶,仔細地查看瓶身和雙耳的連接處,他搖了搖頭:“這瓷瓶看起來沒什么問題啊,雙耳與瓶身的銜接很自然!
鄧全也拿著瓷瓶研究了半天,最后還是困惑地說:“我感覺這就是一個正常燒制的瓷瓶,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殊之處!
錢水把瓷瓶放在燈光下,從不同角度觀察著,思考許久后說:“這瓷瓶無論是造型還是工藝,都符合明朝的風格,應該是一件完整的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