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老四啊,別說你沒見過這景象,就連咱當了這么多年的皇帝,也沒見過!敝煸八朴猩钜獾爻扉πα诵Α
聽到這話。
朱棣扯了扯嘴角,臉色發(fā)沉。
自家老爹這言下之意,不就是想說自己比不上朱允熥那黃口小兒么?堂堂洪武大帝,甚至還通過承認他自己都比不過這樣自貶的方式,向他強調這件事情!
雖然朱元璋臉上帶著笑意。
可落在朱棣眼里……這卻顯得極為諷刺,更是讓他心里無端生出火氣和怒意:「本王還當附檔突然跑來這邊串門,葫蘆里到底賣了什么藥呢!原來打的是這主意!就為了炫耀他的好孫子,貶低本王這個親兒子來的!」
「就算他朱允熥這次做得確實周到,也承受住了那些無畏的謾罵,能令人瞧得起他幾分,可這紅薯不也是他背后那人給他的么?什么找了十年……不都是那個人給他編出來的?」
「朱允熥之前還做了多少令人詬病的事情?今日只這一下,在父皇心里便將他所有的錯處都一筆揭過了……」
「父皇還是一如既往地那么偏心!!」
朱棣藏在袖子里的雙拳緊握,指尖戳著掌心,強行壓住心里的憤怒,牙齒都快咬碎了。
他心里有一萬個不滿、一萬個不服。
可偏偏,朱元璋這字里行間的銳利, 卻是以一種看似最柔和的方式刺過來的,他不能也不敢反駁哪怕只言片語。
朱元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目光不經意間在朱棣身上瞥了一眼,如何感受不到他身上那種低氣壓?心里也有些淡淡的無奈和惆悵。
卻也只能暗自嘆了口氣:「執(zhí)迷不悟,執(zhí)迷不悟啊!
朱棣想的沒錯。
其實他也并非閑得沒事才來朱棣這里串個門。他就是故意的——故意來這里補刀。
他還是那個想法:希望自己這個兒子能夠早日認清現(xiàn)實,放下心中的執(zhí)念。如此才是最和平的兩全之法,應天府的小狼崽子少一樁麻煩,北平府的老四也不至于惹怒了應天府那個無法無天的,落得個凄慘下場。
為此,他一直在旁敲側擊,默默努力。
他其實也只想自己的孩子們,不管是兒子還是孫兒,都能好好的,能安安生生的罷了。他一個做親爹的能有什么壞心思呢?非要閑的蛋疼來給自己的兒子添堵?
朱元璋暗暗搖頭,放下手里的茶杯。
不動聲色地將目光轉換到了一旁的道衍和尚身上,眼底深處帶著一絲戲謔之意:“和尚,你說說這當今的大明天下,好不好?”
道衍和尚神色一滯。
但他也很快回過神來,面上不卑不亢的神色讓人極難察覺到他心里真正的情緒與想法。
“回陛下的話,好,很好!去歲百姓不遭凍災平安過冬,今年陛下又拿出了此等祥瑞之物,皆是造福百姓的大善之舉!
道衍和尚始終能保持冷靜和平和,甚至語氣平靜地說出了朱元璋最想聽的話。
雖是逢場作戲。
可這還是讓朱棣心里不好受,目光也更沉了許多。
朱元璋笑呵呵地道:“說得好!咱剛剛從黃宅一路走來,整個北平城的百姓們嘴里都喊著要咱大孫萬歲呢!”
“咱當了那么多年的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幾個字兒都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也不知道曾有多少個人對咱說過這幾個字,可咱心里清楚得很,這都是按照禮部定下的規(guī)制流程,是人人見了咱都不得不這么講的客套話。”
“許多人活不活得下去都兩說,誰還能真希望咱活個一萬歲不是?這樣的話,聽聽也就得了!
“可現(xiàn)在不一樣!
“北平城街道上,那些跪在地上的黎民百姓,那都是真希望咱大孫可以活上個一萬歲!咱還聽人說要給他立長生牌,還有人想著念著說希望煉丹司那幫道士真給咱大孫煉出仙丹來呢!”
“當皇帝當?shù)竭@個份兒上,也是沒人能比的了!
說話間,陸威已經開始一趟趟從外面把送進來,擺在桌上了。洪武大帝和鎮(zhèn)守北平的燕王密談……要是給旁人聽了去,那可就不得了了。
朱元璋說完,端起面前的米飯,不知覺間餓了這么久,一時也是胃口大開,毫不講究形象地大快朵頤起來。
與此同時,他也在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朱棣與道衍和尚的神情。
道衍和尚單手立掌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當今陛下乃是明君,天下百姓自然愛重!
聽到「明君」這兩個字,朱棣想殺人的心都有了。
這要是從旁人嘴里聽到的也就罷了,可這話從道衍和尚嘴里聽來,朱棣都快開始懷疑人生了。
也好在這時候,道衍和尚立刻給了他一個不動聲色的眼神,這才讓朱棣稍稍冷靜下來一些。
他雖氣得上了頭,可也不是是非不分、不明事理。
自家老爹這個洪武皇帝當面,而且還非要「閑聊」起這些話題,他沒法,道衍師父也沒法。
朱棣咬了咬牙。
收起自己臉上的陰翳,給朱元璋賠了個笑,皮笑肉不笑:“道衍師父……所言有理,陛下他……是明君!
朱棣極不情愿地附和道。
朱元璋有些費力地咽下嘴里一大口飯,朗聲一笑:“哈哈哈!明君!百姓都喜歡他、擁戴他、認同他、敬重他……咱這大明皇朝便會愈發(fā)穩(wěn)固,愈發(fā)不可動搖!”
“誰要是生出什么不該生的心思,那便是逆了天下所有黎民百姓的心意!天下百姓都第一個不答應的!
“看到今日這盛景啊,咱也是打心眼兒里開心!”
“哈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繼續(xù)「閑聊」著道。
可話里話外明顯就是在點他們,也是在勸他們——如今的新帝已盡得民心,不要做無謂的掙扎,也不要起不該有的心思,才是上上之策。
朱元璋一陣大笑過后,繼續(xù)埋頭干飯起來,筷子和碗磕碰在一起,發(fā)出清脆的聲音。他吃飯向來不那么講究,大口大口吃,大口大口嚼,要不是朱棣和道衍和尚都知道他是朱元璋,只怕真要以為這是哪兒來的餓死鬼。
他這話不可謂無用。
朱棣一直在被自家老爹補刀,心里雖不是滋味兒,可他也很難拒絕承認:自家老爹說的話都是真的!
別說大明其他各省、府、州、縣的百姓了。
就連北平府,他自己腳底下生活的百姓,都已經一心向著朱允熥那黃口小兒了。
自己想要起事奪位……難,太難了!
想到這里,朱棣頓時有些怔怔出神,目光更顯得有些迷離。
朱元璋把最后一口飯扒進自己嘴里,看著朱棣的目光不經意間閃了閃,暗道:「成不了,老四,你是成不了的,事到如今,你該到了看清楚的時候了,你打小就是個聰明孩子!
自從走進來,他看似在干飯,實際上說的每一個字都帶著一個親爹的苦口婆心。
他把嘴里最后一口飯咽下去,順手把嘴上的油一抹,起身道:“吃飽了,陸威!咱再出去溜達溜達!今日這熱鬧,一時半會可退不下去!哈哈哈哈!”
他來這里本就是想借應天府如今的盛況,點醒朱棣,他能說的、能點的,都已經說過了,再留下來意義也不大。
還不如出去逛街。
畢竟……哪個爺爺能拒絕一大堆人吹自家大孫的彩虹屁呢?而且還是各種花式吹。
聽不膩,根本就聽不膩好的吧!
說完也不等朱棣和道衍和尚說點什么,帶著陸威便風風火火朝外面頭也不回而去……
“街上嘈雜混亂,父皇萬要當心。”
“恭送陛下!
朱棣神色訕訕,和道衍和尚齊齊起身,道。
直到包廂房門被門口負責看守的小廝“砰”的一聲關上,朱棣和道衍和尚二人這才如同一根緊繃的弓弦被驟然放松,悵然長嘆了一口氣。
道衍和尚則是轉向朱棣,微微低頭欠身道:“殿下恕罪,陛下當面,貧僧不得不說些違心的話!
他知道朱棣被朱元璋敲打一番,再加上朱元璋看似閑聊,卻時不時點名他讓他不得不開口夸贊朱允熥……種種下來,這位燕王殿下的心態(tài),多少有點崩。
所以道衍和尚第一時間便出言安撫了一句。
而后接著道:“陛下他……”
不過,不待他說完,便立刻被朱棣擺了擺手,打斷了:“道衍師父不必解釋,本王心中都明白。父皇他來翠茗樓吃頓飯而已,坐在哪兒吃不是吃?來這里吃,不過是想為他的好大孫鋪路,掃清一些障礙和覬覦罷了,本王看得清。”
朱棣雙眼微瞇,目光落在那扇被關上的房門上,一掃神情之中的迷茫,眼里夾雜著銳利、堅定、嫉妒、憤恨……等諸多情緒。
這么長時間以來。
他一直盯著應天府,盯著紫禁城里那張龍椅……執(zhí)念往往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fā)酵的東西。
朱棣豈肯輕易放棄?
再加上如今的形勢利弊,他和道衍和尚之前便已經判斷、分辨清楚了——劣勢,但并非沒有機會:近可伺機尋找機會再挑撥朱允熥和淮西勛貴,退一萬步講,淮西勛貴這個雷,只要時間足夠長,它們自己便會炸!
道衍和尚的目光之中露出一絲欣賞,同時也帶著些許欣慰。
他目光微微一亮,點頭道:“燕王殿下睿智!好菜不怕等,只怕沒耐心而已!”
朱棣這時候總算不必掩飾自己。
臉上怒意大盛,伸手一抬,直接將面前的桌子一掀, 桌子翻轉,桌面上的飯菜碗筷……頓時也全部都“噼里啪啦”地掉落一地:“可是父皇他偏心!父皇他一直都那么偏心!”
方才壓抑在心里的怒氣。
此刻一股腦兒爆發(fā)開來,